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中国室内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白皮书》的调研工作正在进行。
目前已经参与白皮书调研的企业有:
深圳市纽瑞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芯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可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瑞驰博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华云时空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全迹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沧穹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创互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方位角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微萤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天工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品铂科技有限公司
感谢以上企业对于本白皮书的支持,欢迎更多高精度定位企业参与白皮书调研,联系方式见文末。
本文探讨的主题是UWB行业应用这个市场还香不香?
之所以讨论这个话题,主要是因为最近跟UWB的企业交流时,很多人都对UWB项目制的商业模式,流露出“心累”的感觉。
前文中,我们将UWB的市场分为了4大类,即:
第一类市场:IoT行业应用。包括化工厂、发电厂、煤矿、公检法司、仓储物流等等。
第二类市场:IoT消费级应用。包括各种加入了UWB芯片的智能硬件,比如电视遥控器、宠物项圈、寻物Tag、智能机器人等。
第三类市场:汽车市场。典型的产品就是企业钥匙等。
第四类市场:手机市场。就是手机里面加入UWB芯片。
与UWB芯片厂商交流的时候,大家更关注的是汽车、手机、IoT消费产品这些量大的市场。
这也好理解,因为芯片是一个标准品,而且也不能卖天价,芯片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收入,主要是看出货量大不大。
而IoT行业应用市场的出货量并不大,它的价值对于芯片厂商来说或许不大,但是对于方案商来说就很大,因为芯片的价格占整个方案的价值比例很小。
譬如说,现在市场上UWB芯片价格大约4美金左右,换算成RMB接近30,但是市场上UWB基站的单价卖两三千甚至更多。
从这个数据看,UWB芯片的价格占整个产品价格的比例也就1%左右。
当然一个UWB基站除了UWB芯片之外,还有很多元器件,各项BOM成本加起来需要几百块钱。
从数百元的成本到上千元的售价,这就是方案商的价值。所以,我们对IoT行业市场的一个认知是,这是一个方案商的市场。
听起来做IoT行业应用的UWB方案商应该都可以过得很滋润。
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做UWB行业应用的企业基本都在“保本线”上挣扎,业绩好的会小赚一点,业绩差的会小亏一点。
在最近与行业的朋友交流时,部分人觉得这个市场做起来太累,在想办法优化自己的业务。
首先,这个市场做起来为什么很累
总结起来,这个市场之所以让人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项目定制化程度高,可复制性差。这点是所有做行业应用的通病,好理解但是不好破解,因为项目的不可复制性,从研发到销售会一直觉得在做新项目,当然如果能一直有项目也还好,毕竟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下,赚钱也越来越困难。
2、项目不可持续性。公司某些阶段接了一些大项目,或者公司项目很多,为了服务好这些客户,公司难免会扩张招很多人,但两三年后大项目做完了,或者订单没那么多了,那公司压力就大了,要么就裁员,要么就努力去拓展新方向。
3、用户需求模糊,沟通成本高。很多行业用户对于室内高精度这个技术并不懂,对于自身的业务场景到底要用什么技术也不清晰,往往很多项目谈着谈着就没有后续了。
4、项目做下来后,维护成本高。UWB的TDOA或者TOF模式,对基站的每个点位布设都有讲究,上手的门槛比较高,因此,包括现场的安装、调试、出故障之后的更换等都需要专业的人员,此外,还有地图软件的更新也很频繁,因此,总体的维护成本会比较高。
此外,还有一个点,就是最近一两年,UWB的行业项目逐渐从“展示性”项目升级到“实用性”项目,而用得多了,自然而然带来的项目复杂度就增加了很多,方案商交付起来就更费力。
如果不想做这类行业项目,UWB企业有何出路?
如果想继续干UWB,又不想跟现在做项目一样累,那该怎么办。根据与企业的交流信息,总结出以下两个思路:
1、更换业务重点方向,UWB除了IoT行业应用之外,还有汽车钥匙、手机、IoT消费应用,但这个业务方向如何呢,我们逐一分析。
手机这个市场对于方案商来说直接pass掉。汽车钥匙,倒是有一定的机会,目前行业也有部分企业在积极进入这个市场。IoT消费市场它需要手机、汽车这些平台型设备都有了UWB之后才有爆发的基础,而就算爆发之后,会是一个拼渠道、资金、供应链的市场。
整体来看,如果公司是做IoT行业应用起家的,要转到另外几个市场,难度是很大的。
2、往上游做,做标准化的模组产品,或者硬件,不直接做项目。
这个方案看起来也可行,比如蜂窝通信模组的厂商移远通信一年的业绩做到了100多亿,而业绩几个亿到几十个亿的模组厂商有很多。但仔细分析,这些企业的成功对于UWB产业并没有太多可参考性。
首先是产业的规模与成熟度,模组能卖到几个亿或者几十个亿,说市场体量很大,但目前UWB的IoT行业市场,起量的速度很慢,能有量的市场,却又迟迟起不来,这个时候专做标准化的产品,公司业绩很难做上去。
公司不做项目实施,就意味着要让利给这个环节的企业,标准化的产品就需要降价,没有量,就杀价格,无异于自杀;而几年之后,如果有量了,就会吸引很多玩家进入,早期布局的企业或许会有一波时间差带来的红利期。
其次,做模组产品会有一个行业瓶颈,因为这类标准化的产品要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但是如果某个客户的使用量很大,达到百万级pcs或者千万级pcs,就可能自己直接去拿芯片,跳过模组个环节。而做一些小订单,再加上内卷,利润薄,公司规模也很难做大。
最后,是企业想做好产品,一定要理解用户的需求,现在做UWB芯片的厂商都在一个个的跑各种终端用户,以便让自己的芯片产品更加匹配不同场景的业务需求,对于中间环节的厂商而言,也一样绕不开用户的需求。
比如说,A企业做UWB模组,他的客户B是直接对接项目,而项目的需求千差万别,客户提的需求一样会反馈给A企业,让他们去做适配,如果A企业做不到这样的服务,那B可能就会找A的竞品C来满足这样的需求。这样看下来,事情并没有少多少,但是钱少赚了很多。
再谈一谈IoT行业应用这个市场
虽然IoT行业应用这个市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但是它依然是目前最明确的UWB应用市场。
感觉累的原因无外乎是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不上去,边际成本无法递减。
在上市企业中,有一个指标是“净资产的收益率”来评估企业的经营效率,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笔者觉得可以用员工的人均产值来评估。
员工的人均产值=公司总营收/公司总员工数
而要如何提升这个数值呢?这可能是下一篇文章要讨论的话题,欢迎更多的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圈的朋友加入到我们的调研,一起讨论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