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如何发展个人养老财富管理业务?

银行家杂志 2023-05-17 14:53:08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在36个城市先行试点,标志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进入落地阶段。 

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带来重要发展契机,大型商业银行可运用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打造一流集团养老财富管理服务体系,践行保障国计民生的社会责任。

政策背景与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机遇

个人养老金业务政策情况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标志着以“账户制”为核心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台。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办法》及其配套文件,在申缴流程、信息报送和管理、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及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更加详细的规定,个人养老金顶层框架完整确立。

2022年以来,各部门及监管机构陆续发布个人养老金业务在储蓄、理财、基金、保险等各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规范,对个人养老金业务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发展给出方向性指引。

养老金政策将为财富管理带来发展机遇

从养老金市场前景看。一方面,海外市场体量巨大。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数据显示,2021年末,美国个人养老金(IRAs)总规模为13.9万亿美元,占美国GDP的比重为59.6%,最近十年的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0.44%,对我国养老金市场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前景广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为1954万人,缴费人数为613万人,总缴费金额为142亿元,相对海外市场,国内市场还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2》中指出,预计在2030年前后能达到万亿元以上体量规模。

从个人养老财富管理看。政策落地将为商业银行财富金融业务发展带来多层次机遇。一是为财富金融业务提供拓客抓手,养老金业务的开展将为商业银行引流大量客户资源;二是有助于持续做大全量金融资产,个人养老金资产天然具有长期限属性及持续的投资需求,可以带动存款、投资类产品销售;三是带动商业银行集团多业务协同发展,以个人养老金业务作为着力点,通过提升全集团、全平台、一站式财富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客户专业化体验;四是扩大财富金融专业品牌影响力,借助集团专业财富管理与投顾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资产配置服务方案,为客户实现养老财富的保值增值。

商业银行集团旗下的

综合经营公司各具行业优势

当前,我国养老产品主要包括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和养老保险四类,未来有望涌现更多产品类型。商业银行集团旗下有基金、保险、券商等各类综合经营公司,其行业本身各具优势,产品特点亦存在较大差异。

表1 2022年以来养老金融发展政策一览

商业银行:客群基础庞大,储蓄产品保本保息

2022年11月,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发布首批具备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的名单,包括6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城市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分支机构众多、客户基础庞大,能够率先吸引潜在客群,打造账户、产品、资产配置等一站式养老金融服务。

2022年7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和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自2022年11月20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等五个城市进行为期一年的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试点阶段,单家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业务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三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不同期限的产品与客户年龄有一定的适配性,更加契合养老属性。此外,相较于其他养老产品,养老储蓄具有保本保息的特点,风险相对较低,且养老储蓄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对于低风险偏好的养老客户具有特别的吸引力。(见表2、表3)

表2 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业务开办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公共保险社会服务平台,截至3月15日

表3 各年龄段客户可购买养老储蓄种类

数据来源:商业银行官方网站

理财公司:背靠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稳健

养老理财相对于基金和保险起步较晚,但规模扩张迅速。2021年9月,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2022年以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不断拓展,《关于贝莱德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相继发布。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机构扩展为“10+1”,即大型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6家、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4家、合资理财公司1家。

理财子公司背靠商业银行,具有天然优势。一方面,国内的理财子公司依靠商业银行的庞大的客户基础和成熟的传统线下分支机构,在销售渠道方面具备优势;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在固收投资、风险管理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可以契合养老理财侧重长期保值的投资理念。

2023年2月10日,中国理财网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单,工银理财、农银理财和中邮理财的7只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正式发售;2月24日,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进行扩容,新增了4家公司旗下的11只产品。至此,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总数量达到18只,涉及4家机构,包括工银理财(6只)、中银理财(5只)、农银理财(4只)、中邮理财(3只)。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在个人养老金产品中具有竞争力:一是期限灵活,18只产品期限分布于一年至五年不等的区间;二是风险等级较低,15只产品为固定收益类、3只产品为混合类;三是业绩比较基准较高,以中银理财为例,其中一年期最短持有期产品业绩基准下降3.70%,五年期最短持有期产品业绩基准年化高达4.25%—6.25%。(见表4)

表4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名录

数据来源:中国理财网,截至2月24日

保险公司:结合养老产业,保险产品突出保障

保险公司在养老服务上起步较早,具有丰富的长期资金管理经验,并可以提供与养老产业密切结合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包括但不限于资产管理、医疗服务、养老保障、风险控制等。2022年11月,中国银保信官网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产品名单,包括6家保险公司的7款保险产品。

从收益特征上看,养老保险产品多为预定利率形式,预期收益更为明确,相较于理财和公募基金具有“保本”特征。根据首批入选的6家保险公司披露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首期结算利率,产品稳健型账户2021年年化结算利率均在4%—6%之间,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在5%—6.1%之间,略高于多数万能险结算利率。

从保障属性上看,养老保险产品均附加保障功能。养老保险产品可以提供如失能护理保险金、身故保险金、全残保险金等一系列人身保障,通过“养老+健康”的组合搭配,进一步增强自身保障功能的独特性。未来,专属养老保险运行机制将不断完善,会继续发挥其在养老保障、养老增值服务等多方面的特有优势。(见表5、表6)

表5 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名录

数据来源:中国银保信官网,截至3月15日

表6 首批个人养老金产品收益表现

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

基金公司:行业最为成熟,基金产品更为多元

公募基金公司是资本市场最成熟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助力养老金中长期资金入市。自2018年国家启动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建设以来,证监会积极响应,并发布了《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全力支持第三支柱发展。公募基金相对于其他机构,参与养老金市场的时间最早,经验也最丰富,风险控制能力强,同时公募基金公司拥有专属投顾牌照,能够充分发挥其财富管理优势,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建议。

2022年11月,证监会公示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名录和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包括华夏基金、中银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等在内的40家基金公司旗下共计129只养老目标基金入选,销售机构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在内的16家商业银行,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在内的14家券商,以及蚂蚁基金、天天基金等7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相对于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养老公募基金产品更加丰富。一是从产品种类上看,首批12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分为两大类,养老目标风险基金数量较多,共有79只,占比为61%;养老目标日期基金50只,占比为39%。二是从资产配置上看,养老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更加多元,更加突出投资属性。通过更多地配置权益类资产,充分发挥养老金的长期资金属性,实现长期投资增值。三是从期限选择上看,养老公募基金更为灵活,除了不同年限的封闭产品外,还包括定期开放申购赎回和灵活申购赎回,其中定期开放类型期限以一年或半年为主,灵活性强,未来可以满足广大个人客户对不同流动性的需求。(见图1、图2)

图1 首批设立Y份额的养老目标基金管理人及产品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图2 首批养老FOF权益中枢情况

数据来源:招募说明书,数据截至2022年12月31日

商业银行集团

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发展路径

商业银行在财富管理领域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可以为个人养老金客户提供完备的资产配置方案,助力客户的养老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商业银行集团可以通过综合化经营,协同集团内理财、基金、证券、保险等综合经营公司,共同参与到个人养老财富管理服务链条中。

聚焦资产配置,助力养老财富管理专业化发展

在财富管理领域,商业银行与公募基金公司、券商相比,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具有丰富的产品类别,除了公募基金外,还有存款、理财、保险等,不同的投资品类的风险收益特征各异,为组合构建提供不同的支持。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丰富的产品货架,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不同风险偏好客群需求推出一站式资产配置服务,建立专业的个人养老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路径。

以保守型养老客户为例,该客户群需要稳健的收益和较低的回撤。为满足客户需求,公募基金公司会选择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构建组合;净值型转型以来,商业银行的储蓄存款可以保本保收益、代销理财会比公募基金更稳健,在这类组合构建中,存款、理财产品的加入会明显提升组合竞争力,可以为保守型的养老客户提供更符合其风险偏好、更为适当的资产配置建议,体现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的专业优势。(见表7)

表7 不同产品定位与风险收益特征

建立养老模型,助力养老财富管理数字化发展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各金融机构在养老财富管理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商业银行由于理财经理数量有限且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养老财富管理服务无法以差异化、个性化的专业水平面向所有客户。数字化养老资产配置模型的运用,将弥补商业银行在线下渠道与人工服务的短板。

目前,各类资管机构的资产配置模型都基本局限于公募基金,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起针对养老的数字化资产配置模型。在深度上,建立多品类投资类产品资产配置的核心能力,包括市场遴选、产品遴选、资产配置各个维度,支持跨产品线产品遴选与组合构建;在宽度上,布局养老生命周期组合模型,满足不同客层、不同客群、不同风险偏好的养老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在风控上,通过模型实现实时风险监控与组合再平衡,既要在组合层面、产品层面实现监控,又要对千人千面的客户养老账户进行提示,为养老客户的财富管理保驾护航。

线上线下融合,助力养老财富管理差异化发展

在养老财富管理发展中,大众客户和中高端客户风险偏好不同、对养老财富管理的需求不同,商业银行应针对不同层级的客群建立差异化的资产配置方案,形成长远的市场竞争力(见图3)。

图3 不同资产层级客群的风险偏好差异

数据来源:中信银行《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2)》

对个人养老客户的调研

一方面,为大众养老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扩大养老资产配置服务覆盖面。大众客养老户的资产配置服务可分为增量资金和存量资金两部分:针对增量养老资金,商业银行可根据客户生命周期阶段、风险收益偏好、流动性偏好等综合数据,在线上渠道自动提供适配的养老产品组合;针对存量养老资金,数字化养老资产配置可进行个性化诊断,针对客户养老资产给出优化建议,提示客户应该增持与减持的养老产品及相应金额,让客户理解资产配置逻辑并可以在线上渠道便捷交易。

另一方面,为中高端养老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达成线上线下融合的个性化服务体验。在商业银行财富金融业务中,中高端客户创造了绝大部分利润,是各商业银行抢夺的重点,因此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财富管理服务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线上层面,通过数字化方式识别商业银行内中高端客户,在养老资产配置服务方案中,初步提供针对中高端客户的专属产品配置;线下层面,专属理财经理可根据对客户的了解,直接进行个性化的修正,形成更适合客户的、千人千面的资产配置方案;最后,达成线上线下的高度融合,中高端客户可在线上直接联系到线下的理财经理进行咨询,线下的客户经理可在线下主动联系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后再为客户修订养老资产配置方案,这种方式将给予中高端客户更个性、更专业的养老资产配置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2022)》.

2.王文婧.智能投顾助力商业银行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J].国际金融,2020(12):35-39.

3.王文婧.智能投顾:商业银行财富金融新风口[J].银行家.2019(6):86-89.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原标题为【商业银行个人养老财富管理业务发展路径初探】

作者:王文婧,单位:中国银行总行

0 阅读:7

银行家杂志

简介:金融智慧 全球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