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疆阿克赛钦西部的加勒万河谷,是中国与印度的边界线。
该河谷两侧为高耸入云的山脉,地势险峻,除了戍守边疆的战士,鲜有人迹。
也正是这个原因,才给了印度可乘之机。
2020年6月,印度再度越过我国边境线,掀起一场河谷肉搏战。
我军以80人的兵力,英勇对抗印军600人的进犯,双方激战数小时,均有伤亡。
贼人自寻死路,可我战士何辜?
加勒万河谷冲突原因
加勒万河谷是坐落于阿克赛钦地区的山谷,连接着西藏、新疆和克什米尔地区,它的边界线足足有650公里,争议面积更是接近3万平方公里。
并且,只要牢牢占据这个地方,遇见印军越界的话,就可以对印军展开有效的防御,所以说加勒万河谷的战略地位是无法忽视的。
十九世纪,锡克王国扩张到了这片区域,而到了1865年,英国殖民者擅自炮制了所谓的“约翰逊线”,将加勒万河谷和周边大片地区划归印度。
对当时的英国来说,他们并不在意这条线是否合理,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殖民利益。
而对中国来说,这条线从一开始就没有被承认。
1962年,因为印军的不断挑衅,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爆发,在那场战争中,解放军成功驱逐了越界的印军。
可惜的是,由于后勤补给的困难,部队最终主动后撤,而战后,虽然双方形成了一条实际控制线,但争议并没有因此结束。
加勒万河谷作为一个关键的军事据点,自此成为双方军力部署的重点区域。
2019年,印度政府单方面宣布将争议地区划入新的行政区。
这一行为无疑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中方通过外交渠道多次表达抗议,但印度似乎并没有停止试探的意思。
2020年,印军在加勒万河谷争议地区修筑设施,不断干扰中方巡逻活动,还多次越线挑衅。
直到2020年6月15日的夜晚,中印的冲突彻底爆发。
加勒万河谷冲突爆发
起初,印军擅自非法越过边界线进入中国境内,还在那里搭建起了帐篷。
而且他们并非空手而来,携带着钢棍、木棍、弯刀等武器,针对这种行为,中方并没有选择直接对抗,而是先派出了边防部队团长祁发宝,带领少量人员前往与印方进行交涉。
祁发宝的态度十分明确,先礼后兵,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印方显然并未将这次交涉放在心上。
当晚,祁发宝与随行官兵刚到现场,就察觉到了异常,印军似乎早有准备,在现场埋伏了大量武装人员,他们利用地形掩护,突然向中方人员发起袭击。
面对印军的疯狂攻击,祁发宝当机立断,张开双臂试图阻拦印军的攻击,同时组织手下迅速占据有利地形进行防御。
中方队伍人数较少,仅凭防爆盾牌和一些临时武器进行应对,面对600多名印军的袭击,形势非常不利。
与此同时,后方的中方支援部队迅速行动起来,陈红军带队赶往冲突地点,当他们到达现场时,局势已经相当紧张。
为了扭转局势,中方官兵利用高原地形的优势,与印军展开了一场生死搏斗。
最终,经过8个小时的交锋后,印军被彻底击退,而中方不仅没有记恨印军,还主动对冲突中落水的印军士兵实施了救援,共救起约50名印军士兵,并将其送回印方阵地。
英魂成恨
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中方在最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公布具体的伤亡情况。
直到2021年2月,《解放军报》才正式披露了这次冲突中中方的伤亡细节。
这场冲突中,中方有4名军人牺牲,牺牲的陈红军,是一名营长,他为了保护团长祁发宝,义无反顾地冲入敌军包围圈,与数倍于己的敌人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肖思远在脱困后原本可以安全撤回,但他为了营救被困的战友毅然重返战场,在激烈的冲突中不幸牺牲。
王焯冉则是在奋力救战友时不幸被困在河中,最终未能生还,他牺牲前留下的遗言“照顾好我老娘”。
而年仅19岁的陈祥榕是此次牺牲的最年轻战士,他在保护营长的过程中壮烈牺牲。
在这场冲突中,还有幸存者的英勇事迹同样值得敬佩,团长祁发宝在冲突中身负重伤,甚至一度昏迷,但他在危急时刻始终站在前线,指挥官兵迎敌。
他的行为也得到了后来的表彰,被授予“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的荣誉称号。
而牺牲的陈红军也被追授“卫国戍边英雄”称号,肖思远、陈祥榕、王焯冉则被追授一等功。
这些英雄的事迹不仅仅停留在战场上,也被后续以各种方式记录和传承下去,从2021年秋季开始,他们的故事被编入教材,让更多人能够了解他们的壮举,传承他们的精神。
相比之下,印方却显得混乱不堪。
最初,印方声称只有3名士兵死亡,但随后官方的死亡数字又变成了20人,其中包括一名高级指挥官桑托什,除此之外,还有76人受伤,甚至10人一度被中方俘虏。
但印方的多个数字版本前后矛盾,似乎连他们自己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数字如何变化,这场冲突对印方的打击同样不小。
参考文献
央广军事——2021-02-19《首次披露!4名解放军官兵在中印边境牺牲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