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产业细分领域的育肥公司对明年行情的认知

猪哥技术 2024-12-16 18:14:51
当前生猪养殖业,全行业一致性看衰2025年猪价,养猪业终于到了既决高下,也定生死的关键时刻了,本人从12月3日起福建出发,历时十天,跑完了全国主要的产区,今天开始更新这个新的系列的文章,我把他命名为《决胜2025系列文章》,这个系列的文章,前后连贯性较强,单看一篇很难领悟这个系列的文章,合集链接我就放在下方的红色字体这里了,以方便大家顺序阅读 《决胜2025系列文章》 说起大家对2025年行情的认知,普通养殖户与产业细分领域的专业育肥公司,集团公司之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差异,今天我们来单独分析一下产业细分领域的专业育肥公司。 产业细分领域的专业育肥公司 这里说的专业育肥公司,主要指的是做产业细分领域的那些公司,以及专业投苗放养的这些公司,这个群体非常庞大,在北方的山河四省,有大量的上下游相关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种,咱们按照产业顺序说一说。 01:母猪代养模式公司 这种公司采取自有猪场,合作猪场,股份制猪场等配套母猪场,从各大种猪企业采购优质种猪,种猪资源以2020年以后从国外引种回来的为主,与种猪场签订全年合同,购买大体重的二元母猪回来,配合代养场做批次化,生产下来的优质双阴小猪面向集团公司,育肥公司销售。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模式往往不会直接往市场上卖小猪,而是采取合同制,朝固定的客户稳定提供优质的双阴小猪。 02:购买断奶小猪养到70到100斤的大保育阶段 这部分公司往往与下面的第三种模式互相配合,采用合作模式或者合股模式,各自只赚自己那一个环节里面的钱。 为什么会出现养这种阶段的公司呢?肯定是有市场呗,有市场就有人做,外省的人或许很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模式,在北方的河南山东这些平原,大家是能够深刻理解的。河南山东那边真的非瘟压力非常非常之大,自己从7公斤抓小猪养到出栏都好难,自然就有了买架子猪的需求。所以嘛,不知道别人的苦,就不能乱评论别人。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因素,就是山东河南同时也是地源性饲料,非常规饲料的大省,几十上百种各种各样的地缘性饲料,有的已经开发成熟了走向了产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放过程中,有的还静悄悄的躺在那里等待有实力的人开发。 03架子猪育肥模式 这个模式主要就是两个群体为主,一个是普通的养殖户,生物安全级别不高的,从7公斤养到出栏风险比较大的,所以退而求其次购买一百斤左右的架子猪去搞育肥,视行情情况决定小标猪是否压栏。另外一种情况是使用地源性饲料,非常规饲料进行养殖的群体,这种群体原本风险就比较高,无意从断奶小猪开始养殖,所以就必然选择架子猪进行育肥。加上他们这个群体饲料成本有优势,养架子猪优势巨大,而大保育阶段反而没有太大的优势,自然就放弃了养保育阶段了。 很多人以为去搞地源性饲料的全部都是中小型猪场,散养户这些群体,我只能说这是抱着十几年前的思维去思考当前的现状,事实上生产非常规饲料的工厂,早就已经完成了头部化,小型的几乎倒闭光了,大型的非常之大。这点我就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给大家解释,大家就能够清楚。 从一块豆腐看豆渣的供应趋势 十几年前,每个乡镇都有几家做豆腐的,每天产生一包两包的豆腐渣,一包能卖个五六块钱,卖给了当地养猪的散养户。慢慢的,乡镇里面自己做豆腐的发现,自己做得成本太高了,远远比从县城的菜市场批发豆腐回来卖高得多,慢慢的大家就放弃了自己做豆腐,转而都从县城批发豆腐回来了,这样一来,豆渣就完成了集约化的供给,普通的散养户面对着动不动就是一天好几吨的豆腐渣,他能用得完吗?他买个十包八包的豆腐渣,人家豆腐厂会卖给他吗? 看看豆腐渣,再看看传统的榨花生油作坊,碾米作坊,小麦加工作坊,道理是不是一样呢?种田的都开始卖了稻谷自己去超市买大米,卖了花生去超市买花生油了,广大的地源性饲料,非常规饲料,会是散养户在使用吗? 04:标猪二育模式 这个就不详细介绍了哈,大家都懂,今天只想解释一下,二育模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也已经走向了无惧行情的低成本养殖的道路,已经脱离了靠行情吃饭的层次。完全成本已经能够做到五块多,四块多,超乎大家的想象!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这里了,我是猪哥靓。
0 阅读:13

猪哥技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