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之际,晁错进献削藩策略,由此径直引发了七国之乱。当汉景帝询问应对之法时,晁错竟提议让汉景帝亲率军队出征平叛,自己则留于京城。此建议令汉景帝大为光火,心想让君王身处危境,他晁错却稳留京城把控朝政,究竟是何用意?以往他所献计策在当时堪称顶尖,怎在这危急关头给出这般差劲的建议?莫不是晁错别有用心?未过多久,汉景帝便决然将晁错斩杀了。
汉景帝一直身处深宫之中,对于行军作战方面压根就没什么了解,要是让他亲自带兵奔赴战场,这可不就等同于去白白送命嘛。身为臣子,理应跟随军队出征,在旁贡献计谋策略。可晁错呢,他自己把控着朝政大权还留在后方老家,这般情形,是不是多少有点让人觉得其心思不太纯正呢?
另外,这边撺掇着君王亲自率军出征,那架势仿佛胜券在握、志在必得。可与此同时呢,又提出要通过割让土地的方式来向对方求和。这一番操作下来,不就等同于让汉景帝在前线当着众人的面自打嘴巴吗?实在是太荒谬了。
稍有眼力见儿的人都能清楚地察觉到,这一建议无疑就是个巨大的陷阱,明摆着会让人深陷其中,带来诸多麻烦和不利呢,任谁一看都能明白它的不靠谱,根本就是个十足的坑人玩意儿嘛。
晁错的真实水平到底怎样呢?实际上,他极具深谋远虑的特质,在同时代的众多人物当中,其战略眼光和谋划能力堪称达到了顶尖的水准,说是同时代战略家的天花板也毫不为过。
他所提出的一系列提议,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已然远远超越了所处的那个时代。在他的眼中,“文景之治”虽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可在这繁荣的表象之下,实则已经有暗流在悄然涌动着了。
在诸侯相关事宜上,晁错秉持坚决的态度,极力主张径直削减诸侯的实力。面对土地兼并的状况,晁错大力提倡通过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的方式,来劝导百姓致力于农桑之事。至于抵御匈奴的问题,晁错则给出从内地迁移民众以加强戍边,且采用以夷制夷之策的建议。
晁错所提的诸多措施,相较同时代贾谊的建议,显得更为务实且具备很强的可行性,其中大部分都得以付诸实践。就像汉武帝把投降的匈奴人编入戍边部队,还组织内地民众移民边疆屯田。而且那时盐铁收归官营、朝廷收回铸币权等举措,皆是在践行晁错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另外,晁错移民实边以及以夷制夷的主张,始终被沿用,成了历代中原王朝主要的边疆政策。
那么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偏偏就在七国之乱发生的时候,晁错却遭遇了失败呢?难道说他有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图谋,存有不轨之心吗?
实际上,这个建议跟是否忠诚并没有多大关联。说到底,就是晁错压根儿就没掌握什么资源,就如同巧妇面对着无米的状况,想做饭却难以施展,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晁错所秉持的主张在于削弱外戚势力、军功阶层以及丞相的权力,以此达到强化君权的目的。并且,在对各方势力进行打压期间,他还担忧军功阶层、外戚集团会和诸侯们暗中相互勾结。于是,晁错在朝堂之上开展了一项除奸行动,但凡与诸侯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联系之人,全部被列入待惩罚的黑名单之中。
进行必要的除奸行动这并没有错,可同时也得尽最大的努力去团结众人。要是把人都给得罪完了,那最后不就只剩下自己,变成孤家寡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了嘛,这显然是不行的。
打仗无疑是需要钱和人的吧?但募集人财物的各种渠道,全都把控在军功阶层以及外戚集团的手里,晁错压根就没办法涉足其中。并且如今晁错还借助改革举措对他们进行了削弱,把这些人都给得罪遍了,在这种情况下,又哪能谈得上合作呢?
因而当面临与诸侯一决高下之际,朝廷这边兵力匮乏,将领稀少,局面十分窘迫。晁错为此愁眉不展,实在没了主意,只能把这棘手的难题又抛回给汉景帝,还提出让皇帝亲自率领军队前去征战,而他自己则试着去想办法处理其余事宜。
很明显,要是依照晁错所讲的那样去做的话,汉景帝恐怕就得提前结束自己的帝王之位,也就是得提前下课啦。这情形是显而易见的,按照晁错的说法行事,必然会导致汉景帝面临如此这般的局面。
最终,汉景帝别无他法,只得向军功阶层以及外戚作出妥协。唯有将晁错除去,以此来换取他们给予的支持,如此这般,汉景帝才成功地平定了那场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