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7亿大动脉“破冰”!津潍高铁新进展,两大城市融合进入快车道

最城建次 2025-03-25 03:26:49

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津潍高铁站前二标项目跨子牙河河堤48米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这一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该连续梁位于滨海南特大桥946-949号墩,全长113.5米,梁高3.035米,采用单箱室等高度设计,是连接京津冀与山东半岛高铁网的关键节点。此次合龙不仅打通了后续架梁施工的运输通道,更为2026年津潍高铁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二、技术攻坚:挂篮悬臂工艺破解施工难题

子牙河段地质复杂、环保要求高,且需保障河道通航安全。项目团队采用菱形挂篮悬臂施工法,通过两大主桁架对称安装,分阶段完成0号块、5个中跨悬臂节段浇筑,并严格遵循“先边跨、后中跨”的合龙顺序,确保结构稳定性。

技术亮点:

1. 实时监控:运用BIM模型和传感器监测梁体变形,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2. 环保优先:设置泥浆循环系统,减少河道污染,施工废水回用率达90%;

3. 安全管控:20名专职安全员全程巡检,实现“零事故、零污染”。

三、赋能:科学组织保障高效推进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挑战,中铁北京工程局天津公司以“党建+生产”模式强化统筹:

- 精准预案:提前3个月完成技术交底,模拟12种突发场景应对方案;

- 协同作战:300余名建设者两班倒作业,关键工序24小时不间断;

- 质量闭环:采用“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混凝土强度合格率100%。

此次合龙较原计划提前18天完成,节约成本超500万元。

四、意义: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再进一步

津潍高铁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348.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天津段建成后:

- 时空压缩:天津滨海至山东潍坊通行时间从3小时缩至1小时;

- 经济联动:串联天津港、黄骅港、潍坊港,年货运输送能力提升20%;

- 民生红利:惠及沿线2500万人口,推动人才、技术、资本跨区域流动。

此次子牙河连续梁合龙,为2025年底完成全线桥梁架设扫清最大障碍。

五、未来:冲刺通车目标,赋能区域发展

目前,津潍高铁天津段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2%,下一步将聚焦桥面系施工与轨道铺设。项目团队计划:

- 智慧升级:引入AI调度系统,优化资源配置效率;

- 绿色建造:推广光伏声屏障技术,降低高铁运营碳排放;

- 产业融合:联合沿线城市开发“高铁+文旅”特色线路。

预计2026年通车后,京津冀与山东半岛城市群GDP协同增长效应将达千亿级。

结语

从子牙河畔的钢筋水泥到飞驰的高铁巨龙,津潍高铁的每一寸推进都在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此次连续梁合龙,不仅彰显了中国基建的硬核实力,更奏响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数据补充:

- 津潍高铁总投资787亿元,天津段占比约32%;

- 滨海南特大桥全长24.6公里,为全线最长桥梁;

- 项目投运后,年旅客发送量预计突破4000万人次。

0 阅读:0

最城建次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