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别等牙齿“疼到投降”才后悔!

潇湘名医 2025-04-14 16:00:53
你的牙齿正处于哪个阶段?对镜查看牙面有无白斑/黑线?用牙线时是否频繁带出食物残渣?冷热敏感是否超过10秒?如果有这些情况别再拖了! 25 岁的小张最近总捂着脸喊疼,半颗脑袋都跟着发麻。原来半年前她就发现右后牙有个米粒大的黑洞,虽然冷热刺激时偶尔有点敏感,但不疼不痒的,她便想着 “等有空了再补”。为了避开这个 “麻烦牙”,她习惯用左边咀嚼,直到上周刷牙时发现黑洞周围牙龈红肿,喝凉水都钻心地疼,这才慌忙跑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口腔科。徐医生检查后说:“龋坏已经穿透牙本质,损伤到牙髓了,得做根管治疗。”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黑洞到钻心的牙髓炎,小张的经历正是无数龋齿患者的缩影 —— 那些被忽视的 “小问题”,正在悄悄埋下健康隐患。

龋齿俗称“蛀牙”、 “虫牙”,是人类发病率极高的疾病。据调查:5岁儿童中有超过66%的人嘴里有龋齿,35~44岁中年人群中,这一比例上升到88.1%,而65~74岁老年人的患龋率则高达98.4%。

龋齿的形成,本质上是一场发生在口腔内的 “化学战争”。我们的口腔中寄居着大量细菌,它们以食物残渣,尤其是糖分,作为 “养料”,代谢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就像微型 “腐蚀剂”,持续侵蚀牙齿表面的牙釉质 —— 这层人体最坚硬的组织。一旦牙釉质被突破,细菌便长驱直入,向牙本质、牙髓进军,引发一系列症状。值得警惕的是,儿童和青少年由于牙齿发育尚未完全,饮食习惯偏甜,且口腔卫生意识薄弱,成为了龋齿的高发群体。

为什么小张的龋齿初期不疼?因为牙釉质没有神经,早期龋坏往往悄无声息。这也是很多人像小张一样掉以轻心的原因 —— 等到细菌突破牙釉质,侵犯到富含神经末梢的牙本质,甚至感染牙髓引发炎症时,剧烈疼痛才会找上门。儿童和青少年的牙齿矿化程度较低,加上爱吃甜食、刷牙不彻底,更是龋齿的 “重灾区”。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口腔科徐医生提醒:小张的遭遇本可以避免,只要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在龋齿萌芽阶段及时止损:

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刷牙要 “精准打击”:采用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龈呈 45° 角,每个牙面刷 10-15 次,每天至少 2 次,每次 3 分钟

牙缝别留 “死角”:牙刷刷不到的牙缝,要用牙线清洁

选对护牙工具:含氟牙膏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电动牙刷对牙龈萎缩、牙齿不齐人群更友好

2. 控制糖分摄入

小张平时喜欢喝奶茶、吃曲奇,这些黏性高糖食物正是细菌的 “最爱”。建议:用新鲜水果代替糖果,多食用苹果、芹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以促进唾液分泌,自然清洁口腔。碳酸饮料及柑橘类水果易软化牙釉质,饮用后宜间隔30分钟再刷牙

3. 定期口腔检查

小张如果半年前第一次发现黑洞时就就诊,只需简单补牙就能解决。建议:成人每 6-12 个月洗牙 + 检查,儿童每 3-6 个月涂氟(氟化物能促进牙釉质再矿化)。窝沟封闭是儿童防龋 “神器”:医生会用高分子材料封闭磨牙的深窝沟,让细菌无处藏身

龋齿治疗,刻不容缓。发现牙齿有黑洞、敏感、食物嵌塞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案差异很大:

1、浅龋 / 中龋(仅牙釉质或浅层牙本质龋坏):清除腐质后直接补牙,全程无痛,费用低

2、深龋(接近牙髓):可能需要垫底护髓后再补牙,避免刺激牙髓

3、牙髓炎 / 根尖炎(像小张的情况):必须根管治疗 —— 清除感染的牙髓,填充后做牙冠保护,治疗周期长且费用较高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句话在口腔科每天都在上演。小张的经历提醒我们:牙齿的自我修复能力几乎为零,任何微小的龋坏都不会自行好转,只会越拖越严重。

快来草莓医院口腔科,别等牙齿 “疼到投降” 才后悔!

通讯员:王茜萍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