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代机的每一次亮相,似乎都会引起美方的过度反应,将美国人的矛盾心态,集中体现了出来。为何美国人会对六代机项目如此敏感?美国自己的六代机为何造不出来?
最近在美国媒体上刊登了一篇十分“别扭”的文章,美国专家先是花费大量的篇幅,着重描述了中国再次试飞的“北所六代机歼-50”,在性能和技术上是多么先进,紧接着话锋一转,又开始吹嘘美方对此早有预料,还表示歼-50不过是用来吓唬西方的模型,美国根本不害怕。
【“歼-50”此前曾多次公开亮相】
美国人对中国六代机又爱又恨
这充分体现出美国人对歼-50是“又爱又恨”,称赞的是先进的性能和在六代机领域领先的地位,恨的是美国造不出六代机,只能让中国“出风头”。
在文章中,美专家提到了歼-50可能应用了无尾翼设计、矢量发动机等先进设计,表明他们已经意识到,中国在航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直接挑战了美国长期以来在高端军事技术领域的主导地位。
然而,文章中“歼-50可能只是模型”的表述,则反映了美国专家内心的不安和焦虑,他们既无法忽视中国的进步,又不愿完全承认这种威胁。
这种心态十分类似于冷战时期,苏联展示新型武器时,西方国家的典型反应——先怀疑其真实性,再逐步接受现实。
不过归根结底,美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还是因为面对中国在六代机领域的快速进展,美国不得不通过舆论手段维持其全球霸主的形象,这种“嘴硬”实际上掩盖了其在技术研发上的迟缓和不确定性。
更讽刺的是,在美国政府的主导下,毫无相关经验的波音公司接过了美国六代机的重担,考虑到该公司近年来的“黑历史”,不少人已经对美国六代机的后续进展失去了兴趣。
【美国六代机项目至今仍是一张“大饼”】
美军在亚太的劣势日渐明显
尽管美方一直在掩饰自身在尖端军事技术领域的博弈中,已经落入下风的事实,但对于美国来说,更严峻的问题在于:不管有没有六代机,美国在亚太已经没有优势了。
一方面,中国的防空系统和反舰导弹大幅提升了我们的防御能力,使得美军航母战斗群在中国周边海域的活动变得危险。
与此同时,中国在卫星通信、电子战和网络战领域的进步,使美国在这些领域的传统优势逐渐缩小。
另一方面,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维持军事存在需要巨大的经济和后勤支持,而中国经济的增长使我们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国防现代化,这些都是美国失去优势的重要原因。
【美方对于中国实力的进步难以接受】
六代机项目成为美军困境的缩影
事实上,美国在六代机项目上的进展,充分反映出美国的军工体系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首先,美国军工企业长期依赖政府订单,缺乏市场竞争压力,也是导致创新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例如波音公司在战斗机研发领域的经验几乎为零,却被迫承担六代机项目,就是最好的证明。
其次,美国军工项目往往因官僚主义和利益集团博弈而拖延,例如F-35项目耗时近20年才完成部署,而中国的六代机项目显然进展更快。
【美国六代机项目反映出美军工体系整体的困境】
此外,美国军工界倾向于在现有平台上进行升级,而非开发全新技术,这种保守态度可能导致其在未来战争中失去竞争优势。
最后,随着中国在军事透明度上的提高和实际战斗力的展示,美国试图通过舆论给自己造势的难度越来越大,美专家说歼-50是“模型”,我们就时不时地派六代机在长空中亮相,久而久之,人们更关注的只会是技术和实战能力,而非单纯的宣传。
相比于跳出来“碰瓷”中国的六代机项目,美国更应该做的,是重新审视其“穷兵黩武”的战略,以及无休止的扩张野心,否则六代机项目上的失败,不会是美方唯一要面对的挫折,还会进一步落后于时代潮流,被其他国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