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当俄乌局势持续升温,即将迎来“一周年”这个关键节点之际,美国总统拜登突然到访基辅,再次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支持,令基辅方面大为振奋,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俄乌局势紧张。
然而,正当拜登出访欧洲,准备进一步挑动局势紧张之际,美国本土却乱套了,关键时刻,美国“后院失火”的消息传来了。

20日,美国数千名反战抗议者在华盛顿举行了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游行队伍从林肯纪念堂一直走到了白宫大门口,而后数千抗议者在白宫门口高喊“停止向乌克兰运送武器”、“解散北约”以及“与俄罗斯等国举行和平谈判”、建立多极世界等口号,要求拜登政府采取具体措施,避免局势升温。
此外,美退役陆军上校、国务院前官员赖特还对媒体表示,不论是过去对伊拉克、阿富汗而言,还是现在对乌克兰来说,美国的干预正在导致数百万人失去家园、流离失所,呼吁美民众继续将国会施压,阻止拜登政府继续运送武器,开启谈判。
需要注意的是,包括美民众在内,法德等国民众也认为,北约在俄乌局势中扮演了“推动俄乌冲突”的角色,因此在举行抗议活动中,除了呼吁停止对乌军援、解除对俄制裁之外,都提到了关键一点——退出北约或解散北约。

毕竟,对法德等国来说,自然没有解散北约的能力,但美国,作为北约的主导国,却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在法德民众要求本国政府退出北约之际,美国民众的诉求更直接——解散北约。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与北约“脱离创立初衷”有重大关联,过去数十年里,北约表面上的主张是保护盟友免受侵扰,但实际干的却是满世界煽风点火、挑起混乱与动荡的勾当。
尤其是,近期北约一再要求成员国将军费开支提升到GDP的2%,而目前美英法德等国都面临着严峻的通胀危机,提高军费开支,就意味着用于改善经济、民生的资金将进一步减少,北约自然会遭到反对和抵制。
然而,正当白宫被抗议者“包围”,美民众呼吁“解散北约”之际,拜登却已经秘密抵达了基辅,并与泽连斯基进行了会晤。
期间,拜登承诺,美国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称“要多久就多久,美国不会离开”,随后又宣布要向乌提供新一批价值约5亿美元的武器装备,包括“海马斯”火箭炮、反坦克系统和雷达等等。
很显然,拜登此次访乌,旨在“一箭三雕”。

一来,向乌克兰表示“明确支持信号”,提振乌军士气,这无异于变相支持乌军继续与俄军对战,迫使俄乌冲突延长;
二来,美国也是在向俄罗斯释放“强势”信号,不论拜登首次赴乌,还是发出力挺乌克兰的言论,背后都旨在向俄施压,实现“削弱俄罗斯”的目的;
三来,拜登也是在借此次访乌之行,暗示或敦促欧洲各国加大对乌军援,以及加大对俄罗斯的施压。
毕竟,在西方政要相继访乌之下,拜登迟迟没有动作,已经成了一种“例外”,如今拜登也去了基辅,不排除有营造“美国也与英法德等国站一起”,并以此要求欧洲各国也“深度介入”俄乌局势的可能。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1,拜登在欧洲访问,美国本土却在上演抗议,这无疑进一步体现了美国的“撕裂”。
19日,一项由美联社与芝加哥大学全国民意研究中心联合进行的民调显示,相比过去5个月,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美民众反对美国军援乌克兰。
而这种撕裂,不仅体现美国社会,更体现在美国政界。目前,共和党议员反对军援乌克兰的声音愈发强烈,并起草了一份名为“乌克兰疲劳”的议案,要求停止对乌军援,并称“如果拜登政府继续将美国纳税人的钱用于一场海外战争,美国的衰弱将会加剧”。
可见,如今美国正在面临“持续介入俄乌局势”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甚至是“反噬”。

2,美国内部上演的“撕裂”,也出现在了西方阵营。
毕竟,若任由俄乌局势持续升温,战火扩散的风险就越大,而近在咫尺的欧洲面临的安全威胁也将愈发严峻。
因此,拜登政府极力挑动俄乌局势之际,很可能会引发某些欧洲国家的拒绝,以避免俄乌冲突不会波及到欧洲。如今,美欧在这一问题上已经出现了明显分歧,这给美欧关系带去不小挑战。
3,俄乌局势也将深刻影响即将到来的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
一方面,若拜登政府继续介入俄乌冲突,势必会遭到更多美民众的反对,等到参加大选,其支持率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若其他参选者高举“呼吁和谈”的旗号,则可能吸引更多选民支持。

21日,特朗普便表示,如果他当选总统,当晚就将同时致电普京和泽连斯基,以平息俄乌冲突。
可见,特朗普已经开始行动了,而刚刚结束访乌之行的拜登,无疑将面临更多压力。
接下来,就将该何去何从,拜登确实得三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