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视朝鲜为藩属国, 始自《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中神功皇 后征服三韩的记载。 蔑视朝鲜的思想, 则根源于中世日本型华夷意识、领域观念、日本是神国等所形成的民族优越感。
朝鲜通信使
所谓神功皇后征三韩后, 三韩成为日本的朝贡国的神话传说, 沿袭至近世不变。 日本型华夷意识则是 以日本为“华”, 半岛国家为“夷”的国际秩序;领域观念即领域中心:皇都是净, 距离皇都越远,秽亦随之增加。
因此异域的高丽是秽地, 秽地的居民则等同境内的贱民;
日本是神国的思想,则产生日本至上主义, 以致将半岛的国家视为牲畜。
这些意识、观念、思想结合在一起, 遂使中世日本对半岛的国家始终潜藏着蔑视心理。 另一方面, 由于高丽协助蒙古入侵,因此怨恨高丽,更将半岛上的异国人描述成“鬼”和“犬”。 此一蔑视朝鲜观, 同样流传至近
室町时代,将军给予朝鲜的国书不自称国王,是因为日本视朝鲜为“蕃夷”。江户时期,朝鲜来日的外交使者被称为“朝鲜通信使”,被看作是朝贡使节;在江户城上呈国书时,必须对将军行蕃国的四拜礼;
朝鲜通信使
1711 年,负责接待朝鲜通信使的新井白石无视外交礼仪,临时要求朝鲜修改国书,完全没把朝鲜视为对等国家。
江户时期, 日本学者深受宋明理学影响,他们的朝鲜观是多元的, 如藤原惺窝和林罗山, 两人的学问都深受朝鲜理学大儒李退溪的影响。木下顺庵等儒者, 则与通信使笔谈朝鲜文物制度、风俗习惯、医药、朝鲜著作, 或求书画、唱和汉诗等。
但另有一些追求古道的学者, 如熊泽蕃山、山鹿素行、安藤昌益、中井竹山、本居宣长等, 他们认为朝鲜自古为日本所征服, 向日本朝贡。批判朝鲜的民族性, 肯定丰臣秀吉侵略朝鲜, 蔑视朝鲜。
十八世纪中期以后, 面对来自北方沙俄的威胁, 林子平、本多利明、佐藤信渊等更提出侵略朝鲜的理论--征韩论。
佐藤信渊甚至认为, 并吞朝鲜是并吞中国的进程之一。征韩论是这些学者主张防卫日本的理论根据。
至于日本民众, 一般还是对朝鲜文化非常的敬仰,认为朝鲜文化从中国而来,代表了先进,与某些学者无异。
在日常的节庆、戏剧、绘画中, 虽仍有朝鲜是朝贡国,是鬼、犬的呈现,但一般百姓对朝鲜信使报以非常欢迎的态度,一般文士、商人百姓热衷向朝鲜使者求诗文求画,以得到使者的墨迹为荣,蔑视朝鲜的心理似乎并不明显。
#日本#日本对朝鲜的优越感, 基本上始于八世纪前后。此种意识持续至十八世纪末,因海防问题演变成主张侵略朝鲜, 甚至在十九世纪末付诸行动。其间虽也有如江户时代上下民众热衷朝鲜文化的盛况, 但十九世纪以前,朝鲜是日本的朝贡国的观念, 及蔑视朝鲜的心理, 则始终支配着日本人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