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董事长回应合并重组,东风集团合作引关注,车企战略调整成焦点

小罗讲车 2025-04-14 12:20:24

话说,咱们中国汽车产业,到底能不能在全球汽车市场里真正“支棱”起来?

这怕是每个关心中国汽车的人心里都打了个问号吧?

这不,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出来说话了,承认长安要和东风重组!

一下子,这事儿就炸开了锅,堪称汽车圈的“世纪大瓜”。

说白了,这可不是两家公司简简单单的合并,而是一场关乎中国汽车工业未来命运的大事!

这年头,谁都知道汽车行业不好混,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浪潮下,竞争更是激烈得像“华山论剑”。

各家车企都在铆足了劲往前冲,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拍死在沙滩上。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安和东风的重组,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你品你细品,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玄机?

重组也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背景。

还记得苟坪大佬说啥了吗?

要对整车央企实施战略性重组,目标是啥?

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引领智能网联变革的世界一流汽车集团”!

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掷地有声。

遥想2025年2月,长安和东风同时官宣要搞事情,3月28日,东风那边也确认整合正在推进。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站出来表示支持,说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集中度。

看来,这重组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了。

光有政策支持还不够,还得有过硬的技术才行。

这不,国家直接砸了500个亿,成立了个“中央汽车研究院”,专门攻克固态电池、车用大模型这些卡脖子的技术。

目标也很明确,2027年实现关键材料100%国产化。

这决心,杠杠的!

而且,长安的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和东风的V2X技术融合后,目标是2026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全系标配。

这要是真成了,那可就牛大发了!

话说回来,朱华荣老早就呼吁大家“抱团出海”了,看来,技术合作才是王道。

那为啥是长安和东风走到了一起?

说白了,就是“互补”。

长安在自主乘用车和智能化方面玩得溜,像深蓝、阿维塔这些品牌,那都是“后浪”中的佼佼者。

东风呢,在商用车和合资品牌方面有优势。

2024年,长安营收1597.33亿元,销量268.4万辆,新能源汽车卖了73.5万辆。

东风也不赖,营收1061.97亿元,成功扭亏为盈,自主品牌销量占比也提升到了55%。

而且,东风的岚图、纳米这些高端新能源车型,单车均价都涨到了11.9万元。

这么一看,两家公司简直就是“天作之合”,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除了技术和产品,市场布局也很重要。

长安深耕西南市场,海外销量占了20%。

东风覆盖中部地区,2025年海外出口目标是50万辆。

合并之后,就能整合东盟、中东欧等地的17个海外KD工厂,构建“一基地一主力”的出海矩阵。

这要是真能实现,那中国汽车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可就大大提升了。

对了,东风还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了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华中地区的地位。

重组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长安旗下的阿维塔、深蓝这些品牌,2024年亏了55个亿,东风商用车收入也下滑了4.7%。

而且,武汉和重庆的制造基地虽然保留了,但研发决策权要收归中央,这中间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地方利益的协调。

行业分析认为,重组后新集团可以通过供应链整合降低单车成本10%-15%,研发周期缩短6-8个月。

这要是真的,那可就太划算了!

展望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目标是啥?

2027年诞生首个全球销量前三的自主品牌,2030年“车路云一体化”覆盖全国高速公路,2035年主导全球智能汽车标准体系。

这目标,听起来就让人热血沸腾!

朱华荣说得好:“这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一场定义未来出行方式的东方革命。”这场万亿级车企巨头的诞生,注定要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规则。

成不成功,就看这一仗了!

0 阅读:11

小罗讲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