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护士为伤员吸出浓痰,21年后伤员成开国大将,她成大将夫人

历史记录者 2025-02-14 18:33:45

1955年,新中国首次大授衔,徐海东荣获大将军衔。十大将中,他排名仅次于粟裕,位列大将第二。

徐海东当大将,引起许多人不满。因为自从1940年起,他远离战场,错过整个解放战争,相比其他大将,他的战功逊色不少。

但毛主席一锤定音,说:“徐海东是有功之臣。”

毛主席说的这件事,是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后,徐海东倾囊相助,拿出5000银元资助中央和红军。而且以徐海东的资历,他身为红25军军长,是红25军最杰出的代表。

另外,徐海东远离战场也是迫不得已,革命年代他负伤9次,全身被子弹击中17处,在斯诺的《西行漫记》中都有记载。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当属1934年12月。徐海东头部中弹,子弹穿过左眼,又从颈后打出,差点要了他的命。同样危急的是,淤血和浓痰堵住了他的咽喉,无法自主呼吸。

关键时刻,一名女护士挺身而出,帮助徐海东吸出浓痰,救下他一命。这个女护士不是别人,正是后来徐海东的夫人周东屏。

徐海东、周东屏夫妇合影

红25军长征,徐海东把她留在部队

周东屏原名周少兰,安徽六安人。

周少兰出身很苦,父母都是农民,全靠一亩三分地生活。小时候的周少兰吃不饱饭,营养不良,导致脑袋大大的,身体却很瘦小。

周少兰10岁那年,家里实在没办法,把她送到了一户富裕人家,给别人当童养媳。童养媳听上去是“媳妇”,其实是领不到工钱的丫鬟,勉强能混一口饭吃。

因为地位卑微,周少兰受尽欺负,13岁那年,她连夜从婆家跑了出来,参加了红军游击队。一年之后,游击队并入红军,周少兰正式成为一名红军女战士。

周少兰被分配到医疗队工作,身份是护士。她心细如发,不怕脏不怕累,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医护人员。和她一个队的,还有6名女护士,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七仙女”。

1934年11月16日,红25军离开大别山区,踏上了长征之路。上级考虑到长征路上艰险万分,决定将伤员留下来。这些伤员需要救治,于是“七仙女”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鄂豫皖,一部分随红25军长征。

这可为难了7名女同志,她们情同姐妹,谁也不愿分开。这七人中,周少兰刚满18岁。年龄最小脾气也最倔,急得哭了起来。周少兰鼓励大家:“姐妹们,我们要跟着队伍走,领导不愿意,就说到领导愿意为止!”

随后,“七仙女”便来到军参谋长戴季英住处,请求随军长征。周少兰呜呜咽咽地说:“我是逃出来参加革命的,现在让我回去,难不成还让我当童养媳?”

戴季英头都大了,还想不出解决办法。这时副军长徐海东进来了,得知事情原委后,徐海东安慰大家:“你们不愿留下,就跟着队伍走,沿途要打仗,还需要你们救治伤兵。”

徐海东一句话,让周少兰跟着队伍走了。只是她此时不会想到,她和这位徐军长有这么大的缘分。

徐海东负伤,女护士帮他吸出浓痰

众所周知,在四路红军长征大军中,红25军是第一支抵达陕北的队伍。但红25军的长征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副军长徐海东也曾身负重伤,险些丧命。

那是在1934年的12月份,红25军抵达陕西洛南县,在此召开营以上干部会议。不料这一机密被泄露,敌60师尾随而至,突袭了会场。

徐海东身为副军长,带领干部们突出重围。然而由于敌众我寡,干部们几乎人人挂彩,徐海东伤势最为严重,头部中弹,子弹从他左眼打入,又从后颈穿了出来。

徐海东喷血不止,陷入昏迷之中,大家不敢怠慢,连忙请来了军医院院长钱信忠。钱院长立马对徐海东的脖子进行了包扎,总算止住了血。

然而危险并没有解除,徐海东伤势严重,淤血卡在喉咙里,引发了水肿。而且由于徐海东深度昏迷,无法自主呼吸,一口浓痰卡在咽喉处,一时间无法排出。

眼看徐海东呼吸困难,随时可能窒息,钱院长急了。他对大家说:“必须把徐军长的淤血和浓痰从喉咙里吸出来,否则性命不保!”

可部队设备有限,达不到救治条件,怎么办?钱院长想了个办法,让人嘴对嘴,把徐海东喉咙里的东西吸出来。

“我来!”钱院长刚刚说完话,身后就传来一个少女的声音。钱院长转头一看,主动请缨的正是女护士周少兰。

“你能行吗?”钱院长有些犹豫。他不是不相信周少兰的水平,而是她毕竟是个女孩子,男女授受不亲,怕影响了她的“清白”。

“不能等了!”周少兰不等钱院长吩咐,快步走到徐海东面前,然后俯下身子,一点点把卡在徐海东喉咙里的淤血和浓痰吸了出去。

十几分钟后,徐海东的呼吸平稳下来,周少兰长舒一口气,开心地笑了。

名将与“仙女”的爱情

徐海东让周少兰参加长征,周少兰救下徐海东一命,二人的缘分就此展开了。

经过手术,徐海东保住一命,但仍处于昏迷之中。红25军辗转于陕南各地,徐海东躺在担架上,负责照顾他的还是周少兰。

周少兰回忆说:“徐海东就这样躺在担架上,昏迷了四天四夜。我奉命守护在他身边。”在这四天里,周少兰几乎没睡过觉,用盐水给徐海东清洗伤口,然后再给他包扎。

第五天的时候,徐海东终于醒了,第一句话是:“我躺了几天了?部队出发了吗?”

周少兰笑着回答:“你受了这么重的伤,还出发啥呀!”

徐海东也笑了:“我倒是睡了个好觉。”

部队医疗条件不好,再加上正处于寒冬,徐海东的伤口愈合得很慢。他又担心前线局势,心情不好,动不动发脾气。每到这个时候,周少兰都会坐在徐海东身边陪他说话,听他讲战斗事迹。

说来也怪,只好周少兰在场,徐海东的气就消了,还露出了少有的笑容。身边人都惊诧不已,私下打趣说:“这个虎将,终于碰到能治他的人了!”

两个月后,徐海东身体痊愈,周少兰也该回卫生队了。临走的时候,周少兰问道:“首长,你对我有什么意见吗?”

徐海东想了想,说:“意见倒是有一个,你能不能改个名字?”

徐海东认为,周少兰的名字听上去是一朵花,她现在是战士了,应该改个霸气的名字。徐海东又说:“叫东屏怎么样?取海东屏障之意。”周少兰欣然应允,从此改名周东屏。

1935年春,红25军继续转战陕南,一次军政委吴焕先找到徐海东,笑着说:“海东同志,我给你提个醒,你可不能胡来啊!”

徐海东一向以身作则,有的懵了,问:“我怎么会胡来?”

吴焕先哈哈大笑,说:“有战士说你长了四条腿!”

原来在分别之初,徐海东就跟周东屏表白了,两人发展成恋人关系,形影不离。一个傍晚,徐海东带周东屏回营地,为了避免说闲话,把周东屏裹在大衣里。可经过岗哨的时候,周东屏那一双小脚还是露了出来。警卫当场不好说什么,私下纷纷打趣:“咱们军长长了四条腿。”

听吴焕先这么一说,徐海东的脸刷一下红了。他争辩起来:“大惊小怪!我徐海东天不怕地不怕,还要娶周东屏当老婆呢!”

吴焕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你们结婚的时候,我当证婚人!”

遗憾的是,吴焕先在随后的战斗中牺牲,没能见证徐海东和周东屏的幸福。

在陕北结婚,相扶到老

1935年10月,在陕北永坪镇,徐海东和周东屏举办了一场简朴的婚礼,两人结为夫妻。

此时的徐海东,已经是红十五军团军团长了,周东屏继续着自己的职业,在瓦窑堡红军医院当护士。

后来,徐海东迎接中央红军到陕北,参加了东征,又先后在八路军、新四军工作,成长为一代名将。无论他走到哪里,周东屏都陪伴左右,既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生活秘书。

徐海东忙于打仗,顾及不到家里,担子全在周东屏身上。徐海东非常愧疚,对妻子说:“真是对不起你,你结婚太早,让你受累了!”

徐海东在革命年代多次负伤,还患有肺结核、胃病等多种病症。1940年,他在皖东指挥作战,途中肺病发作,吐血不止,几次昏迷过去。

当他醒来的时候,发现妻子守护在他身边,顿时泪流不止。毛主席得知他的病情后,亲自发来电报,安慰他: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可战斗在即,徐海东不能放任不管,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一躺就是5年。在此期间,周东屏精心护理,不敢离开丈夫半步,付出了一切。

1947年,徐海东到大连休养。一个留美医生和一个苏联军医给他检查身体后,发现他的肺功能几乎消失,却顽强地活了下来。两位医生不禁感叹:“奇迹,真是奇迹啊!”

徐海东微微一笑,说:“我能活到现在,都是夫人的功劳!”

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21年前那个为他吸出浓痰的姑娘,也成了大将夫人。

1970年,徐海东将军病逝,27年后,周东屏也追随丈夫而去......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