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的一天,85岁的马旭和老伴颜学庸走进武汉一家银行汇款,两位老人告诉工作人员要转一笔数额高达千万的巨款,银行工作人员意识到事情或许不简单,工作人员询问转账的目的,得到的答案是“捐赠”。
由于数额太大工作人员担心老人受骗,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民警通过一番了解,揭开两位老人的真实身份,虽然他们看上去很朴素,背后的故事却令人震惊。
两位老人要把钱捐给谁?他们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两人有着怎样的经历?我们一起走进耄耋老人捐赠巨款背后的传奇故事。
马旭和颜学庸来银行汇款
一、立志报国,用行动践行承诺2018年9月,两位身着迷彩服、脚穿胶鞋的老人来到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办业务,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陶女士询问老人要办理什么业务,老太太一开口把工作人员吓了一跳,老人说“同志我要转账1000万”,老人身后还跟着两名穿戴整齐的男子,而且汇款的还是一个陌生账户。
陶女士猜测男子很可能是骗子,对方随二人来银行就是为了诓骗他们汇款,老人表示要分期汇款,第一次转账300万,后续还要转出700万,很少有人办理这么大数额的汇款,更何况还是耄耋老人,二位的举动很难不让人怀疑遇到了欺诈陷阱,为了防止他们遭受不必要的损失,银行第一时间报警。
民警赶到后向老人问清楚情况,这一切就是误会,两位老人说出自己的身份,以及汇款的目的,在场众人得知他们的事迹全都肃然起敬,捐款的老太太名叫马旭、大爷名叫颜学庸,两位都是军医他们在炮火中相识相知,结为革命伴侣共同谱写了荡气回肠的人生。
马旭
马旭1933年出生在黑龙江木兰县,她亲眼目睹了日寇侵略的残暴,一幕幕悲惨的景象一直留在她脑海中,那时候虽然年纪小,但是她心里一直都有上阵杀敌的想法,她的愿望在她心里生根,1947年解放军在木兰县征兵,马旭认为报效祖国的机会来了,她毫不犹豫的报名参军,她即将把个人的命运融入国家。
马旭最大的心愿是去前线杀敌,上级把她安排在解放军四野,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卫生员,马旭对这样的结果显然有些失望,这和她的预期相差太大了,虽然理想和现实还存在差距,但军人的职责是服从,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本职工作做好。
青年时期的马旭
虽有一腔报国热情,远离家乡马旭难免思念亲人,临行之前母亲将一枚铜钱缝在她的衣服里,叮嘱她要在部队好好表现,这枚铜钱成为她对家乡和亲人的精神寄托,马旭入伍之后母亲就去世了,从此以后她再也没回过老家,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想起母亲的鼓励。
马旭从一个没有战斗经验的小女孩,成长为心怀家国的战士,她在炮火的历练下,不仅医术越发精湛,精神也更加坚定纯粹,她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都有出色表现,穿梭在战争的硝烟中,用精湛的医术将战士们从生死线上拉回来。
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她终于认识到军医的责任,如今她所做的一切,同样可以实现报效祖国的理想,她再也不会因为无法上阵杀敌感到遗憾,解放战争胜利后她在1950年积极投身抗美援朝。
马旭
马旭再次走进战场,用钢铁般的意志为战士们筑起生命堡垒,朝鲜战场上马旭遇到了同为军医的颜学庸,虽然对彼此有好感,因为战事胶着他们没心思考虑个人问题,直到战争结束才有再次见面的机会,马旭在战场上表现突出多次受到表彰,作为一名优秀的卫生员,被保送到第一军医大学深造。
二、为了目标不懈奋斗1961年,马旭从军医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武汉军区总医院工作,谁成想竟然在这里和颜学庸重逢,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士终于有了深入了解的机会,在之后的工作中,双方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并且相知相恋,在组织的支持下二人成为革命伴侣,携手相伴走过60多年风雨。
青年时期的马旭和颜学庸
原本可以安定下来的马旭,受到祖国的召唤,身份再次发生改变,1961年,国家正在组建首个空降兵部队,她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毅然投身于这支崭新的的部队,她向组织提交申请的时候,特别说明希望可以派遣她到偏远地区驻扎,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她愿意为祖国的边防建设贡献力量,立志把一生奉献给军队和祖国。
事情并没有朝着马旭预想的方向发展,部队要选拔一批军医,合格的人还要进行空降训练,颜学庸顺利入选可是马旭却没能通过,空降兵的条件更为严苛,想入选并不容易,马旭的身体条件是最大的阻碍,她的身高只有1.53米、体重不到80斤,这样的身体条件无法满足空降兵的要求。
马旭
马旭被拒绝后受到打击,但是她生性要强不可能轻易放弃,领导说马旭太瘦小不符合要求,她却偏要练出个样子给大伙看看,让部队的领导看到“有志不在身高”,她给自己安排的训练非常艰苦,还在宿舍院子里挖了一个坑铺上细沙,把椅子摞到桌子上,自制了简易跳台,模拟真实跳伞落地的感觉,每天要跳五六百次。
马旭每天下班就开始训练,她认真揣摩每一个动作和细节,即使是训练她也要求精益求精,训练的时候没有保护措施受伤在所难免,颜学庸就是马旭坚强的后盾,有他的鼓励和安慰,马旭获得了充足的能量、突破层层阻碍,经过半年刻苦训练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马旭成为祖国第一批女空降兵
马旭向领导展示了半年来的训练成果,她通过层层严格的考核,终于成为我国第一批女空降兵,她的成就不仅是个人的胜利,同时证明女性可顶半边天,在之后的20多年里马旭完成了200多次跳伞,其中很多都是高风险高难度的任务,祖国的蓝天留下她飒爽英姿的身影。
无论是训练还是执行任务,马旭都是和男兵一起完成,她表现出的坚韧和毅力是巾帼不让须眉,马旭和颜学庸经历过无数跳伞训练,对于战士们面临的伤病困扰深有感触,他们落地的瞬间如同巨石撞击地面,腰部和脚部经常受伤,脚踝骨折也时有发生。
没有预防空降兵落地受伤的好办法,为了突破这一难题,马旭和颜学庸查了大量资料,亲自去部队调查,研究设计各种各样的装备,他们改改画画、一次次重建又推翻。
马旭和颜学庸
三、心怀家国,用行动回报社会历时600多天,马旭和颜学庸终于在1983年研制出空气护踝,这一发明为战士们带来福音,降低了空降兵着陆时受伤的概率,大大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马旭和颜学庸还在军事医学领域发表了数百篇论文,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空白。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受到战士们的青睐,也被国际社会认可,为祖国的军事医学做出卓越贡献,在部队取得了很多学术研究成果,即便如此生活依旧很简朴,退休之后两位老人住在武汉郊区的一座红砖小院子里,一住就是60多年,房间里的家具陈设还是几十年前的物件,平时的着装也是部队里发的。
马旭和颜学庸
几十年来两位老人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他们把这些年获得的科研奖励全都攒起来,马旭一直有个愿望,她想把毕生的积蓄用于教育和文化等公益项目,马旭和颜学庸一生没有孩子,他们不是不想要,而是马旭主动放弃做母亲的权利,当年为了和大家一起训练自愿选择结扎,她早就想好要把一生献给祖国。
退休之后他们为贫困人群提供义诊服务,继续在医学领域发光发热,两位老人在自家院子里种菜,土豆玉米红薯是他们餐桌上的老三样,难以想象他们捐款千万,甚至共用一部翻盖手机超过10年。
马旭和颜学庸
马旭说家里最贵的东西是五六百块钱打的柜子,最“值钱”的家当还是书籍报纸以及数不胜数的资料,正是这些珍贵的物件,陪伴和见证两位老人的半生光阴,2018年马旭回到家乡看望亲朋好友,她发现当地的教育条件需要改善,她和颜学庸商量决定为家乡捐赠1000万用于教育事业。
本来是想低调行事,银行工作人员担心他们上当受骗选择报警,其实陪着他们汇款的两人是木兰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整件事就是个误会,这笔巨款是两位老人一生的积蓄,在他们心中这些钱应该用在更有意义的地方。
马旭和学生们在一起
看到家乡的教育条件,马旭认为自己应该帮助孩子们,让他们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马旭回家乡的时候和孙辈说起战争年代的故事:“和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比起来,我活着就是幸福,人生是有限的,为祖国做贡献是无限的……”。
2018年9月马旭和颜学庸捐出300万之后,2019年4月剩下的700万也到账了,捐款完成他们毕生的心愿终于了了,二老心里很是欣慰,他们在战争中保家卫国,和平年代仍然燃烧自己回报社会,前辈纯粹朴实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尊敬,同时也希望两位老人健康长寿、安享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