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有胆结石,每天敲敲这3处穴位,打通肝胆经,让结石不攻自破

小崔崔维 2024-10-24 03:44:28

胆结石在我看来,就是身体湿热堵在了肝胆经,引起肝郁气滞,气机运行不畅,所以才会出现右肋疼痛、食后腹胀、嗳气等症状。

如果我们找到疏通的肝胆经的方法,不但能够缓解各种不适症状,还能让结石不攻自破,随着气机运行排出体外。

当然,这是针对小结石,毕竟胆管的直径一般在6~8毫米左右,超过6毫米或小的不规则结石,还要配合服药,双管齐下才行。

这一套穴位,我在临床上也会经常叮嘱患者用,不用吃药不用花钱,疗效也不错。

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平时抽点时间,坚持一段时间,既能助力排石,还能缓解胆结石引起的不适。比较推荐大家试试。

(1)用手掌在神阙穴的周围顺时针推揉20次,并用拇指或中指按揉章门穴、期门穴各半分钟。

神阙穴:神阙穴位于脐中部,也就是肚脐的位置。

它就像一个能量的枢纽,将人体的阳气分布到各个脏腑,同时也能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减轻胆结石引起的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

章门穴:章门穴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位于侧腹部,在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际。

这意味着它能够使气机通畅,就像打开了一道让气血运行顺畅的大门。

通过刺激章门穴有助于缓解肝郁,促进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同时也有助于缓解胆结石引起的胁肋部胀痛等症状。

期门穴:期门穴也是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胸部,第 6 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 4 寸。

通过刺激期门穴可以直接调节肝脏的功能,使肝脏的气血充盈且运行有序。

(2)用双手掌根部自剑突至小腹自上而下推20~30次。再用掌擦两侧胁肋部约3~5分钟,以温热为度。

(3)右手握拳用拇指关节突出部点按肝俞穴、胆俞穴、足三里、三阴交,每穴各半分钟。

肝俞穴:肝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背部,在第 9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它就像肝脏在背部的一个 “窗口”,通过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肝脏的气血阴阳。

胆俞穴:胆俞穴同样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位于背部,在第 10 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它可以直接调节胆的功能,是胆经气血输注的关键部位。它有助于排出胆汁中的杂质,如结石,促进胆汁的正常循环。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具有调节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诸多功能。

三阴交: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调节脾脏功能可以保证脾胃的运化正常,使食物得以正常消化吸收,为身体提供足够的气血,间接有利于肝胆功能的恢复。

今年2月的时候,安徽的李先生来看病。他平时应酬比较多,饮食上也没有多加注意。

现在经常腹胀,右上腹不舒服、持续性疼痛,有时右肩胛区也疼,嗳气,特别是在饱餐后或吃油煎及高脂肪食物后加剧。

当时,李先生就去了当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胆结石5mm,经人介绍来到我这里。

了解完这些情况,又还差了他的舌象,舌红,舌苔黄腻,脉弦。证为肝郁气滞,湿热壅阻。治疗以疏肝引气,通腑利湿为主。

于是开了大柴胡汤加减后,教给他这套穴位疗法。每天1次,每次30分钟,6天1个疗程,休息1天后继续。

在我的指导下,经过三月的坚持,李先生打来电话说,去附近医院复诊,他的症状和结石都好了。



5 阅读: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