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被生来的固定思维困住了

元元在慕 2023-10-25 22:13:46

早上过了八点半,李姐还没有来,云姐给她打电话没接,过会儿她打电话过来,说是睡过头了,接着说不来了,本来也不想干。

李姐是供应商的促销员,本来她的上班时间跟我是一样的,考虑到她要接送小孩上学,云姐允许她早上可以送完小孩再过来,一般八点是可以到的,晚上接完小孩五点半左右是可以到的。

即便如此,李姐还是经常迟到,有时晚上也不来,云姐虽然有点烦,但也没有直白地让她走,当然李姐提出不干,云姐是不会挽留的,但前几次过不了几天,李姐又拖拖拉拉地留下来了。

其实李姐是一直看不上这个工作的,所以她才会有这样随意的态度,云姐确实也有点受够了,这次想让李姐坚定一点,干完这个月就不要来了,好让供应商赶紧招个新人过来。

李姐看不上这个工作是有原因的。

2009年,李姐六十多万买了一个房子,没过多久开始拆迁,可以选择补偿两个房子,或者补偿一个房子加一笔补偿金,她先选择了后者,拿着补偿金去买了一个房子,不久转手卖了,赚了几十万,接着去找拆迁补偿部门扯皮,把之前的补偿金退了回去,又要回了一个房子,光这顿操作她就赚了两百三十万。

还有她以前在大公司上班,逢年过节的福利很好,厂里包吃包住,每个月想吃吃,想买买,还可以存三四千,三个月妥妥存一万,如今在这里,供应商给她的工资是一个月3500,啥也不包,不怪她看不上这里。

听李姐很平常地说起几百万的时候,我第一想法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对他的观念真的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我们家是从来没有见过百万的,甚至连想都没想过,父母是典型的农民,我们兄妹的学费是一块钱、一块钱攒的,老妈曾多次说起过,开学报名之前,老爸会拿着一沓零钱去换几张伍拾百元的,给我们带去交学费。

在老实的农村人观念中,能读进书,那么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多读书,考一个好的大学,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工作。

从来只想过上班一条路,通过努力工作来提高收入,即便老哥这样武大博士毕业,年薪也不到五十万。

李姐是没有读多少书的,从她不太熟练的字迹就可以看出,水平大概停留在小学阶段,但李姐家里是做服装生意的,父母一直在老家开店,她从小就见过这种倒来倒去的金钱游戏,所以她才会比一般人更有眼力和魄力去参与其中。

我并不觉得读书无用,近几年也改变了一些固定思维,比如不一定非要上班,比如只要不盯着死工资,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尝试。

对于未来的焦虑,往往就是因为固定在了一种思维模式里面,以为人生只有一座桥,一条路,一个出口,其实现实不是这样的,多的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活法。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