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石达开成功的背后,是杨秀清支持与信任

铲史大官 2025-02-23 07:46:06

在对太平天国历史进行研究的时候,有一本书是绕不开的,那便是张德坚所撰写的《贼情汇纂》。

张德坚接到一项特殊任务,那就是前往南京。要知道,当时的南京可是太平天国的核心地带。他此行的目的可不简单,是要在那里悄悄地潜伏下来,然后尽全力去搜集各种有关太平天国的情报信息呢。这些搜集来的情报可不是做做样子的,那可是要为曾国藩制定作战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的,以便曾国藩能更有针对性地做出合适的作战安排哦。

在研究太平天国前期的相关情况时,特别是针对天京事变前的一系列活动,不得不提到《贼情汇纂》这本书。可以说,在这方面它所具有的史料价值是相当高的,为我们了解那段时期的诸多事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呢。

张德坚所说的一句话引起了笔者的留意,这句话讲的是杨秀清与石达开之间的关系,内容是“喜其城悫,故屡委以军事”。

其含义是这样的,杨秀清对石达开颇为欣赏,所以常常安排他率领军队外出征战。而石达开呢,为人十分诚实,每次接到命令后,就会依令而行,并且行事风格相当低调,不事张扬。

这么说吧,石达开能够取得成功,背后其实有着很关键的因素呢,那就是杨秀清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充分信任。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杨秀清在诸多方面的助力,石达开恐怕很难有那样辉煌的成就哦。也就是说,石达开所展现出的辉煌,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离不开杨秀清的。

各位知道吗,那些有名的将领外出率领军队打仗的时候,要是想获得胜利,并且还能长时间维持那种非常凌厉的进攻态势,在朝廷当中可必须得有能作为有力支援的人呢。而这个起到关键支援作用的人,有可能是一国之君哦,也有可能是负责辅佐君王处理朝政的大臣。

田忌、乐毅还有廉颇,这几位可都是经历过无数次战斗的名将,他们在战场上的威名那可大了去了,只要对手一听到他们的名字,就会吓得胆战心惊呢。然而,就是这样厉害的名将,一旦失去了君王对他们的信任,那处境可就艰难啦。他们连自身的安危都没办法好好顾及了,没办法,最后只能逃到其他的诸侯国去。在这种情况下,还怎么能去谈建立功勋、成就一番大事业呢,根本就没那个条件和机会啦。

诸葛亮发起北伐之事,起初进展颇为顺利呢。可谁能想到啊,就在这关键时候,后主刘禅居然听信了那些小人的谗言。于是呢,他下命令让诸葛亮率领军队撤回。就因为这样,诸葛亮就只能无奈地放弃了此次大好局面,也就这么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机会。如此一来,想要匡扶汉室可就变得更加艰难啦,毕竟这难得的战机一旦错过,后续再想达成匡扶汉室的目标,那困难程度可就大大增加咯。

杨秀清乃是太平天国的东王,被尊称为九千岁呢,而且他还是太平天国实际掌握大权的人哦。要说他能获取如此重要的实权,关键就在于他有着“天父下凡”这样特殊的加持。凭借着这个,杨秀清在太平天国中的地位和权力得以稳固,从而成为实际掌控局面的关键人物。

石达开啊,他可是有着翼王五千岁的名号呢,而且还被大家称作“战神”。在天京事变发生之前的那段时期,石达开在战场上那可真是厉害无比,面对清军的时候,就好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有着摧枯拉朽的气势,打起仗来极其勇猛,所到之处,清军往往难以招架。

当我们去全面审视石达开在战场上那一路胜利进军的情况时就会发现,在这背后其实处处都有着杨秀清的影响存在。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东王杨秀清给予的大力支持,石达开才能够毫无顾忌,心里头才有着足够的底气去坚持战斗,一直到最终呢。也就是说,石达开能够在进军过程中取得诸多胜利,东王杨秀清的支持在其中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在1849年的时候,冯云山又一次来到了桂平紫荆山这个地方。而这一次到来,有着颇为重要的事情发生,那就是他在此地发展了两位日后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极为关键的成员。这两位成员分别是谁呢?一位是后来被封为北王的韦昌辉,另一位则是被封为翼王的石达开。

冯云山精心进行了一番布局,而韦昌辉、石达开的到来正是这一布局所达成的结果。要知道,韦昌辉和石达开可都是实力派人物,他们的家族背景相当雄厚呢。在当时的情形下,他们二人所具备的这些条件,使得他们成为了能够与杨秀清相抗衡的核心力量所在。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况,冯云山全力以赴地推动韦昌辉、石达开进入到权力核心当中。一开始,他们二人得以位列五军主将,而之后呢,更是在首义五王的行列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在当时的情况中,韦昌辉所处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哦。而且,他还获得了“军师”这样一个头衔呢,就此和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一同并列成为了四大军师啦。

冯云山心里有着一番布局安排,这事儿杨秀清心里其实是很清楚明白的。可杨秀清也有自己的难处,他自家的家族背景实在是不怎么够硬气,在这方面没什么优势可言。而且呢,冯云山在众人当中那威望可是相当高的,大家都对他很敬重信服。所以呢,即便杨秀清心里或许有着别样的想法,可面对这样的情况,也只能无奈地选择默认冯云山的布局安排啦。

韦昌辉和石达开,原本并非是杨秀清阵营里的人。不过呢,事情的发展往往出人意料,没过多久,情况就出现了转变,而这种转变呢,使得杨秀清有了去拉拢石达开的机会,出现了这样一种可能性哦。

萧朝贵被封为西王,有着八千岁的尊贵身份哦。他可是拥有一项特殊的资格呢,那就是享有“天兄下凡”的待遇。而且,在他的麾下那可是猛将众多,就像一片人才济济的景象。再说到萧朝贵本人,那更是不得了,十分能征惯战,在战场上可是有着非凡的表现呐。

萧朝贵成功将问题解决之后,心里就琢磨着要回家去好好过个年啦。于是呢,他就把收拾清军残部的后续事宜交给了石达开,让石达开去负责处理那些还剩下的清军力量。

在那之后,萧朝贵就不再去搭理石达开了。您知道吗?这可就是为啥石达开在金田起义的时候带了足足5000人过来,然而这些人却没多少能有机会上战场去打仗的原因所在啦。

在当时的军事行动中,军务主要由萧朝贵来主持负责。在诸多将领里,韦昌辉、罗大纲、秦日纲、林凤祥以及李开芳等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相当突出,他们各自凭借自身的能力和英勇,在诸多战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吸引了众人的目光。然而,与之相比,石达开在那段时期里几乎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一提的战绩,在各项战事中的表现相对来说较为平淡,没有像前面几位将领那样有较为亮眼的表现呈现出来。

在1852年9月的时候,萧朝贵不幸在长沙阵亡了。这萧朝贵一没了,对于石达开来说,情况可就有了变化。要知道之前呢,萧朝贵有着类似“天兄”的特殊身份,他的存在或多或少会给石达开带来一些压力。而这会儿萧朝贵不在了,石达开就没了这份压力,这才终于有机会开始崭露头角啦。那给他这个崭露头角机会的人呢,正是杨秀清。

杨秀清在当时作出了作战部署,其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去攻打长沙城。与此同时,他安排石达开带领着五千人的队伍渡过湘江,去抢占橘子洲,并且还要占据湘江对面的西岸地区,以此来配合整体的作战行动,为后续局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那场激烈的橘子洲之战中,石达开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面对向荣所率领的敌军,石达开指挥有方,率领太平军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最终,石达开成功击败了向荣,此役战果颇丰,杀敌数量多达一千多人。不仅如此,还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呢。这些缴获的粮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被用来给东岸的太平军提供补给,有力地保障了东岸太平军后续的作战及生存所需。

话说当年,太平军成功占领了西河岸这一关键之地,就这么一下子,打破了清军企图对他们进行合围的态势呢。正是因为占据了西河岸,让清军原本的合围计划落了空,太平军的主力部队这才能够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进行撤退行动。经过这一番运作,石达开的大名可就传得更远啦,其威名在当时那可真是远扬四方,让很多人都知晓了他的厉害呢。

在那之后,杨秀清开始大力对石达开进行栽培。他之所以这么做,是有着自己的盘算的,他满心希望石达开能够站在自己这一边,给予自己支持,以此来为他自己能够被册封“万岁”这件事铺好道路。

杨秀清对其的支持与信任,能够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出来。

最初的时候,石达开是获得了挂帅西征这样一个机会的。有意思的是,这个机会原本可以说是韦昌辉有可能得到的,结果却被石达开给争取到了,就好像是抢了原本属于韦昌辉的那份戏份一样呢。

在定都南京之后,杨秀清做出了同时开展北伐和西征的战略部署呢。不过呢,让人有点意外的是,在这首次出兵的行动当中,居然没有安排任何一位诸侯来担当挂帅出征的重任哦。像韦昌辉,还有石达开啦,这两位在当时也算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呢,却都被晾在了一边,受到了冷落。

在后来的那段时间,西征的战场上形势变得十分危急。面对这样的紧急状况,杨秀清原本是打算派韦昌辉前往战场去督师作战的,以此来应对战场上的紧张局势,期望他能起到关键作用,扭转战局。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安排的过程中,突然出现了“天父下凡”这样特殊的情况。而经过这一变故之后,去督师的人选就换成了韦昌辉的弟弟韦俊,由他前往西征战场承担起督师的重任了。

韦俊这个人在打仗方面是很有本事的。他的职位可不低呢,还是陈玉成的上司呢。在西征的战事当中,韦俊表现相当出色,成功夺取了武昌城,这可是很了不起的战绩。不过呢,之后他又被调离了那里,被调回到南京,主要任务就是去对付江南大营的敌军啦。

在1854年的时候,湘军发起了猛烈的反扑行动。在这一系列的战事当中,林绍璋在作战过程中遭遇失利,最终战败了。而与此同时,秦日纲那边在田家镇的这场战斗里,同样也是没能抵挡住湘军的攻势,最终也以兵败的结果收场。就在这样的局势之下,杨秀清经过一番思索之后,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韦昌辉这个人来。

当时韦昌辉已经做好出征的准备了,可就在这时候,杨秀清却改变了原来的安排。他不再让韦昌辉出征,而是改让石达开担任挂帅之职。没想到这一变动,还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石达开领命出征后,在作战过程中表现得极为出色,尤其是在湖口这个地方,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胜仗,也就是后来人们所熟知的湖口大捷。经此一战,石达开那可是声名远扬啊,一下子就如同被神化了一般,在众人眼中宛如战神降临,可谓是一战封神啦。

韦昌辉手底下的兵力颇为雄厚,他自身能力也是相当强悍的,而且在资历方面比很多人都要老一些。然而,杨秀清却老是故意去为难他,给他设置各种障碍。有意思的是,杨秀清的这些举动呢,反倒在无意之中给石达开创造了不少机会。

另外,杨秀清有个习惯,就是喜欢在后方对前线的将士们进行遥控指挥呢。他常常要求将士们得按照他所制定的方案去打仗作战,这情况就有点像历史上宋太宗搞那个“布阵图”一样,把作战的具体安排都给定得死死的。不过呢,在众多将领当中,杨秀清唯独对石达开是格外信任的啦,给予石达开充分的自主权,让他能够放开手脚去施展军事才能,不用受到那么多的束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判断去行事呢。

林凤祥与李开芳率领部队进行北伐,在整个北伐过程当中,他们的每一个行动步骤那可都是严格按照杨秀清所下达的号令去执行的呢。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出现哦,那就是林凤祥所带领的北伐军在面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局势时,没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做出应变措施。就算到了形势已经很严峻、需要及时进行撤退来保存实力的时候呢,他们也还是因为一直遵循着既定的号令,而无法做出这样的抉择。最终呢,这支北伐军就落得个全军覆没的悲惨结局。

咱们来讲讲田家镇之战。在这场战役里呢,太平军可是有着多达10万的兵力哦,由秦日纲在那坐镇指挥呢。话说当时的形势,如果太平军能够从中分出好几千的精兵,让这些精兵迅速地奔袭武昌,去攻打湘军的后方的话,那曾国藩可就必败无疑啦。

秦日纲原本是打算采取某种行动的,可杨秀清那边下达的命令极为严格,根本由不得他随意行事呢。而且,杨秀清还专门让人送来了“木簰”,这“木簰”其实就是水上的要塞。在这样的情况下,杨秀清非要秦日纲打防御战,只能是进行消极的应对啦,秦日纲也很无奈。

太平天国的军队啊,人数众多,兵力那是相当雄厚呢。不过呢,他们在水师方面可就不怎么行了,所拥有的基本上就是一些普通的民船,没什么专业的水师装备和作战能力。而湘军这边就不一样啦,人家可是有着专业的水师队伍哦。在一次作战当中,湘军那可真是发挥出了强大的实力,一下子就把太平军多达四千艘的船只给摧毁掉了呢,就这样成功地突破了太平军的田家镇防线。

在当时的情况下,石达开负责带兵出征。杨秀清呢,并没有对石达开的军事行动进行远距离的操控指挥。而是充分给予石达开施展自身军事才能的空间,让他能够依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局势,自行做出应对决策,随机应变地去处理各种情况。并且,杨秀清还在后勤保障方面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为石达开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使得身为翼王的石达开在作战时有足够的底气去应对各种挑战。

在湖口之战期间,杨秀清下达了相关指令。他明确规定,像胡以晃、韦俊、罗大纲、林启荣、黄文金等这些作战勇猛的将领,在此次战役当中,都必须要接受翼王石达开的指挥与调度。而且,那些已经完成训练的士兵呢,要马上从南京出发,被派往湖口之战的战场,去为石达开提供兵力上的增援,以增强石达开在这场战役中的作战实力。

咱来说说湖口大捷这事儿啊,在这场战役当中,石达开那可是威名远扬啊。不过呢,大家得知道,这背后其实是有着杨秀清的大力支持呢。石达开在作战的时候指挥特别灵活,能够根据战场上的各种情况迅速做出准确的应对举措。而且,他当时可以利用的资源也相当多呢,这些资源为他在战场上施展军事才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正是有了灵活的指挥以及充足的可利用资源,才最终保障了这场战役能够取得胜利。

在1855年的时候,石达开开启了西征之旅,其目的呢,是要和胡林翼来一场决战。不过呢,当石达开真正面对湘军的时候,他发现情况可不太乐观。这湘军的实力那可是相当强悍的,而且,他们还拥有着水师方面的优势呢。在这样的情况下,石达开心里也明白,就当时的形势而言,想要一下子就打赢湘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短时间内恐怕是没法取得胜利的。

另外,韦俊这个人极其骁勇,他的勇猛程度可以说是无人能比,而且在作战方面既能有效地展开进攻,又能很好地进行防守,能力十分全面。当时武昌城内所储备的粮食也相当充足,所以即便面对湘军的攻势,韦俊凭借着自身的实力以及城内充足的粮草供应,湘军对他也是毫无办法,根本奈何不了他。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石达开经过考量后,对杨秀清原本下达的命令做出了改变。他没有按照原来的指令行事,而是决定先去进攻江西,等完成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安排之后,再将相关的情况向杨秀清进行详细的汇报。

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进入江西之后,那可真是把曾国藩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就像是完全压着他在吊打一般。在樟树镇这个地方,石达开更是取得了重大胜利,一举击溃了湘军的主力部队。这一下可不得了,凭借着这一系列的胜利,石达开成功夺取了江西的八府四十七县呢。而曾国藩呢,被打得很惨,只能灰溜溜地龟缩在南昌城里,连出来的勇气都没有啦,就那么被困在里面啦。

在江西取得胜利之后,杨秀清那可真是满心欢喜,喜悦之情都挂在了脸上呢。他当着众多臣子的面,对石达开是赞不绝口,好好地表扬了一番石达开在江西作战时的出色表现。没过多久呢,石达开就率领着兵将回到了京城。回来之后可没闲着,紧接着就带兵去攻打江南大营了。在石达开的指挥以及将士们的英勇奋战下,江南大营最终被成功摧毁啦。就因为这一系列的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方面可以说是达到了最为强盛的一个阶段呢,形势一片大好。

常言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而对于石达开来说,杨秀清就如同那萧何一般的存在呢。要知道,就像历史上韩信的经历那样,没了萧何从旁协助,韩信就连吕雉都难以抗衡。韩信就是因为轻易相信了吕雉所说的话,最后落得个死得极为窝囊的下场,石达开在杨秀清这里,情况其实也有类似之处呢。

石达开的情况便是如此。要知道,当他从杨秀清那里脱离出来之后呢,就相当于失去了可以依靠的那个平台。而在这之后,他在战事方面就变得很不顺利了,再也没能取得过哪怕一场可以称得上是像样的胜利呢。

这里给大家提到一本,那就是《太平天国战争全史》哦,它在相关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呢,能帮助我们更全面、深入地去了解太平天国战争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