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民国时期,文豪涌现,大师辈出,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下,连人名都起得格外文雅动听,林徽因便是其中的典型。每当后人盘点最好听的历史人物名字,林徽因必然名列其中。那么,这么经典又惊艳的名字,到底是怎么起出来的呢?
对于林徽因的名字出处,大家可能多少有所耳闻,但对于背后的故事、用典、寓意,大多数人又知之甚少。以下,笔者就不妨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看完之后方知,一个好名字背后,门道还真是不少。
(林徽因与父亲林长民)
那是1904年的6月10日,浙江杭州林家的二夫人生下一个漂亮的女婴。孩子的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是前清的翰林,很有几分学识和才华,他得知小孙女诞生,很是高兴,吟唱道:“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并为孙女起名为“徽音”。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思齐》,这是一首歌颂周文王之母太任和周文王之妻太姒的诗,作者认为她们是“文王所以圣”的根本。
原诗中的“大”即“太”;太任、太姜、太姒均为女子名,其中太任是周文王的母亲,太姜是周文王的祖母,太姒是周文王的妻子;“嗣”即“继承”;“徽音”意为“美誉”;“百”是虚指,“百斯男”指“众多男儿”,衍生含义是“子孙满堂”。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的意思大致是:雍容端庄的太任,是周文王的好母亲,贤淑美好的太姜,是居住在京城的王室贵妇。太姒继承了太任和太姜的美德,必能多生儿子兴旺门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