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惟信禅师说:“我在未参禅时,看到山就是山,看到水就是水。
后来亲见知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现在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描述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纯真、困惑和返璞归真。多数人困在第二重境界,只有少数人能达到第三重境界,苏轼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临终时以一曲诗篇《庐山烟雨》赠予小儿子苏过,诗中首尾呼应,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这首诗就像是一道偈子,参禅入室,道出了他人生的智慧。
苏轼在京师曾名动一时,他的文采得到了文坛泰斗欧阳修的盛誉。然而,命运的捉弄让他在父母相继病逝后不得不返乡守孝。当他重返京城时,他发现朝野的景象已经不再是当年所见的景象。此时,“王安石变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他因反对变法而被排挤,无奈自请出京,辗转各地为官。
1079年,苏轼遭遇了人生最大的劫难——乌台诗案。他在监狱中呆了半年,才得到朝廷的判决,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然而,他没有放弃,在黄州的日子里,他写下了人生最豁达的词,“一蓑烟雨任平生”,鼓舞了无数人。
在被贬惠州之前,他有过短暂的“复起”,官至龙图阁学士。然而,这次的复起也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1094年,他被贬到了惠州,三年后被一叶孤舟送到了更偏远的儋州,几乎等于是流放了。
在北归的途中,他听闻儿子苏过就任中山府通判,便写下了这首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踌躇满志的慷慨之士。
他以过来人的身份,对儿子进行谆谆教导。诗中他没有提自己的为官经历,而是以庐山烟雨浙江潮这两处风景代指。在他看来,庐山的烟雨,浙江的钱塘大潮都是世所罕见的美景,像许多人一样,他曾经对此充满了向往,若不能亲临观赏,想必会是一生的遗憾。
可是当他亲眼看到了迷蒙的庐山烟雨,壮阔的钱塘大潮,却发现也不过如此罢了不。是庐山烟雨不够美,也不是浙江大潮不够壮观,只是心境不一样了。苏轼也曾汲汲于功名利禄,几十年官场的起起伏伏,让他明白了: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他不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老路,所以才会以“庐山烟雨”为喻,教儿子莫要执着于官场这功。老父亲的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令人感动。他在诗中这样写道: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四句诗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他。以庐山的烟雨、浙江的潮水比喻人生中的追求和失望。管人们总是向往着那些美好的事物,但当他们真正到达那里时,却发现一切都是如梦如幻。
而当他们回头看时,那些曾经的追求和失望也不过如此罢了。苏轼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向儿子传授了这样的人生经验。他希望儿子不要被世俗的功名利禄所束缚,不要为了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而迷失自己。
要学会放下心中的执念,享受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是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也是对自己过去几十年的总结和反思。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领悟的过程。他的经历和智慧不仅是他个人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典范。
这一生,我们常常会这样那样的执着,或是人,或是物,看不开,放不下,所以才会陷入无穷无尽的痛苦。看淡放下,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人生短暂,我们不能让执念和痛苦阻碍了我们的前路。只有放下执念,我们才能轻装前行,享受生命的美好。看淡放下,是一种修行和锻炼。我们可以通过冥想、瑜伽、阅读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内心修养,让自己更加平静、从容和自在。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旅行、见识世界等方式来拓宽自己的视野,让自己更加豁达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