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GDP城市为何留不住“金凤凰”?洛阳亲手养大常州半路截胡!

桐桐看趣事 2025-04-30 03:21:29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当下,产业项目的流失与崛起,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转折点。前年洛阳市委政策研究室的一篇反思文章当时就引发过热议,直指当地政府管理水平与沿海先进地区的差距。

而这场反思的导火索,正是动力电池领域的明星企业——中创新航的“出走”。这家从洛阳起步,却在常州发展壮大的企业,不仅改变了自身命运,更成为观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样本。

命运转折:从洛阳启航到常州腾飞

中创新航的前身洛阳天空能源,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2007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响应国家新能源战略号召,以洛阳空空导弹研究院为核心,注册成立该公司,投身民用锂电池生产。

然而企业初创期便遭遇“滑铁卢”。因选择与号称“电池大王”的钟馨稼合作,被骗3000万元,仅换来几台无说明书的设备,发展进程严重受阻。这段弯路不仅消耗了企业资源,更错失了市场先机。

2009年,重组后的中航锂电迎来转机。彼时国家启动“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项目,巨额财政补贴为行业注入强心剂。凭借央企背景与先发优势,中航锂电迅速占领商用客车电池市场,连续多年保持中国商用新能源车装机量第一的宝座。

2010年,中航工业集团安排四川成飞集成控股,更是让企业搭上资本快车,股价暴涨,风光一时无两。

但行业变革的浪潮来得猝不及防。2015年,国家调整新能源补贴政策,更加注重电池能量密度和续航里程,技术路线的选择成为企业生死关键。

中航锂电因坚持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在市场竞争中逐渐掉队。与此同时,后起之秀宁德时代凭借多元布局迅速崛起,2016年其装机量已达中航锂电的10倍。2017 - 2018年,中航锂电连续亏损,母公司成飞集成面临退市风险,不得不寻求脱手。

双城博弈:常州为何能“逆袭”?

面对困境,洛阳与常州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洛阳本地制造业高质量基金虽与中航锂电多次接触,但受限于100亿元的总规模,难以集中资源接盘。相比之下,常州市金坛区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与智慧。

金坛区政府深谙新能源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将其视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

2015年引进中航锂电江苏子公司时,一次性投入28亿元,占注册资本的70%,并允许企业以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既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又保留其经营自主权。

2018 - 2019年,金坛区主导企业重组,巧妙实现子母公司身份反转,使江苏公司成为总部,并邀请曾成功挽救深天马的职业经理人刘静瑜掌舵。

刘静瑜上任后,果断调整战略,停止亏损的商用车业务,全力转向乘用车市场,技术路线从磷酸铁锂转向三元锂电池。这一“惊险一跃”离不开金坛区政府的鼎力支持。

政府不仅持续注资超50亿元,还积极协助企业对接金融资源。在政府牵线搭桥下,厦门国资委等投资方纷纷入局,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金坛区充分利用整车厂对供应链多元化的需求,推动中创新航与广汽等企业深度合作,实现技术共享与产能扩张。

经验启示:区域经济竞争的破局之道

中创新航的案例,不仅是企业战略转型的成功典范,更是区域经济竞争的生动写照。常州的胜出,绝非偶然。

2022年,常州GDP达9550亿元,财政自给率85%,远超洛阳的5675亿元GDP与60%的财政自给率。更重要的是,常州深厚的工业底蕴与完善的产业链,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早在20世纪60年代,常州就是全国三大乘用车制造基地之一;2011年,更是领先全国地级市成立新能源汽车研究院。

如今,常州动力电池产业完整度高达97%,国内出货量前五的电池厂有四家在此布局,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对于洛阳而言,虽难以复制常州的资金与产业优势,但金坛区政府“开放包容、协同发展”的理念值得借鉴。

放低姿态引入职业经理人,不贪恋企业控制权;主动对接外部资源,与其他地区共享发展红利;以产业链思维谋划布局,而非单纯追求单个项目的短期利益。这些经验,为洛阳探索本地高端产业链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从宏观层面看,中创新航的迁徙折射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随着地方政府跨区招商竞争加剧,国家亟需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区域产业分工,避免同质化竞争与资源内耗。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各地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前行。

这场关于产业与城市的故事仍在继续,中创新航的案例不仅是洛阳的“成长之痛”,更是所有谋求产业升级的城市的“教科书”。在未来的区域经济竞争中,谁能把握机遇、创新思维,谁就能在时代浪潮中脱颖而出。

文本来源@马督工 的视频内容

12 阅读:10213
评论列表
  • 暖阳 33
    2025-04-30 19:48

    洛阳已经全面落后,洛阳人思想观念陈旧,没有进取心,这么多年也没有出现厉害的企业家`名人,在河南省内也是全面落后,教育质量跟不上,。

    莫邪 回复:
    被扶持惯了,一但自己没优待了,就觉得对自己不公平。洛阳这些大企业,哪个是正儿八经自己当地独立发展起来的?
  • 2025-04-30 17:43

    洛阳什么都留不住,春都火腿肠破产了,中航跑了,洛阳钼业也被人家控股了

  • 2025-04-30 15:52

    常州才是万亿,洛阳做梦万亿

  • 2025-04-30 15:05

    各方面落后太多,地域条件差,永远赶不上江南地区

    剑刃飞舞 回复:
    江东地区。
    暖阳 回复:
    别说赶上江南了,在本省也要被别人超越
  • cirno 13
    2025-04-30 18:15

    常州也有个洛阳,武进区洛阳镇

    用户0000001 回复:
    说嘞得劲儿!想当年洛阳当首都嘞时候,常州无锡还是个荒草地,不能忘了祖宗!!
    我们的 回复: 用户0000001
    那就继续活在过去吧
  • L静 10
    2025-04-30 23:14

    地方国有投资公司插手太深,管的太死,按照政府的那一套管理企业,只有一个字,死!企业有利润,捧你,学习你的管理经验,没有利润,你的之前的管理都狗屁不是!哎一言难尽呀!!!

  • 2025-04-30 13:36

    地方有钱

  • 2025-04-30 20:39

    北方城市和苏南没法比啊

    地平线 回复:
    北方在金融融资,资源配置优化方面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企业有困难就等靠要,有点资金又目中无人喜欢跨行业
  • 2025-04-30 23:18

    营商环境和上下游供应链。都有问题,不然不会搬走。

  • 2025-04-30 22:40

    这踏马都啥论调 国企在一个地方不就是吃喝拉撒吗 难道是gdp记账方式不同吗

  • 2025-04-30 23:06

    苏南的苏锡常,软硬件都强的一批。

  • 2025-05-01 05:22

    河南本来就没啥产业

  • 2025-04-30 22:31

    常州下面有个镇,名字叫洛阳

    哆啦A梦 回复:
    要学会走出来,过去的辉煌
    我们的 回复:
    你记得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吗?不能忘了祖宗
  • 2025-05-01 08:18

    这还算正常,山东当年查环保硬生生把几千家企业赶到南方省份才叫离谱

  • 2025-05-01 08:01

    倒数第二段内容,还是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

  • 2025-05-01 05:43

    就剩洛阳牡丹了[点赞][点赞][点赞][玫瑰][玫瑰][玫瑰]

  • 2025-05-01 09:21

    没办法,国企改革后企业缺乏竞争力这是许多以前计划经济时代有许多国企的3 4线城市的通病

桐桐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