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周早期史䛗簋 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史䛗zhǐ簋为西周史官䛗所做的的一件礼器,高17.2厘米、口径23.3厘米、腹深12.6厘米、重4.2公斤,侈口折沿,束颈鼓腹,侧接环耳,底承圈足。
颈部饰一圈四组夔龙纹,每组两条大小略有差异、但造型相同的回首卷尾夔龙纹。前后中点各有一个高浮雕的尖耳小兽首。

腹部饰大兽面纹。中线起一道窄扉棱为鼻梁,臣眼凸睛,尖耳弯角,阔嘴利牙。身体在两边,上下伸展,张爪卷尾。侧面还有两条倒立的夔龙。
圈足亦饰一圈四组夔龙纹,每组亦有两条夔龙,但造型与颈部夔龙不同。圈足的两条夔龙,头一左一右、一下俯一上昂,身体上下重叠。
半环耳上雕龙首,下垂长珥。

器底铸有铭文4列23字,大意为:乙亥这一天,周王诰命毕公,赏赐史䛗十朋贝。䛗做了这件铜簋,用于朝夕监督。

(左:兽面纹 中:䛗 右:监)
铭文的“䛗”字和“监” 字中,都有“臣”。对比一下商周青铜器上很多眼睛,可以看出臣字本身就是竖立的眼睛,表示低头臣服。
这件史䛗簋是1966年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的。令人惊讶的是,在故宫竟然也有一件史䛗簋。两者器形、纹饰、铭文都相同。

(故宫藏史䛗簋及铭文 图片来自网络)
很明显,这两件史䛗簋本是一对。可能因为传承数代后,两件簋分散到了不同后人手中,分葬在了两地。
一件早早被盗掘了,入藏皇宫。另一件一直埋藏在地,直到1966年才现世。因而一件锈蚀较少,一件通体绿锈。

图片来自网络
这件文物时间是西周早期,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京当乡贺家村,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