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0元投标,可以让他中标吗?

迎梅谈商业 2024-03-25 06:48:44

0元投标,看似对招标人是件大好事,其实背后往往蕴含更大的风险。

目前,无论从法律还是实际操作层面都不支持0元中标的做法。

我们看一个案例,贵州省某单位对工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公开招标,项目预算230万元。

该项目共有5家供应商参与竞标,结果四川某公司以0元报价拿下项目。其他投标人对此项目进行了质疑并投诉。

最后,贵州省财政厅裁定该项目违法,责令重新采购。

前几年,新闻报道某某政务云、某某数据中心项目0元或0.1元中标也屡见不鲜。

在基建工程建设中低价中标现象也非常普遍,1000万元的工程300万就可以拿下。而0元投标的情况在信息系统等服务项目招标中更加突出。

0元中标可以吗?

法律层面不允许。

0元中标,招标人没有支付任何费用,这相当于捐赠行为。

根据《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

采购人不得向供应商索要或者接受其给予的赠品、回扣或者与采购无关的其他商品、服务。

采购人接受捐赠会影响到招标工作的公正性与竞争性。

有人说,我出价0.1元就不是捐赠了,想借此规避捐赠行为。

但是为了防止恶意低价中标,《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

评标委员会认为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通过符合性审查投标人的报价,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或不能诚信履约的,应当在评标现场合理时间内提供书面说明及证明材料。

如果投标人不能按规定提供证明报价合理性的相关说明及材料,评标委员会将其作为无效投标处理。

很明显,这种0元、0.1元投标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为什么会用0元投标呢

投标人不会做亏本生意,用0元报价谋取中标,看中的是中标之后的服务技术垄断优势。

这在软件、大数据等项目中很常见。

“天下没有免费午餐“,中标之后,中标人通过提供系统维护、软件升级、备件及耗材更换等赚取超额利润。

这种“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边”作法经常让招标人防不胜防。

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低价谋取中标后,将会采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方式降低施工成本。

有的直接收取转包费倒手项目,豆腐渣工程就是这样出来的。

0元投标、低价中标相当于买了一张“包场券”。

打压、排斥其他投标人进场之后,中标人可以一心一意来挖掘招标人的“财富”。

0元投标害人害己

0元投标、低价中标的危害性极大,不仅扰乱正常招标秩序,并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会“饿死同行”,同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价低者得,大家只能相互杀价,挤压利润空间,行业发展失去动力。

另一方面会“坑死甲方”,为了不亏本,只能通过暗箱操作,以次充优,偷梁换柱,做成豆腐渣工程。

如果还存在行贿受贿问题,甲方就会“工程建起来,人员倒下去”。

最后还可能“害死自己”,现在甲方以及其他投标人的法律维权意识增强,对于低价中标者的监督防范力度很大。

如果甲方坚持严格按招标文件与合同履约验收,最后吃亏的很可能是中标者。

0 阅读:0

迎梅谈商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