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小鹏的发展之困不绝于耳,甚至怪罪于王凤英,入职四个多月带给小鹏的是风雨飘摇,小鹏之困,是一个王凤英可以解决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据,职业经理人最终是结果导向。乘联会发布5 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 58.0 万辆,同比增长 60.9%,环比增长 10.5%。今年1-5月累计零售 242.1 万辆,同比增长 41.1%。
造车新势力中,蔚来和小鹏最为落寞。蔚来5月6155台,同比下滑12.4%,环比下滑7.6%;1-5月累计37867台,同比增长15.8%;小鹏7506台,同比下滑5.6%,环比上微增6%,1-5月累计53668台,同比下滑38.9%。
小鹏同比出现大幅下滑,落后于整体市场增长率近80%,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小鹏的市场表现确实令人担忧,王凤英作为总裁,处在风口浪尖不足为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来看看小鹏在产品、品牌和营销网络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王凤英可以担当的吗?。
小鹏是在产品具有竞争优势的尤其在智能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靠着多元化、智能化和性价比打拼市场,小鹏的智能座舱备受业界认可,智能辅助驾驶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那么小鹏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首先是产品定位。小鹏汽车虽然拥有多款车型,但其目标市场不够聚焦,对于新势力而言,专心做好一件事也许比多头进发更重要。小鹏定位偏向于高性价比智能轿车和SUV,缺乏更高端或更个性化的产品。在30万元以下的产品,竞争异常激烈,技术壁垒也没有那么高,想要在这个立足难度可想而知,除非你把性价比做到极致,这涉及到成本问题,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再看看理想均价在35万以上,主攻豪华品牌的市场,大众、雷克萨斯、奔驰、宝马以及通用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表现与传统燃油车的表现相差甚远,有布局,也有产品,理想靠差异化和性价比成功进入高端大中型SUV市场。
同时小鹏的在售车型均为纯电动,这既是个性当然更多的是挑战。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售纯电和插混、增程式的销量各站50%左右。同时纯电动带来的另外一个问题充电和续航问题,在电动汽车发展的初期阶段,充电桩的投入只能靠企业,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投入,尤其自营充电站后期的运营成本也会非常高。来自小鹏官网数据截至2023年3月1日,小鹏充电网络站点共计1948座充电站,小鹏自营站共计1018座。其中小鹏自营超充站816座;小鹏自营目的地站202座;第三方站点(免费权益可用)930座。中国地域辽阔,厂家建再多的充电站也不可能满足客户需求。另外在城市,有自己独立车位的还是少数,私人充电桩的普及率也是影响纯电产品销售的因素之一。
从长远看,当政府主导充电基础设置如加油站一般完善时,小鹏纯电的产品优势会得到消费者认可。
因此小鹏的产品在目标市场的定位还是有待商榷,在能源类型的选择上是否可以向插混方向发展。
再来看看品牌。小鹏的品牌塑造在整体上与蔚来和理想是有差距的。品牌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需要厂家的坚持才能形成品牌的积淀,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固有的品牌定位和形象。比亚迪以技术为王,building your dreams深入人心;理想塑造了一个实用、节能、智能的品牌形象,定位高端车型。小鹏汽车2014年创立,2021年11月18日,小鹏汽车宣布品牌焕新,发布全新 Logo 标识、理念、核心价值,小鹏汽车的品牌形象才开始逐步形成,但时至今日,小鹏在消费者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定位不是很清楚。小鹏需要以差异化的产品为载体,以智能化为核心,坚持塑造小鹏未来出行探索者领导者形象,尤其在中高端市场,品牌的塑造尤为重要。
最后看看营销网络建设。小鹏汽车有自营店和代理分销代理商两种模式。
在初期发展阶段,电动汽车的整体销量不高,想让社会资本投入小鹏的分销代理店是不现实的,因此只能厂家自己投入。来自小鹏官方数据,截止2022年9月,小鹏汽车已在全国开设超过90家直营交付中心,这是小鹏分销的根基所在,市场的初期就是靠他们打拼下来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提升,全靠厂家投入分销网络的建设是不现实的,小鹏同样在大力拓展社会分销代理网络,截止到2022年12月31日,小鹏共有直营店和代理分销商店420家,共覆盖140座城市,预计直营店在100家左右,其余为分销代理商,而销量大致各自站约50%。这就引发了直营店和代理经销商之间的竞争,直营店由于是厂家直营,就相当于小鹏汽车的销售子公司,在车型主导、市场终端策略上越难免具有先发优势,即使小鹏内部管理再严格也是不可避免的。分销代理商只能在客户服务上提供更好的服务。
直营店的日常运营与管理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在分销网络的建设上,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想要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小鹏必须权衡利弊,在分销网络上加大整合力度。自营店作为初期市场的产物未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需要评估。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分销代理商是更具活力和更具有市场服务意识的。
另外网络的规模与销量规模是相辅相成的,网络规模建设可以适度超前。小鹏420家分销店按照年销20万台计算,每家年平均不到500台,这是不足以保障分销商盈利的。
在营销网络上小鹏在网络规模、分销模式上都需要重新审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主要还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区域,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以及部分三线城市。
2023年1月30日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她将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王凤英成名于长城汽车,以SUV和皮卡产品在中国攻城略地,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重要一极。王凤英擅长的传统汽车产品的营销,尤其是中低端市场产品规划和营销,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规划、品牌塑造以及营销推动经验是不足的,
大家都知道,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服务模式是全新的,尤其在在特斯拉、蔚来、理想以及小鹏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的销售服务模式,尤其在客户体验上有着较大的差别,否者广汽不会以埃安、吉利不会极氪、长安不会有深蓝、东风不会有岚图、比亚迪也不会有腾势和仰望。
王凤英的加入,短期可能在网络下沉三四线城市有优势,但不这不是小鹏目前最需要的,小鹏需要的是更具有竞争的产品、更加清洗的品牌定位和契合小鹏分销战略,而这些恰恰需要战略投入,需要一定的周期才能完成的。那些指望王凤英入职四个月带来立竿见影效果是不现实的。当然王凤英是否责任的,至少在营销策略要有成果,重要产品的销量要有提升,至少同比不能出现下滑。
小鹏之困,困在小鹏自身,不是一个王凤英可以解决的。对此,你怎么看?
一向觉得小鹏这车企的硬实力很强,车的性价比也很足
造车新势力的两极分化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传统车企的全面发力,会使未来更加不可预测
王凤英入职小鹏也许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在传统车企风生水起不一定适合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