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江湖,莫测武林,醉鬼不凡奇遇,当真令人万分羡慕

笑珊玩转过去 2025-02-10 12:18:39

中华武林,门派林立、历史悠长,奇人异士代代辈出,隐侠高人也不乏其中,“醉鬼张三”的成长经历,便颇为典型,堪称传奇。

张长帧,一八六二年出生于河北束鹿辛集,十岁迁至北京南郊马家堡。他仗义豪爽,好交友、喜饮酒,因弟兄行三,得雅号“醉鬼张三”。

张三家境富裕,儿时却不爱读书,而善弄拳飞腿、舞枪挥棒,于是在他十五岁那年便加入了当地的少林会,终日习拳练棒,习练武艺。之后又有幸结识了两位恩师,一位是河南郑州的,另一位来自河北莫州,可巧二位师傅都姓李。

两位师傅全然没有当时武林中的门户之见,而且相处的相当融洽,甚至他们传艺都各有分工。河南师傅传授他“穿掌通力功”和“三皇吞气功”,而河北师傅教他拳术,艺成后,张三已是内脏坚实,肌肉发达,骨骼强壮,内力雄厚,掌法多变、威力巨大。而拳术则是六位世外高人合创的“六家式”,这拳没有花招,以贴身近战见长,武林鲜见,实战性极强。

有一天,二位师傅对张三说:“我们的本事已尽都传与你了,你的武技也已有所成就,我们还有要事即将远行,望你再接再厉、更上一层,你的行为好坏我们随时都可知道,望好自为之!”自此,就再没师父的音信,只知道,师父所传武功是源自张、赵、马三姓祖师。

三位祖师曾是明朝军中三位武将,当时他们不愿降清,就结伴潜遁四川深山,各自亮出自己的武功绝技,相互研究、贯通起来,形成一种系统的独特武技,最终传给了张三。

后来张三有缘结识了江湖豪侠潘应龙,二人互相仰慕、相见恨晚,经常在一起切磋武功,磨练技艺。后因张三家道中落,生活窘迫,潘应龙就给他介绍了一份保镖的工作,在北京南郊一村庄为一大户护院。当时因常有匪人“光顾”,那家中已聘有几位镖师,大家见张三只有十八岁,便有些轻视,但之后几经与匪徒交锋,张三大展雄风,最终将群匪击败、不敢再扰,张三自此威名远扬。

因开办镖局缺少资金,张三便干起暗镖,独自揽活儿,没有镖旗,没有镖车,仅凭自己威名和一身功夫,微服保护主家。一天清晨,张三晨练后照常到野外散步,就见附近财神庙内走出一身体清瘦的老者,安闲漫步。张三看那人总觉有几分怪异,不禁紧紧跟上,只是你走的快他也快,紧追慢赶就是追不上,待转过一片树林,老者竟就在眼前:““遛为百练之母,要在遛步之中加上功夫才行!”说着老者展示了几趟遛步的技艺,却是直中有曲,兼有踢法、拳法、掌法。之后又道:“学会了吗?遛遛看!”见张三练的还行,老人穿林而过,是踪迹全无。

光绪二十二年,张三清晨在村外小树林练功,一位路过的老尼姑突然停下脚步,抬手一指张三:“你为何不练这种功夫?”说着摘下头上观音斗,把身子一矮,双臂弯曲以肘交替进击,是肘随身变,快如风车。张三见其身法、步法与当年二位李师傅教的大同小异,当即领会其中奥妙,赶忙一礼致谢。

老尼姑正色道:“你练给我看。”张三照做之后,老师傅点点头,又把倒身之功为他讲解一番。“你就这样练!” 说罢竟扬长而去。此后再未见过。

光绪二十六年,张三走镖路过河南拓城附近的一座寺庙,听说有位少林高僧寄居其中,便登门拜访。见僧人虽已年迈,但身体彪悍,精神旺盛,果然气度不凡。不由肃然起敬,忙执弟子礼说明来意。

僧人道:“你我一起研究武功很好,不过最好咱俩先交手较量一番,我要看看你的武功如何?”张三连称不敢,僧人笑道:“不要害怕,我是善意,你来投师,我得测试你的武功程度!”之后示意张三向他进攻。

张以拿手绝技招呼,那僧人却瞬间不见。回头间,见那僧人的双掌正停在自己的腰部。张三不由大惊,连忙行礼求教。

僧人笑道:“技击之道在于隐避自己,令对手失去目标。所以要练旋转、’闪‘的功夫,在快闪中连环出招。”如此僧人详细示范诸般应敌之法,数日之后,张三尽得其妙。

民国初年,张三在酒店奇遇一喇嘛,两人相见恨晚,开怀痛饮,多日后豪饮酒罢,喇嘛说道:“三哥,明日你一定到普渡寺来,我们在寺中饮酒谈心岂不快哉!”

第二天,张三打酒买菜,准时赴约,席间,喇嘛诚道:“相交多日,知你为人端正、武艺高强,我给你再添点功夫,你看不是更妙吗?”说着打开手边一个小木箱,取出一个画卷来。“这个画卷赠与你,望三哥参照图形,苦下功夫,将来定有大进!”喇嘛望着张三,指指画中不同姿势的小人,“这里有“蹲砖千斤坠”、“撮掌聚力”、“摩脐过气”、“童子拜观音”、“轴心旋转”、“下部行动”、“铁碗钢指”、“合十运力”等绝技的练法,有道是艺多不压身,望你锦上添花。

张三接过这武林珍宝。始才明白喇嘛竟是位世外高人。

当年北京东城根泡子河畔有一老道庙,名叫吕公堂。庙内有一道士与张三交好,两人经常交流武功、切磋技艺,老道虽然已过花甲,却仍蹿房越脊,如履平地,二人互教互学,令张三的轻功大有长进。

此外,张三还曾以自己的“六合大枪”套路换得“白马李七侯”后人的一趟“八卦刀法”,与挚友赵增祥“换艺”学得竹节钢鞭技法,只要听说哪有过人绝技,无论何门何派,他都设法学到自己手上。

一般习武者,一生能够得遇一位名师已是万幸,而张三竟屡得高人指点、传艺,武功登峰造极,终成一代武术大家、功夫巨匠。但他深居简出、极为低调,是人们眼里的隐士高人,只是在大义面前,才绝不含糊,光绪二十六年,他就曾在北京街头痛击洋兵,拯救少女,还曾多次仗义行侠,为保护百姓,出手惩戒贪官污吏,堪称武林传奇。

(分享侠义豪客 关注红色武林 下篇更精彩)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