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常遇春全身溃烂后随即暴亡,朱元璋:抓捕常茂、处死常升

底层史观啊 2025-02-19 11:35:27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

文|雨别

编辑|雨别

《——【·前言·】——》

常遇春全身溃烂后暴亡。一个曾为明朝建立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在风华正茂时死于非命,朱元璋得知消息后的反应更令人匪夷所思,随即下令抓捕常遇春的儿子,甚至还让人处死他的次子。

常遇春的崛起

常遇春出身贫寒,年轻时并没有显赫的背景,对于那个年代的人来说,出身并不决定一切,想要改变命运靠的只有自己。

常遇春正是凭借一股子拼劲,从一个山贼逐渐变成了赫赫有名的将军,常遇春一生似乎就没有退路,要么前进要么死去。

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正在迅速崛起,击败了许多元朝的地方势力,常遇春听说了朱元璋的威名,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红巾军。

他不是因为信仰或理想,而是看中了这个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朱元璋原本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能从一个小镇小村走到全国的舞台,靠的就是勇气与智慧,这是他看到了常遇春身上的闪光点。

常遇春屡建战功,尤其是在采石矶之战,他凭借自己惊人的战术眼光和勇气,一举突破元军防线。

朱元璋亲自给了他一个新的身份“常十万”,这不仅是荣耀,更是责任的开始,常遇春开始进入了朱元璋最亲密的内圈,成为了明朝开国的中坚力量。

常遇春不仅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在朱元璋心中他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两人之间的关系似乎也远超了将领与皇帝的普通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常遇春是那个时代的英雄,常常以身先士卒的姿态带领大军破敌,每一次的胜利,常遇春都会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朱元璋也会随时给予他新的任务,期望他能带领军队继续取得胜利。

常遇春的死因

常遇春在一次征战归来后突然全身溃烂,几日后暴亡,年仅40岁。

有人说是中暑致病,一时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有人说他因长期征战积劳成疾,导致身体无法支撑,也有人认为,常遇春的死与当时明朝内部复杂的权力斗争有关。

常遇春的去世对于朱元璋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他一直信任常遇春,两人关系较为深厚。

常遇春的去世,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个能够带领大军立功的将领,失去了一个在接下来政权斗争中可依赖的力量。

常遇春去世的原因并不简单,虽然官方的说法是“病死”,但没有任何人能证实这一点,有一种说法是常遇春并非因病暴亡,在一次密会中因事得罪了朱元璋的某些亲信,遭到毒手。

朱元璋心中对常遇春的依赖已经超出了普通将领的范围,常遇春死后,朱元璋虽痛心疾首,却也无法摆脱一丝不安。

常茂虽然是常遇春的长子,却并没有继承父亲的英勇与智慧,在常遇春去世后,常茂的行为和决定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朱元璋的强烈不满,导致了他做出过激的反应。

朱元璋的处置

常遇春的去世,朱元璋一时悲痛欲绝,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原本应继承父亲的地位,继续其未完成的事业。

常茂并没有展现出常遇春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屡次因冲动和不理智的行为惹怒了朱元璋。

常茂的暴躁性格一直是一个问题,他在军中的表现并不出色,且多次失误,甚至在一次征战中,误伤了元朝降将纳哈出,导致了与敌对势力的关系进一步紧张。

常茂的一系列过激举动让朱元璋感到十分不安,他开始怀疑常茂是否能像父亲一样忠诚地为明朝效力,是否能继承常遇春的遗志。

朱元璋的决定来得迅速且果断,常茂被捕,并被贬至龙州,这个决定不仅意味着常茂失去了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常遇春家族的辉煌彻底走向了衰落。

常遇春的次子常升虽然在军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常升本应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朱元璋的决定充满了矛盾,他对常遇春充满了感激与敬意,却在亲自处置其家族的成员,在权力面前,再深的情谊也无法抵挡利益的诱惑和政治的需要。

常遇春家族的命运

常遇春的死不仅结束了他个人的辉煌,也终结了常家在明朝的巅峰,作为开国名将,常遇春的家族本应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可命运却让他们的辉煌瞬间崩塌。

常遇春的家族无论在战场上的表现还是在朱元璋眼中的位置,似乎都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常遇春一生忠诚于朱元璋,为了建立明朝,他不仅亲自参与征战,还多次冒险冲锋在前。

常遇春的家族成员却始终未能在权力的漩涡中占得一席之地,遭遇了如此残酷的结局。

常遇春的长子常茂虽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和一定的权力,但他的暴躁脾气却让他很难赢得朱元璋的真正信任。

常茂不仅无法继承父亲的军事天赋,还在处理权力关系时显得粗暴和不稳重,他在军中并没有带领明朝取得辉煌战果,反而频繁出现失误,使得他与父亲的差距愈加显著。

常遇春的次子常升同样未能挽回家族的荣光,他的政治手段并不高明,也难以驾驭明朝内部复杂的局势,即便是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他也无法避免悲剧的命运。

蓝玉党案的爆发最终将常升推入了死路,常升在自己的父亲去世后,本应继承父亲的荣光,可现实却一次次击碎了他的希望,他的死亡成为了常遇春家族的另一个终结。

常遇春的家族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跌入了深渊,常遇春一生辛苦打下的江山在他死后被彻底摧毁。

常茂和常升不仅无法继承父亲的遗志,反而逐渐远离了当时的权力中心,常茂的暴躁、常升的失误,导致了他们被朱元璋一一清除。

即便是曾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其家族在权力斗争中的命运,无法逃脱无情的政治漩涡。

在那个时代,家族的荣誉与血脉的传承常常被政治斗争所吞噬,无论父亲曾为国家做出了多少牺牲,儿孙们仍然无法逃避轮回。

常遇春从一名无名小卒成为了明朝的开国功臣,历经了无数的战斗和考验最终死于非命,他的家族却在他去世后遭遇了迅速的衰败。

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因暴躁失策被朱元璋弃之,次子常升因卷入蓝玉党案亦未能幸免。

常遇春的去世让朱元璋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支持者,也让常遇春的家族失去了唯一的支柱,朱元璋并没有因常遇春的忠诚而对他的家族格外宽容。

常遇春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未能逃脱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都未能维持家族的荣光。

明朝的建立虽然是常遇春等人的心血结晶,家族的命运却由政治的波涛决定,常遇春死后,虽然他的英雄事迹不断传颂,家族的悲剧却成为了一个警示。

当常遇春去世后,明朝朝廷的风云突变,继而使得常遇春家族的命运在短短几年内从顶峰跌入谷底,朱元璋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做出一个又一个冷血的决策。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