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孔天骄)“救人救到底!”4月12日,“00后”阿铭(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阿铭在五个月内已经两次救人,在2024年11月10日,阿铭成功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4月10日,他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阿铭告诉记者,“我的领导和同事们在知道我参与救人后,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领导鼓励我大胆行动、勇敢奉献,还告诉我可以带薪休假28天。献完造血干细胞后,许多人给我点赞、关心我的身体状况,这些都让我感到了温暖。”

4月10日,阿铭再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章晟摄
25岁的阿铭在湖北省十堰市一家单位工作,2023年了解到关于签署造血干细胞捐赠协议的相关信息后,他感受到此举意义重大,便毫不犹豫地签署了协议,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2024年10月,阿铭接到了十堰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我与一位患者配型成功时,我正在河南许昌参加培训,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随后,工作人员带我去医院进行了详细的配型检查。”阿铭表示,一切进展顺利,在2024年11月10日,他完成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5年3月底,正在工作的阿铭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电话,“十堰市红十字会告知患者病情反复需淋巴细胞二次捐献,询问我是否愿意再次捐献。我知道这时候患者比我更需要勇气,我几乎没有犹豫,认为既然决定救一个人,就要救到底。”阿铭同样没有犹豫,经过体检,迅速前往武汉完成了第二次捐赠。
“拯救生命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阿铭告诉记者,第一次捐献后,他就收到患者家属的感谢信,信中那句“您是我们全家的光”,让他更深刻理解了生命接力的意义。他也是从那次感谢信中得知患者是一位有妻子和孩子的父亲,阿铭希望能帮助他尽快康复,让他的家庭重获幸福。
4月10日捐献后,阿铭在医院进行了一段观察期,4月11日回到家中。阿铭告诉记者:“捐献后,我感觉总体状况还不错。捐献造血干细胞恢复起来相对较快,捐献者通过充足的睡眠、饮水和适当的休息,大约3到4天时间,身体基本不会受到其他影响。”
阿铭希望接受捐献的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也希望更多的人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