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盯着墙上的老照片出神。
照片里的人笑得灿烂,有我的丈夫、我年幼的女儿,还有那个总爱黏在我身边的小侄子。
我心里发酸,一转头,这些“家”的景象早已和我无关了。
五年前,老伴离世,留下了空荡荡的家。
日子慢慢熬着,还算能接受。
可是,唯一的女儿几个月前远嫁国外,偌大的房子一下子显得格外冷清,连厨房灶台上的油烟味都消失了。
我那不争气的身体却像是感应到什么似的,开始频繁给我找麻烦——类风湿发作得越来越厉害,每天上下楼都成了煎熬。
一次,落雨的下午,我去看侄子,手中攥着一张存折,心里拿不准侄子会怎么回我。
我将40万元的存折递过去,语气里有点小心又有点试探:“大侄,这钱你先拿着,我腿脚不好,养老的事儿就拜托你了。
”
侄子一愣,接过存折,笑着点点头。
我松了口气,心想自己还能有个依靠。
但过了很久我才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一开始的样子。
侄子开始冷淡,40万养老钱带来的关系变化刚搬去侄子家那会儿,日子倒也过得顺心。
他愿意腾出一个卧室给我住,平时跟我有说有笑,还能帮我烧几道可口的饭菜。
那样的日子让我觉得,拿40万换养老,是个划算的决定。
可渐渐地,他的笑少了,关心也少了。
我记得有一天,晚饭的时候,我因为手脚不灵便打翻了一杯热水,谁知侄子的第一句话却是:“姑,您能不能小心点?
这地板可是新铺的!
”他的语气像刀一样,扎得我心里生疼。
我连连道歉,但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住在这里的底气。
不久后,他恋爱了,女朋友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
从那时候起,我在家里的地位彻底成了“边角料”。
他经常不在家,留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盯着冷锅冷灶。
再后来,他直接对我说:“姑,我也有我的生活,您是不是该考虑搬出去了?
”我听完只觉得天旋地转,心慢慢沉到了谷底。
这40万到底换来了什么呢?
被侄子逼走后,我选择了法律途径挽回权益被赶出家门的那天,我只拖着自己的行李,勉强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小屋。
身体不算利索,又没人打理日常生活,大病没有,小病不断。
我站在空荡的屋子里,心里止不住地问自己:“我怎么会落到这一步?
”
邻居见我落魄,提议去社区找工作人员试试。
我鼓起勇气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们听了直摇头,但还是帮我联络了一位律师。
律师告诉我,我给侄子的40万,如果有明确证据表明是用来养老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回一部分。
我咬着牙把事情坚持了下来。
可当侄子知道我要告他的时候,竟跑到我家门口又吵又闹,说我是“污蔑自己亲人”。
看着曾经熟悉的小侄子成了如今这副模样,我心里说不出的复杂。
一筹莫展的时候,那边的女儿打来了电话。
得知我的境遇后,女儿的语气里全是愤怒,她决定放下一切回国帮我处理这件事情。
那些日子,我总能看到她穿梭于法律援助和各种机关部门的身影,她的努力让我第一次在冰冷的现实世界里感到一点心安。
女儿归国援助,我在亲情和失落间寻求结局我的动作刚开始,侄子就先扛不住压力找上了我。
那天,他低着头站在门口,不像之前争吵时的咄咄逼人,语气也软了下来:“姑,我知道错了。
那40万,我会还您,您别再闹了,行吗?
”
当时的我,心里有一瞬间想把他推出门外不管。
可看着他垂着的头,我的理智却告诉自己,他终究是我的亲人。
我点了头,收回了30万——剩下的10万,他花了,说拿不出来。
我也没再追究,心里也不再去抱有那些曾经的希望。
后来,女儿帮我找了一家环境不错的养老院。
本以为住进这里会觉得陌生,没想到,日子倒也过得安稳。
每天坐在窗边晒太阳,偶尔看看几个新结识的老人聊聊天,心情也没那么混乱了。
人老了,总想着依靠点什么,但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承担起责任。
40万没了,还好命运手里给我留了一张底牌——我的女儿,为此我感到庆幸。
但同时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不能轻易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哪怕是至亲。
很多时候,我们都想抓住一根看似稳固的拐杖,可这根“拐杖”到底牢不牢,真的需要自己擦亮眼睛。
与其轻易交付,不如靠自己,或者为自己早早做好选择。
从这以后,我再也不会让类似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