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现在想起中国了!美俄瓜分乌克兰:中国有必要说句公道话吗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5-02-21 14:53:44

俄乌战争进入尾声,乌克兰和欧洲的损失最为惨重。乌克兰付出了巨大的生命和国土代价,而欧洲则因持续对乌援助而陷入经济困境。如今美国与俄罗斯展开谈判,乌克兰和欧洲却被排除在外,使得欧洲政界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忙在巴黎召开紧急会议。面对这一变局,泽连斯基开始焦虑,希望中国能介入斡旋,否则乌克兰可能被美俄直接瓜分。

特朗普的表态与乌克兰的尴尬

2月19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发表言论,猛烈抨击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他指责泽连斯基利用美国的财政支持,导致美国深陷一场“无法取胜、原本可以避免的战争”,并指出美国对乌克兰的投入远超欧洲。此外,特朗普还质疑乌克兰政府的腐败,暗示大量援助资金去向不明,并批评泽连斯基拒绝选举,俨然成为独裁者。

特朗普的表态无疑对乌克兰形成了沉重打击。迈克·彭斯对此提出反驳,强调战争的发动者是俄罗斯,而非乌克兰。然而深究背后原因,不难发现真正促成战争爆发的推手是美国民主党。俄乌冲突实际上是民主党精心策划的地缘政治布局,俄罗斯虽被迫卷入战争,但美国才是操控局势的幕后黑手。

美国的三重算计:中国也差点被套进去

俄乌战争的爆发,一方面是由于俄罗斯对北约持续东扩的不满,另一方面则是美国有意促成这一冲突,以实现多重战略目标。

首先美国通过不断推动北约东扩,迫使俄罗斯做出反应。自苏联解体以来,美国背弃了不再东扩的承诺,先后吸纳19个欧洲国家加入北约。最终,乌克兰的入约议题成为压垮俄罗斯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其次美国极力破坏俄欧合作,特别是能源合作。在默克尔时代,欧洲大力引进俄罗斯能源,北溪管道的建设极大增强了欧洲的能源独立性。然而美国敏锐地察觉到欧俄合作可能会削弱其在欧洲的影响力,因此策划俄乌战争,借此切断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并迫使欧洲转向昂贵的美国能源。

最后美国借助俄乌战争整合西方阵营,进一步孤立俄罗斯,同时对中国施压。战争爆发后,美国拉拢欧洲国家站队,并施加压力要求中国对俄进行制裁。即便无法让中国直接反对俄罗斯,美国也希望借此抹黑中国,以削弱“中国制造”在西方市场的竞争力。

美俄瓜分乌克兰:欧洲真急了

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全力支持乌克兰,而特朗普则持不同态度。他认为,俄乌战争的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欧洲与俄罗斯经济脱钩,美国已成功将欧洲能源市场纳入掌控。因此继续战争已无必要,特朗普希望迅速结束冲突,以兑现其竞选承诺。

《纽约客》报道称,特朗普上任仅24天,美俄便在利雅得展开谈判,达成初步共识。据传,美俄协议的核心内容包括:俄罗斯保留其占领地区,美国获取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欧洲承担战后重建费用,而乌克兰只能接受这一现实。

这一消息令欧洲政界大为震惊,毕竟欧盟各国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1450亿美元援助,如今战争即将落幕,美国却单方面决定停战,并绕开欧洲与俄罗斯直接谈判。面对这一局势,英、法、德等国领导人紧急在巴黎召开会议,试图挽回局面。但欧洲的影响力有限,真正的决定权仍掌握在美俄手中。

中国该为乌克兰说句公道话吗?答案是NO!

面对美俄私下交易,乌克兰政府深感危机。泽连斯基试图在中东国家寻求支持,但未能进入利雅得谈判现场。他逐渐意识到,在当前国际格局下,唯一可能为乌克兰发声的国家是中国。

事实上,中国早在2023年便提出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其中第一条便是“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然而,当时的乌克兰和西方国家对此置之不理,如今局势逆转,乌克兰开始寄希望于中国。

中国的态度一直强调和平与公正,但对乌克兰的支持不应被过度解读。乌克兰曾在多个领域对中国采取不友好政策,例如阻挠中企收购马达西奇公司、支持香港暴乱分子等。因此乌克兰希望中国介入的想法,恐怕只是单方面的愿望。

俄乌战争的进程充分展现了当今国际政治的现实——弱小国家在大国博弈中往往难以自主决定命运。美俄谈判的结果意味着,乌克兰的未来已被大国瓜分,而欧洲则继续充当“冤大头”,为乌克兰战争的后果买单。泽连斯基的处境愈发尴尬,他曾寄望于美国和欧洲,如今却被他们抛弃,只能转向中国求助。

这一局势给世界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国际政治从来不是道义驱动,而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乌克兰的遭遇或许能让更多国家认识到,唯有真正掌握自主权,才能在国际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2 阅读:96
评论列表
  • 2025-02-22 18:28

    十分赞同作者观点!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强大自己才是王道。

  • 2025-02-22 00:37

    欧洲国家一个个就好似获得了爵位但没有兵权的王爷一样。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简介:种花家的征途在于星辰大海,偶将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