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压卷之作,一人独占八大词牌

拾书悦读书 2025-05-01 09:13:40

01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咏物词。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的第二年。

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叙写杨花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描写其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

全词不仅生动刻画出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其喻指思妇、离人,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余音袅袅,体现了苏词婉约的一面。

02

西江月·中秋和子由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反映了词人谪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词上片写感伤,寓情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

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触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03

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是一首描写春景的清新婉丽之作,展现出词人对春光流逝的叹息以及自己在情感上的烦恼和愁绪。上阕写春光易逝带来的伤感,没有拘泥于状景写物,更多融入词人自身深沉的慨叹;下阕讲述得遇佳人却无缘一见,自己多情却遭到无情对待的悲哀。

全词词意婉转,词情动人,于清新中蕴涵哀怨,于婉丽中透出伤情,意境朦胧,韵味无穷。

04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深沉思念和无尽哀伤。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深沉的思念,是写实的笔法;下阕则通过记述梦境,抒发了词人对亡妻的执着不舍之情,为写虚的笔法。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更加强化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使得全词的悲伤氛围更加浓厚。

整首词采用了朴素自然的白描手法,语言质朴如话家常,但字字深入肺腑,情感真挚而深刻。全词于平淡言语中寄寓真淳,思致委婉,层次丰富,意境深远。

05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十分。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这首词抒写了词人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出人生苦短、知音难觅的感慨,表达了他渴望摆脱世俗困扰的退隐、出世之意。词的上片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而后转入玄学思辨;下片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后又在苦闷情绪之中,寻求自我解脱的方法。

全词语言畅达,音韵和谐,形式与内容完美地融合,并以议论表现人生感悟,很有哲理意义,为东坡词中风格旷达之作。

06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一篇醉归遇雨抒怀之作,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词中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映射出一位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其虽处逆境、屡遭挫折仍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这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

07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人以壮美的月夜江景为引,又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无成的忧愤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邃思考和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气韵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被誉为“古今绝唱”。

08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全词以咏月为中心,展现出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同时表达了人生长久、乐观和美好的愿望。

词中运用形象的描绘手法,创造出一个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也显示出他在仕途失意时旷达超脱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典型地体现了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1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