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商用车论坛”虽已落幕,但这场行业盛会带来的话题热度并未终止。
本次论坛集结了900余位商用车领域精英,百余名商用车大咖为商用车产业未来发展贡献前瞻性思考和战略性建议;39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智能工厂等领域;76个与汽车工业关联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投资总额585.55亿元……
从现场专家分享的主题演讲来看,对于商用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业内专业人士已基本达成共识,即普遍认为:存量竞争时代下的商用车行业,国内市场总量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海外市场则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篇聚焦海外领域,为大家分享此次论坛中行业大咖们在主题演讲中带来的干货,以助力主机厂更好地抓住海外市场增量机遇。
孙晓红:欧盟碳合规法规或影响新能源产业链竞争力 2024商用车出口争取85万辆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秘书长孙晓红在本次论坛中分享了《商用车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的主题演讲,内容涉及商用车出口情况、新能源商用车出口情况、热点市场情况和合规风险及走势的预判。在汽车出口合规方面,孙晓红认为,存在碳的合规与数据的合规两大挑战,重点分享了碳的合规。欧盟碳足迹核算标准计划2024年2月18日出台,目前有延迟,仍未出台,按照法规,向欧盟出口的动力电池,包括装车的都要提交碳足迹申明,被称为欧盟电池护照,这是全球第一次要求单个产品提交碳足迹声明,恐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力造成重大影响。
对于出口机遇,考虑有四方面因素:一是短期来看,受灾情、供应链及地缘政治冲突、产业链重构等影响,供应端不足对我国的汽车出口提供了很多的机遇;二是长期来看,国内车市放缓,竞争加剧,企业走出去这个方向还是比较明确的,技术升级与产品力增强,自主品牌海外认可度显著提升,加速了出海进程;三是后疫情时代经济开始恢复,物流、旅游、公共出行复苏,加大了对物流与客运商用车市场的需求;四是在全球气候问题与能源转型目标的催化下,海外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不断扩大,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规模将不断攀升。
“目前,中国汽车出口的定位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但是从专业角度,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孙晓红认为,海外销售应该以对市场的掌控能力而不应以单纯的出口量进行评估。对于未来形势,孙晓红预判,2024-2025两年间,中国汽车出口仍处在增长通道,增速大概10%到20%。2024年预计整车出口增长15%到20%,达到600万辆规模,其中商用车出口增长15%左右,争取达到85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渗透率达到35%,新能源商用车占比达到6%。
夏国强:别单打独斗,要实现产业出海!预计2025商用车出口或迎关键突破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标准认证中心主任夏国强在本次论坛分享了《商用车出口新纪元——机遇与政策法规简析》的主题演讲。出口政策方面,为推动商用车走向国际市场,真正优质、大批量、持久地“走出去”,各级部门出台了相应政策指导推进商用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如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做好二手车出口工作的通知、支持新能源汽车贸易合作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海外法规方面,为适应本国/地区汽车安全、环保、防盗等的需要,世界各国/地区相继建立了符合本国/地区的汽车产品认证制度。
机遇与挑战方面,商用车出口未来潜力巨大,不仅要实现产品出海,还要实现产业出海。建议所有企业能够整体走出去,并抱团扩大海外市场的份额,希望中国的企业别单打独斗,在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之时,协同推动包括认证制度在内的中国标准体系走出去,推动检测认证的互认。
夏国强预测,未来3-5年,无论是乘用车还是商用车出口,均有量的提升趋势,并且新能源出口占比会越来越高,到2025年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李邵华:2024商用车销量有望达到460万辆 出口将贡献巨大增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邵华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商用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思考》的主题演讲。“十四五”商用车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同时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他预计2024年我国商用车销量会达到460万辆左右,主要增长空间来自出口。
在出口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不仅拥有庞大的产能规模,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锤炼出一批实力雄厚的商用车企业,激烈的竞争环境推动了我国商用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更为产品和技术的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凭借优质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以及强大的制造能力,中国商用车已经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从产品出口来看,中国商用车覆盖面也越来越广,形成了以牵引车为主导,自卸、载货和专用等多车型并存的多样化格局。2023年,牵引车的出口量达到了13.6万辆,占据重型货车出口的半壁江山,自卸车也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出口市场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出口了9.7万辆,成为仅次于牵引车的第二大出口车型。
轻型货车的出口目标国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和东南亚。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贸易的活跃,轻型货车作为一种高效、灵活的运输工具,在海外市场中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运输的增长,轻型货车的需求日益旺盛,我国轻型货车的出口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李邵华认为,国际合作是下一步商用车全球发展的重要途径,商用车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拓展商用车行业的发展空间,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等带来的更多海外需求机会和示范效应,加强国际化战略的布局。
冷长春:解放计划用三四年打造一个10万辆级的出口平台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海外产品线总经理冷长春在论坛上分享了《解放海外历程及经验分享》的主题演讲。解放商用车出口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7年到2003年,作为新中国最早出口的汽车品牌,早在1957年解放就实现了出口,1984年成立解放汽车工业进出口公司后,解放开始开展批量出口业务,“这一时期,解放海外市场开始一点一点做起来,不断去开拓,去试错,想尽一切办法让解放产品走出国门”。第二个阶段是2003年到2020年,第三阶段是从2020年到现在。2021年到2023年,解放出口量连续突破1万辆、2万辆和4万辆规模,2024年出口目标为6.5万辆。
面对解放出口面临的挑战,要打赢出口胜仗,冷长春提出六大基本方针:一是体系协同,去壁垒;二是品牌建设多露脸;三是产品对位,叠buff;四是服务配套本地化;五是金融出海,强后盾;六是联合要客,找帮手。其中,金融出海方面,解放一直在积极探索和落实金融出海的可能性,去年推动一汽金融出海成立了南非金融公司,辐射南部非洲市场,实现了一汽海外金融0到1的突破,未来将会推动一汽金融走向更多市场。据悉,一汽解放计划用三四年的时间打造一个10万辆级的出口平台,并将从品牌、产品、服务、金融、团队五个维度上去赋能和夯实海外销服能力。
付军:中系轻型货车全球发展空间巨大 提出整车联合供应链出海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总裁付军在本次论坛中分享了《轻型货车全球化竞争局势》的主题演讲。他说,轻型货车在全球商用车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占整个商用车(不含大型皮卡)规模的近一半。全球轻型货车市场规模是每年550多万辆,其中海外市场占337万辆,未来轻型货车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率提升以及国内外快递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
从全球市场看,中国轻型货车以中系品牌为主,在海外市场日系占比非常高,虽然近年来中系品牌在海外的占有率逐渐增长,但中系与日系品牌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中国品牌发展空间也非常大。在全球各区域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中国市场,其次是南亚、日韩及拉美区域。中国轻型货车机会与优势在于供应链优势、新能源和智能化技术的领先,以及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机会;外部不稳定因素,包括政治的不稳定、贸易壁垒、对中国汽车限制等;我们自身劣势表现在产业布局浅、属地化不足、金融支持力度不足、后市场生态链欠缺等,在高端市场,进去难、进去少、进去后表现不好,未全面进入主流组织客户。
中系轻型货车在全球化竞争中,正处于从品牌认知度向品牌知名度发展,但美誉度、忠诚度提高还有很大空间。企业要做好自身修炼,在产品上要做到属地化产品的研发和调整,汽车整车出海同时联合供应链共同出海;渠道网络精细化,做好服务、配件、质量跟踪,包括品牌建设;中系品牌不能只追求销量,要往中高端甚至往高端走,跟日本品牌、欧美品牌去竞争;在金融方面开发属地金融;在属地建立新能源生态和二手车生态等。
“希望不只与行业里的友商,还要与大的央企、国企、物流企业、保险公司等形成一个平台,从整个价值链的角度出发,实现共同出海。”付军向行业发出呼吁。
陈浩:预计到2033年电动自卸车出口达1.6万辆
三一工程车辆事业部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陈浩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工程机械全球化业务发展构想》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全球商用车自2019年起进入销量下行阶段,伴随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逐步退出,自2023年起市场进入修复性增长阶段,并有望在未来实现5%的稳定增长。
中国商用车出口的形势,可以简要概括为:亚太为主要市场,俄罗斯需求量最大,拉美值得挖掘。海外出口总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达60%,轻卡和中重卡是主要出口车型,墨西哥和俄罗斯实现了数倍的增长。考虑地缘政治关系的影响,中东、中美、南美、伊朗将成为中国汽车出海的新增量地区。
新能源商用车出海方面,目前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及亚太地区,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对碳排放及能源结构要求较高,分别出台了关税及禁售燃油车的政策;亚太地区以东南亚为首,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布局,对新能源车有大量的免税政策,新能源车更加具有成本优势,并且对于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新能源商用车可以给客户带来运营成本大幅度的下降,东南亚主要也是以华人为主,对新能源的接受程度比较高。另外,新能源商用车要发展补能体系也很重要,从目前全球补能体系概况来看中国继续保持领先,其余国家奋起直追,全球表现全面提升。欧洲、非洲国家推新能源商用车的空间比较大。
三一自卸车产品全球化思考:一是市场空间大,老牌车企一超多强;二是电混出海,弯道超车,共赢市场。新能源全面铺开,目前油电价差大、有政策支持、补能资源丰富,电混产品有望成为新能源出海桥头堡,预计2028年开始全面推广。当前国内电动自卸车市场发展迅速,海外电动自卸车市场空白,预计到2033年电动自卸车出口达到1.6万辆,未来10年电动自卸车出口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在18%左右。
彭陶:长安正向全球一流汽车集团输出皮卡技术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长安凯程董事长彭陶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向“新”而行,轻型商用车新能源数智化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演讲,系统剖析长安汽车在这场大变局中的思考与行动。
中国轻型商用车全球化脚步在加快,2023年,国内轻商产品出口规模接近47万辆,近三年复合增速超12%。从出口国家和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在中南美、非洲或者东盟这样的一些欠发达区域,这些区域很多强制法规在进行大幅度的升级,对ESG、安全气囊等提出了标配,轻型商用车的法规在向乘用车看齐。
长安汽车已有解法。彭陶在论坛上透露,2022年~2023年,长安皮卡出口规模已达5万辆。在产品出海的同时,长安汽车更实现向全球皮卡市场的技术出海,长期与Stellantis(简称STLA集团)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领域协同发展,共同打造皮卡产品平台,并且在未来,会用长安蓝鲸动力替换原有三菱动力,这意味着长安汽车正在向全球一流汽车集团输出中国皮卡的产品技术,将中国皮卡价值推向新高度。
郭凤刚:2024年,我国商用车有望实现出口量和出口生态双开花的局面
北汽福田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新能源研究院院长、新技术研究院院长郭凤刚在本次论坛中发表致辞。他说,未来物流模式逐步向集约化发展,中国商用车产品结构会发生新的变化,物流运力需求也会有所增长,但是在智能化、网联化、新能源化技术发展大趋势下,商用车的运输效率会不断的提升(比如:双驾变单驾智能驾驶技术、车货精准匹配车联网技术等)。因此,中国商用车市场需求量不会因为运力需求的增加,发生大的变化,而是基本维持在300万辆左右的存量发展市场。
相比国内,海外恰恰是增量市场。东欧、印度、东南亚等对于中国商用车而言是大有可为的海外市场,有着将近500万辆的需求,是中国商用车产业的重要战场,未来出口规模将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在低碳化、智能化、全球化发展道路上,中国商用车上下游产业链需要协同共赢,形成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我们鼓励优质供应链出海,与优质车企在海外协同合力发展,发挥中国汽车在供应端、制造端、产品端的综合竞争力。他认为,2024年,中国商用车行业有望实现出口量和出海生态建设“双开花”的良好局面。
何墨池:出口很难完全消化过剩产能 企业战略应从市场份额转向价值创造
斯堪尼亚中国集团总裁何墨池在本次论坛分享了《商用车市场趋势预判》的主题演讲。他认为,中国重卡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产能过剩严重,行业总产能累计超过300万辆,而全球重卡市场2023年整体需求也只有210万辆,出口市场未来将很难消化所有过剩产能,“整体重卡行业只能从市场份额为主、低价销售转向创造价值,没有其他的路可走”。
在何墨池看来,目前,中国重卡车型配置越来越丰富,马力越来越大,也要实现向市场提供所需要的性能和让市场接受更高的价格,否则很难增加利润,毕竟利润才是我们生存的核心因素。以汽车列车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将主导整个行业转变,帮助企业增加自身利润,也增加下游运输行业合理利润率,提高产业链的整体利润率和可持续性。
汪开军:康明斯将继续打造稳健共赢的产业链合作体系
康明斯全球副总裁、发动机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汪开军在论坛开幕式发表了精彩致辞。全球减碳浪潮,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中国商用车企业以创新驱动实现减碳的环境效益和增长的经济效应双丰收,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成功,在全球市场更是展现出强劲活力,引领全球汽车行业低碳转型,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作为深耕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康明斯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携手合作伙伴,打造更稳健共赢的产业链合作体系,以前瞻的低碳、零碳技术,多元的产品矩阵,丰富的海外市场经验,全方位赋能中国商用车企业低碳转型在国内外市场取得更大成功。
代奕波:ESG逐渐成为中国商用车国际化进程中的标配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代奕波在本次论坛上分享了《ESG——中国商用车国际化进程中的标配》的主题演讲。她认为,在中国商用车国际化的进程中,既要推进基于企业内部的管理行动,也要注重企业外部的表达展示。ESG是必要的考量因素和行动准则,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不仅是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塑造品牌的途径。
“中国商用车企业对欧盟法律法规的研究已经非常透彻,近两年形成的新型法规草案在未来几年会比较密集的进入实施期,包括欧盟的法律法规转化为当地本国的法律法规。所以,对于商用车出海,新的合规研究对象也要发生转变。此外,不光是欧盟,南美、中东也都非常关注气候变化。”她指出,未来,商用车供应链ESG可持续表现,或者对整车厂提出要沿着供应链开展尽责管理,正在成为欧盟法规下的底层逻辑。如果商用车整车厂想在欧盟市场上获得进入许可,不光自己合规,供应商也要合规。
李柯蓉:商用车企相关的“金融出海”也要提上日程
中国银行高级经理李柯蓉在本次论坛上发表了《中国银行国车出海服务方案》的主题演讲。近几年,我们明显感觉到制造业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用车企与乘用车企出海面临管理、经营和合规风险诉求有较大不同,特别在资金安全和汇兑管理这方面仍需提升风险意识。因此,我国商用车企相关的“金融出海”也要提上日程。
结束语
不出海,就出局!当下,各家商用车企纷纷加大海外市场的布局力度。未来,在海外市场的成败,可能影响着企业在商用车市场整体竞争中的生存地位。
海外市场是块诱人的“蛋糕”,但面临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本次论坛上,行业大咖针对商用车出海提供的经验和智慧,或将助推我国商用车企业在海外市场打开新的局面,在全球领域赢得更多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