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现在南方的经济要比北方发展得好,无论是从GDP总量、人均经济水平、还是城市发展程度来说,南方都要比北方强不少。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整个南方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65%,GDP排名前50的城市,南方占了33个。
造成中国经济“南强北弱”这个局面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地理区位因素、经济体制、发展模式等等等等。
不过,有一点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也就是说,南方经济比北方强,并不是什么最近这些年以来的新鲜事儿,而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这个自古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距今八百多年了。
从南宋开始,我们国家的经济就彻底奠定了“南强北弱”的格局。当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北方自然资源丰富,我国最大的援助国苏联离北方更近等原因,一度出现了经济“北强南弱”的局面,但是并没有维持多久,改革开放后,南方经济就再次超越了北方。
在西晋之前,我们国家的经济一直都是“北强南弱”的,北方的经济对南方那是碾压式的存在,但是后来因为三场动乱,使得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历经800多年,最终在南宋时期彻底完成,我们国家的经济从此就彻底奠定了“南强北弱”的格局了。
这三场动乱,第一个是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了西晋首都洛阳,俘虏了晋怀帝,几年后西晋灭亡,中国再次陷入分裂,北方也进入了战乱不休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第二个是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终结了开元盛世,大唐繁华不再,由盛转衰。
第三个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国攻入北宋首都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因为这三次动乱,导致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最终超过了北方,使得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这么说的话,其实没错,逻辑也挺顺的,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北方人给南方带来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呢?是生产工具、种植技术,还是劳动者的组织方式呢?
还有,北方比较干旱、降水少,盛行的是旱作农业,因此这些农业技术也应该大部分都是旱作农业技术,南方比较湿润、降水多,盛行的是水田农业,那么问题来了,北方的旱作农业技术能直接移植到南方的水田农业上吗?
根据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茂莉老师的研究,北方移民给南方带来的核心性的农业生产技术有两个,分别是:土地连作制和稻麦两熟制。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土地连作制。什么叫土地连作制呢?南方一开始实行的耕作技术是“火耕水耨”,南方主要种植水稻,在水稻播种前,先放火把地里的野草都烧掉,然后开始播种,而地里的野草也会有没烧死的,等没烧死的野草长到七八寸的时候,全部割掉,并且灌水让它们在地里腐烂,这样既能除草,还能给土地增肥,利于水稻生长。
水稻在收获后,由于没有任何人工措施追加耕地缺失的养分,主要也是没那个技术,为了恢复土地的肥力就只能休耕,也就是说这块地明年就不种水稻了,让它自己待着,换别的地种,这块地等第三年再种,这叫一年休闲法,也就是易田制。
这种情况下,土地轮耕周期大约是2—3年,也就是说耕地中1/2或1/3处于休耕状态,土地利用率大约是在50%甚至更低。一开始江南地区人口比较少,而没有开垦的土地却特别多,地广人稀,所以实行易田制也没啥问题,江淮地区直到隋朝的时候都保持着这种耕作方式。
但是从东汉末年开始,在中原地区历次战乱的推动下,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口逐渐增多,到唐朝中期的时候,南方各地不但改变了地广人稀的面貌,而且一些地方人地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行易田制的耕作方法,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那怎么办呢?
那就只有实行土地连坐制了,也就是在耕地上连年耕种,不隔年耕种了。不过,当水稻连年种植的时候,随之而来的是杂草丛生,草是必须要除的,否则它会和水稻争夺养分,但是南方的“火耕水耨”的除草方法,效率太低。
因此,北方移民为南方带来了水稻复栽技术。根据史书记载,最迟在北魏时期,北方就已经出现了水稻复栽技术,大家千万别以为北方不种水稻,有些地方也种。
水稻复栽技术就是,稻种在播种前盛放在圆形箩筐内浸种催芽,大约在三四月的时候在耕地里播种,等稻苗长到七八寸,地里的草也就长起来了,这个时候把稻苗拔出来,把地里的草薅干净,然后再把稻苗重新插回去重栽。
由于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员有限,且南北朝时期南下移民主要聚居在南京、镇江、常州地区以及江淮之间,大多数人仍从事旱地农业,所以这项技术在南北朝时期并没有在南方得到推广。
真正的推广是在唐代中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之后,而且此时的水稻复栽技术更进一步了。
北魏时期发明的水稻复栽技术属于原地复栽,也就是稻种初播到稻秧复栽均在一处土地进行,此时已发展成为了易地插秧,也就是在秧田里把秧苗培养好,然后再把秧苗插到稻田里。这种秧播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更彻底地除草并整地、施肥,进而在水稻连作背景下提高产量。
北方移民擅长的是旱地耕作技术,因此进入江南后,最初并不善于水田耕作,但是江南特有的水乡环境不允许大量劳动力长期游离于水田耕作之外,正是由于这一原因,北方移民入乡随俗、因地制宜,很快就由旱地农民转为水田耕作者了,而且为提升水田耕作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江南地区放弃了火耕水耨易田制,依托北方移民带来的复栽技术实行土地连作,土地利用率从原来的50%提升至100%,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粮食亩产没有变化,地区总产量也提升了一倍,江南地区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增强。
南方地区虽然通过改火耕水耨易田制为土地连作制,使得土地利用率和粮食总产量翻了一番,但是仍然属于一年一熟制,也就是一年只能耕种一次水稻。随着北方移民的不断南迁、南方人口的不断增多,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要,提高粮食产量,北方移民给南方带来了另一个核心性的农业生产技术——稻麦两熟制。
与南方人喜欢吃水稻不同,宋代北方移民喜欢面食,因此在南下后,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便开始向南方扩展冬小麦的种植范围。
“永嘉之乱”引起了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当时北方人还没有将冬小麦视作主要粮食,因此并没有将冬小麦的范围扩张到南方。“安史之乱”引发的第二次人口南迁的时候,当时北方移民主要致力于通过水稻复栽技术对水田耕作制度进行改造,无力再扩展冬小麦的种植范围。
此后“靖康之难”发生的时代,北方人已经形成了对面食的喜爱和偏好,因此南迁的人口不仅存在对粮食的需求,也存在对面食的需求,正是这种需求推动冬小麦不断向南方扩展。
当时在南方,二、三月在秧田育秧,五月水稻插秧,八月收获,而紧接着冬小麦八月耕种,来年五月收割,水稻和冬小麦正好错开了用地的时间,南方的土地由此从一年一熟制,变成了一年稻麦两熟制,土地利用率从100%发展到200%。
江南地区还在这一基础上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由提高土地利用率转向提高亩产,进而使江南的经济实力成为全国之首。不仅满足了当地的需要,还能将粮食外运,供给其他地方,最终在南宋时期彻底完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还有一点,我们说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并不是指整个南方都成为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所在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后的所在地只限于江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安徽省东南部地区。
这是因为一年两熟的稻麦轮作制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土地利用方式,比如农时要求收麦与秧稻插秧几乎要在一周左右完成,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农作物没了收成,而充足的劳动力是其必要的保证。
北方的移民南迁首选之地就是江南地区,而江南地区开发时间长,本身人口也多,因此拥有着充足的劳动力,其他南方的很多地方有不少是山区,虽然之前也进入了开发,但是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人口,绝对无法和江南相提并论。
不仅是古代这样子,现在也是,我们今天说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也只是总体而论。南方内部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最发达的就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其他地方比如广西、云南、贵州等,经济就没那么发达,省内还有不少贫困地区。
即使是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省,也只是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很发达,这里集中了整个广东80%以上的GDP,但是广东省北部、西部地区还是有大量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的地方的。
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阅读更多精彩文章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