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传承花馍技艺30年不仅创业开店还走进了大学课堂

狗头牛眼看世界 2019-11-13 17:10:30

面花在陕西俗称“花馍”,属于面塑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陕西韩城的一位农村妇女,传承了祖辈的花馍技艺,靠着花馍手艺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不仅创业开店,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走进了大学课堂……

王利贞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子。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一到重大的日子时,家里的大人们,还有邻居老奶奶都在忙着做花馍,利用木梳、顶针、剪刀、筷子等简单的工具,再通过搓、揉、压、折、卷、拼、剪、贴、扎、捏等各种手法,一个个栩栩如生、鲜灵活泼的小鸡、小鱼就这样出现了。这样的情景至今还今还历历在目。王利贞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对花馍产生了兴趣,开始了自己的“花馍”人生……

王利贞总觉得她跟花馍是有缘的,有一份天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告诉她:我要从事这一行,要把祖传的花馍做强做大。王利贞看到当时整条街上只有卖蒸馍的,沒有一家做花馍的,她就暗下决心开一家花馍店。经过多方筹备,1994年8月19日,王利贞的花馍店在韩城开张了。王利贞给自己的花馍店取名为“白白馍行”,一是取自于王利贞的小名,二是馍蒸出来很白的意思。

虽然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王利贞觉得自己还需要学习、改进的很多。她赢得1995年奶奶临终前的话。奶奶拉着她的手,提醒她在做小鸟、小鸡各类动物时,一定要把它的头做得扬起来,这样做出来的花馍才能逼真灵活。在此后的花馍店经营过程中,王利贞牢记奶奶的临终嘱托,用心经营,绝不偷工减料,技艺上精益求精。

2011年3月26日晚,王利贞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的王利贞正在山沟河塘边洗衣服,忽然间从她身后飞出一个好大好长的神龙。梦境中的王利贞看得非常真切,神龙在头顶盘旋飞跃,四周的树木都被神力撞断了。第二天一早,韩城市里主管民祭司马的领导来了,跟王利贞说要组织一场《风追司马》活动,需要王利贞参与制作祭祀馍,而祭祀馍上必须要出现龙形。这似乎是在告诉王利贞做龙形花馍是冥冥中注定的事。为此,王利贞倾尽全力,经过几天的努力,精心仔细地做成了龙形花馍。

3月30日,王利贞安全将祭祀馍送达到司马迁广场,市民、外地游客、国际友人、电视台记者等等,将广场围得水泄不通。可是在大会结束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司马迁广场东边,从黄河方向刮过来凶猛的龙卷风,径直往西边司马庙坟上移动。恍惚间点醒了王利贞的梦,家人跟身边的朋友都说王利贞做的祭祀司马迁馍,感动了上苍,司马迁真的回到他的坟墓里了…这是王利贞真真切切的经历,也算是王利贞制作花馍这些年来最富传奇玄幻色彩的故事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8月10日,王利贞的花馍终于走向“魅力中国城”央视舞台,当台下的观众、评委们向王利贞投来歆羡的目光,致以雷鸣般的掌声时,那一刻王利贞就知道一切都值得了。那些掌声是对王利贞花馍手艺的认可,也是对王利贞多年坚持花馍行业的鼓舞跟支持。从此,王利贞和她的花馍走进了大雅之堂,走进了象牙之塔,她先后走进了西安文理学院、西京学院、天津财经大学、西安美术学院的课堂,给大学生们讲学,分享民俗文化。2019年,王利贞的花馍入住西安市永兴坊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街区,成为唯一一家馍品店。王利贞的花馍作品也先后被陕西省民俗博物馆、陕西师大博物馆、西京学院美术馆和民间个人收藏。

王利贞从一个地地道道农村妇女,走到今天,能够站在大学课堂授课,都是自己将近30年艰辛努力的结果,她用心血和汗水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绝伦的艺术品,也让自己平淡无奇的农家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在让别人得到幸福的同时,王利贞自己也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在王利贞看来,韩城花馍不仅仅是食品,也是中华民族生活智慧的体现,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享誉中外的民间艺术品。作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王利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带动越来越多的人传承、学习这门技艺,让传统花馍艺术得以发扬光大,得以走向全世界。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