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靠山已至,菲改了对华称呼,参谋长称中国敌人,风雨欲来

昭华文使 2025-04-11 17:07:08

近段时间,菲律宾两大家族政治斗争越发白热化,面对国内动乱,菲总统马科斯不仅无动于衷,还试图利用“反华”转移矛盾。

菲方对中国的称呼变了,这次的事态比起之前都更加严重。

3月19日,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与日本、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军方高层同台出席瑞辛纳对话安全论坛。

更令人瞠目的是,论坛结束后面对记者提问,布劳纳直接表态:菲律宾与印度存在共同点,因为双方面对共同敌人,而这个敌人就是中国。

他强调这一点毫不畏惧说出口,并认为两国间应加强合作,特别是情报交流领域。

与此同时,七国集团外长在加拿大会晤并发表严厉声明,直指中国在南海的行为。

这一系列动作形成连锁反应,使本就复杂的南海局势更加紧张。

表面看是菲律宾单方面强硬表态,实则背后有精心布局。

从概念到行动仅用两年时间,2024年4月,四国首次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展开联合海上巡逻,美国派出濒海战斗舰,澳大利亚派出护卫舰,日本派出驱逐舰,菲律宾出动两艘战舰,共同在南海展示武力。

奥斯汀当时宣称,这次行动彰显了确保各国能在国际法允许范围内自由航行的共同承诺——这一表述直接挑战了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

这一趋势背后映射的是美国对华包围圈的逐步收紧。

就在布劳纳发表惊人言论的同一周,七国集团外长会议后发布的《海上安全与繁荣宣言》,对中国的措辞之强硬前所未有。

宣言直接指责“中国在南海采取非法、挑衅、胁迫和危险行动,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破坏地区稳定。”

特别点名批评中国通过填海造地、建造前哨基地并将其军事化的行为。

声明还明确反对任何通过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特别提及东海和南海局势。

这一微妙变化被解读为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的重大调整。

菲律宾方面随即表示欢迎G7立场,认为这是对其南海主权主张的强力支持。

而中国则敦促G7摒弃冷战思维,停止制造集团对抗和煽动地区紧张。

——【·南海成为火药桶·】——

近年来南海局势持续恶化,特别是在第二托马斯礁海域。

此后,菲律宾需定期派船只为驻守人员提供补给。

然而自2023年起,中国海警开始采取更为强硬手段阻止菲方补给行动。

仅三周后,同一补给船再次遭遇水炮袭击,造成更严重伤亡和船只损坏。

这些对峙引发国际关注,各方担忧局势可能演变为更大规模冲突,甚至将中国与菲律宾盟友美国拖入直接对抗。

美国已多次警告,根据美菲互防条约,若菲律宾军队在南海受到武装攻击,美国将履行防御义务。

冲突不仅限于第二托马斯礁,还扩散至黄岩岛和萨比纳礁等争议区域。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上台后外交政策大转向,与前任杜特尔特的对华友好立场形成鲜明对比,马科斯政府全面倒向美国。

他扩大《加强防务合作协议》范围,允许美军进入菲律宾北部更多基地,这些基地距台湾海峡仅几百公里。

同时积极推动日本-菲律宾-美国三边安全合作,并与澳大利亚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一切变化反映了菲律宾在地区安全架构中的定位转变:从尝试在大国之间保持平衡,到明确选边站队,全面倒向美国主导的同盟体系。

这一战略核心是通过大小不同的联盟群将印太地区盟友连接起来,形成对中国的战略围堵。

印度虽与中国有边境争端,但拒绝加入针对北京的联盟。

相比之下,菲律宾在关键国际投票中一贯与西方国家立场一致,并积极在南海通过法律途径和增加海军部署对抗中国。

参考资料:

0 阅读:23

昭华文使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