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七年8月23日,明熹宗皇帝朱由校23岁时因病去世。因为他膝下无子,所以其弟朱由检十八岁就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崇祯皇帝。这新君一上台,就施展手段,轻易就把魏忠贤所率领的太监势力一网打尽,再加上他平时对政务的重视,看来大明的复兴,已是近在眼前。可是,这就是残酷的历史,就算他再努力,也无法挽救这个即将崩塌的帝国。在对外,他任命袁崇焕为蓟辽的统帅,调动整个国家的力量帮助辽东,但是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后金朝的实力与日俱增,不但在与明朝的战斗中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甚至在一六三○年,他还发动了一场“己巳之乱”,直接从辽东入侵了京城。袁崇焕被处死后,孔友德,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等人也都投靠了清朝,再加上皇太极的三次远征,将林丹汗一网打尽,最终将蒙古部落一网打尽。至于中国北部,旱蝗横行,人心惶惶,以子换粮的事情屡见不鲜,而由此引发的农民起义也是层出不穷,以李自成为首的一次叛乱,就是这次叛乱的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在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走到了末路。
一六二八年,由于国库紧张,崇祯帝下令取消了驿站,于是,在这个巨大的漩涡里,他和李自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李自成作为一个驿员,却因此而失去了工作。1629年,李自成在短短一年内完成了被解雇的重新就业,他的工作是在农民起义中。1629年到1644年之间,崇祯帝本有可能将李自成一网打尽。崇祯十一年,潼关一战,孙传庭与洪承畴,将李自成斩杀得只剩下十八人。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十八人的队伍,在五年之后,就变成了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焰。胜利的转折,总是如此的玄妙。孙传庭阵亡后,一六四四年3月1日,大同失守,李自成的军队在15日就抵达了居庸关。在之后的谈判中,崇祯帝并没有因为李自成的漫天要价而让步,或者说,他已经知道自己无法挽回局面,只能遵守君王为国为民的誓言。不是他没有尽全力,而是君臣之间的隔阂太多,难以逾越。最后在3月19日,由军中大司马张缙彦为李自成大开城门,李自成得以进入北京。而崇祯皇帝,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因为觉得没有脸面对列祖列宗,所以摘掉了自己的皇冠,用头发盖着脸自杀于煤山。
这一刻,李自成的心情,只怕是难以用言语来形容了。古往今来,农民起事无数,但真正能一往无前,一朝黄龙,推翻前朝的,却是少之又少,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李自成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的统治只持续了四十二天,就突然结束了,而且还将自己的战利品送给了清朝。而李自成在登基四十二天后,建功立业的美梦就彻底破灭了,这一点从他进入京城后的所作所为就能看得出来。在历史上,每一次改朝换代,新的皇帝登基,都会为了拉拢民心,赐予爵位和官职。不过,李自成一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寻找崇祯皇帝。他找到了崇祯皇帝的尸体,将他的尸体扔进了东华门,以示纪念。可以说,这种行为让那些本来就同情崇祯皇帝的百姓们,在感慨人生变幻莫测之余,对于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更是充满了戒备与猜疑。但李自成与义军的所作所为,却是让他们心灰意冷。李自成进城后,洗劫了王宫。因为统帅不当,所以才会产生“示范作用”,一段时间的风平浪静,很快,整个局面就完全失去了控制。从二十七天开始,士兵们就在城内大肆抢劫,抢劫的对象也不分贵贱。如果是贫民,就会被掳走,流放到军队里,如果有逃亡者,就会被处死。就算是文人墨客,也不能幸免。
不仅如此,就连义军们也开始分裂了起来。刘宗敏、牛金星等人都沉浸在了这场大捷的喜悦之中,而曾经以“迎接闯王,不收粮食”来博取李自成好感的李岩,则是在一次大捷之后,向李自成进贡,结果被他给杀了。随后,刘宗敏绑架吴三桂的小妾陈圆圆和她的家人,也给李自成的未来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吴三桂本来是打算答应李自成的,可是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很快就改变了主意,做出了最好的决定,虽然大多数人都以为吴三桂是为了一个女人而愤怒,但是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吴三桂在朝中摸爬滚打多年,终于意识到李自成和他的军队都是一群废物,所以吴三桂才会向多尔衮的清朝臣服。4月21日,李自成在一片石战役中惨遭挫败,失去了历史赐予他的良机。在战败返回北京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名声,而是在二十九天匆匆登上了皇帝宝座,三十天后就离开了这座城市。他这一跑,就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