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21地市2024年经济成绩单全部正式出炉,在广东成为全国首个迈入14万亿元省份的大背景下,广东各地市的经济表现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表现最好的地市要数珠江东岸3市,深圳、东莞和惠州分别以5.8%、4.6%、4.2%的增速列居全省前三位。
深圳可以说势不可挡,在全省最高总量的基础上搭配最高增速,增量将近1900亿元,广州与其的差距更是拉大至5769.37亿元,这个差距比江苏与广东GDP的差距还要大,广州未来想要赶超深圳的难度越来越大。当然,在广东内部,广州与深圳同属3万亿元的第一梯队,仍是其他城市难以触及的天花板。

深圳城区
第二梯队为万亿元的佛山与东莞,东莞凭借全省第二高的增速,进一步缩小与佛山的差距。而佛山与广州一样,近年时运不济,深受房地产和传统汽车产业影响,成为省内增速垫底的地市。
珠江东岸另一城市惠州,则以6136.39亿元突破6000亿元大关,独占第三梯队,向广东第五个万亿城又迈前一大步。
第四梯队为3800至4500亿元区间的珠海、江门、中山、茂名和湛江。5市差距不大,竞争颇为激烈,其中中山表现颇为亮眼,已逐渐拉大与茂名的差距,与江门的差距缩小至70亿元。而茂名则成为非珠地区首个4000亿元级别城市。

中山城区
第五梯队为2200至3200亿元的汕头、肇庆、揭阳和清远。汕头虽为此梯队的头号选手,却成为了2024年全省增速最低的地市,名义增速甚至为负1.2%,假如未来未能有所改变,很可能被肇庆赶超。
第六梯队为2000亿元以下的地市,包括韶关、阳江、梅州、汕尾、河源、潮州和云浮,全是粤东西北地市,这个梯队的竞争更为激烈,其中6市2025年排名很可能发生变化。
阳江与韶关差18亿元,汕尾与梅州差7亿元,潮州与河源更是仅差5亿元,假如阳江、汕尾和潮州继续保持这个增速,极可能反超另外3市。这也是未来广东地市排名最有看头的地方。
深圳不向广东省纳税,导致广东省财政资金不足,不足以扶持省内贫困地区,应该立即将深圳踢出广东省
唯一一个增长达到国家平均水平5%的只有深圳,而这深圳又是直属国家,所以说全省没有一个地方达到国家平均水平[笑着哭][笑着哭],太惨了吧,这样的总量第一还有意义吗?
广东实在没办法发展粤东西北的话,还有一招。江门中山珠海合并为“珠中江市”GDP 12000+。潮汕合并为“潮汕揭市”,GDP一下就到7000+。梅州河源合并为“梅河市”,GDP有2900。惠州汕尾合并为“惠汕市”GDP7000+。清远韶关合并为“韶清市”GDP 3900。肇庆云浮合并为“肇浮市”,GDP 3100。湛江阳江茂名合并为“湛阳茂市”,GDP9000+。
我大湛江没有负增长,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