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特一口气甩出3个国家专利,这下省钱逛逛逛都能纵享丝滑了

海哥说历 2022-11-23 13:14:59

明敏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QbitAI

让消费者纵享丝滑的省个钱,连国家专利都用上了?

还是一口气3个的那种。

没想到,咱们平常“不屑一顾”的省钱APP,现在这么高大上了。

而且还号称,这些新技术能让人网上购物更快速方便,没有套路。

比如快速搜索到优惠多、质量又好的商品,不用反复切换商品页面,就能轻松货比三家。

简单来说,“一根指头就够逛了”。

这……好像和我印象里的它们不太一样啊。

目前这些功能都已经能体验了,到底好不好用?

我们来试了试~

货比三家不用再来回切页面了

按照官方说法,这三项专利藏在两个新功能产品里面。

一个叫“微店铺”,一个叫“心动搜索”。

“微店铺”体现在推荐商品的详情页里。

点进某一个商品,页面右侧新增了一个可上下滑动的展示栏。

展示栏里是和主浏览商品差不多的宝贝。有的是同店热销、有的是全网相似好物、还有根据用户个人喜好给出的推荐商品。

浅刷了一下,分栏里可装下多至二十几个商品页面。

想看其他商品,点一下对应的小框,左侧商品详情页会快速切换。

而且在点击侧栏的商品后,它还会自动上移一格,想再看下面的商品,手指位置都不用动,接着戳就好了。

相对应的,通过左侧商品详情页,也能控制右侧推荐栏。

当一个商品详情刷到底时,再往下滑,就自动切到分栏里的下一个商品界面。

这样一来,过去网购货比三家时重复繁琐的过程,只需一个页面就能搞定了。

用户不仅不用自己去找比对商品,想看其他商品详情,一滑、一戳即可实现,操作上节省了多次退出再点击的过程,速度自然更快。

更进一步,比对商品中还有“销量高”、“价格低”、“好评多”等标签——都是日常网购重要的参考信息,消费者还省去了自己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基于大数据给出的信息,便能快速找到性价比高的商品。

如果不想使用分栏,也能收起。

想要调用的时候从屏幕右侧滑一下,又能拖出来。

另一个新功能是“心动搜索”,体现在检索商品后,页面上方新加了一个可以滑动的价格区间条。

拖动爱心,即可快速选定不同的价格区间,下方的商品便会随之快速切换一轮。

加载的时间,大概连一秒都不到。

它能围绕搜索目标产品,为不同价格段位需求、不同人群快速筛选匹配目标产品。

由于滑动条的位置差不多处于屏幕上视觉中心的位置,用户很难注意不到这个新功能。

滑动条的操作方式,和调节手机屏幕亮度很相似,理解和使用的难度都不高。

细节上,每滑动一个价格区间还会有震动反馈,能让人直接感受到价格的变化。

对比来看,这个新功能,便是将过去隐藏在一角的筛选二级菜单栏,直接和商品放在了同一界面上。

筛选二级菜单栏被设计在屏幕左上角的位置,算不上显眼。

这些体验其实有些为难中老年消费者,他们对网购界面本身就了解不多,入口设计又比较小,自己发现这一功能会需要一些时间。

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筛选心仪商品的速度和体验。

如上就是这俩新功能的全部体验,感受下来,感觉他们都是为了让网上购物的体验更加精简、便捷、友好。

而在操作更简单的背后,涉及的技术可不简单。

正如开头提到的,背后涉及的国家专利就有3个,其中还有大厂都在玩的容器化。

所以,这些升级在哪里能体验到?到底如何实现的?背后又是谁愿意如此狂塞技术?

3亿人都能体验的技术升级

上述新功能,来自淘特。

它的前身是淘宝特价版,去年5月全面升级并改名。

它依托M2C模式(工厂-淘特-消费者),主打性价比市场,平台上的宝贝直接从工厂、产地等直供,短链模式压缩了中间成本,因此可以向消费者提供实惠好货。

自2020年3月26日上线以来,目前淘特年活跃消费者(AAC)已超3亿。

如上提到的“微店铺”和“心动搜索”,便是他们刚刚上线的两款功能产品。经过灰度测试后,现已全量向用户开放,并且完成了专利申请。

背后的3项专利分别是:

《一种电商新型微店铺的商业模式》《一种电商新型快速浏览和比价的交互发明》《一种电商商品详情页多容器的技术发明》

第一个专利,是电商平台让单品和店铺之间打通更彻底,从一个产品详情页,通过增加侧栏边框的“本店热销榜”、“ 全网同类商品推荐”,商家可以在运营一个品时,实现运营很多品、甚至一个店的操作。

第二个是指通过推拉条的形式,将产品价格可视化,并且通过个性化元素的设计,既可以让消费者快速检索、精准筛选目标产品,也能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三个则是指在如上交互、商业模式创新之下,底层技术是如何支撑的。简单讲,就是商品详情页第一次被拓展成了双页面,从技术上解决了商家和消费者两端的需求。

以上看个创新,背后用到的算法、技术逻辑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只是要考虑如何将它和单一商品详情放置在同一页面。

容器化技术,刚好能快速实现这一目标。

容器化是取代在平台或操作系统上直接编写代码的一种替代方案。

在旧方式中,代码可能无法与新环境兼容,使得应用难以移动。如此可能会产生漏洞、错误和故障,对技术要求高,从而需要消耗更多时间进行修复,会导致开发效率不高。

而容器化能将软件代码和所需的所有组件(例如库、框架和其他依赖项)打包在一起,让它们隔离在自己的“容器”中。

将应用打包装入可在平台和基础架构之间移动的容器后,只用把该容器移动到某个位置,应用就能在那里成功运行使用,因为容器中包含了成功运行应用所需的一切。

由此,微商店中分屏的设计,便可以理解为两个容器放置在单一页面中,创新了过去产品详情页单屏呈现的传统方式。

在淘特秋季产品发布时,淘特资深体验设计专家何成龙就表示,这一创新背后的技术难度其实很高:

把原来单个页面的单容器,变成左右可同时操作的双容器,且都可交互,这一方面我们做了技术上的突破。

除此之外,何成龙还提到,想要在电商领域一键筛选用户专属商品,需要有秒级计算能力来支撑,同样有很高的挑战。

而透过三个专利本身,也能看到淘特的创新之处,从三个维度出发:

商业模式交互底层技术

在考察用户使用习惯及困扰之后,以消费者体验作为第一出发点,用技术驱动创新发生,由此给商业模式、交互方式上带来前所未有的升级,并能让消费者更方便买到性价比高的好物。

甚至从商家侧来看,在消费者能享受更大的优惠力度时,商家工厂也赚到了。

以“微店铺”的创新来说,一个页面展示多个商品,不仅意味着消费者的选择变多了,商家的产品曝光量也翻倍增长了。

淘特透露,即便是商家自己没有设置同店好物推荐,“微店铺”也会自动筛选出相似好货。

这意思是不光可以被自家店铺带流量,还能店家之间相互蹭?斯高一……

总而言之,这是用技术实现了天平双方共赢。

而诚如淘特资深体验设计专家何成龙所说,这些技术的创新其实并不容易,甚至在思维定势下,不会被认为是一家电商品牌做出来的。

那么,淘特为什么愿意大力砸技术、做研发呢?

为什么愿意重投技术?

这从淘特产品总经理邹衍最近一次答媒体问中,可以窥见答案。

他直言,淘特所有产品设计和创新变革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消费者需求和用户体验升级这个方向来做设计的。

据透露,淘特的用户画像已经更为丰富。除了最先涌入的下沉市场群体,如在校大学生、一二线白领、Z世代(1995年到2010年出生的人)等,都成为淘特的忠实用户。

而他们在使用习惯、体验需求上存在一定差异。

下沉市场群体中,传统的理解是偏中老年人、县域乡镇消费者占主导。这部分人群的特点是:价格敏感、手机APP操作熟练度一般。

这就要求购物APP需要能用尽可能简单的逻辑,让这类群体快速找到平台上的性价比好货。

但事实上,很多在校大学生、一二线白领、Z世代等也有着性价比消费的需求,就好比“衣橱里有的人,也会有件优衣库”一样,他们也会在淘特上买猫砂,买牙线,买垃圾袋。

虽然他们可以挑战购物APP中很多复杂玩法,但是对APP功能丰富度的要求也会更高。

比如他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线上购物习惯,淘特这类APP于他们而言,更像一个线上大百货。这就要求APP需要能给人带来一种“逛”的体验,而不是枯燥地“从货架上找东西”。

由此,平台能不能给出用户感兴趣的商品推荐、交互能不能更加丰富,都是当下新要求。

甚至商家也期待着平台如何能让商品曝光量更加合理化,以实现市场指导生产,从而让自家工厂的流水线能最大化利用。

而以消费者体验作为出发、用技术驱动平台升级,淘特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经验。

邹衍表示,今年双十一前夕,他们上已经做了一些细节体验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比价王者”和“首坑免费”两个新产品上。

首坑,即搜索后展示的第一个商品坑位。

淘特通过取消首坑竞价、零广告招租的方式,向商家们发出邀请:只要商品够好、价格优势高,申请后就有机会获得“比价王者”的标签。

背后原理还是基于大数据和推荐算法。

算法可以分析海量商品的性价比、质量,找到“比价王者”;并能进一步依据用户习惯,推荐感兴趣的商品,让商家产品得到优质曝光的同时,还能快速便捷满足消费者基本购买需求。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个算法沉淀,就像被有同样需求的消费者反复拣选、验证,后来者只要认准标,即可高效决策消费,真正实现性价比。

由于将首坑让给了真正的好货,不少商家在这期间的产品销量、商店浏览量都是翻倍增长的。

财经网文章中披露,中秋节前,一位月饼商家通过比价获得首坑,商品打上“比价王者”标签后订单增涨250%。一家乌江榨菜店铺获得首坑后,流量增幅达到390%,订单增幅达到350%。

但仅仅在半年以前,淘特的思路还和现在存在本质差别。

今年3月,淘特10元店和淘特100推出。一个和线下十元店类似,从上游工厂定制日用刚需品,面向价格敏感人群。另一个主打大牌平替,也是工厂供货,通过高性价比吸引消费者。

邹衍说,他认为这两个产品更偏向于商业类型。

它们凭借物美价廉,通过淘特在供应链端合单、聚单的能力,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商品。

但他同时提到,淘特眼下的发展方向是大力改变平台上商品的丰富度,以及消费者来挑选的体验。

这意味着,淘特整体的逻辑要发生转变。

即3月份的淘特还在遵循“货找人”的逻辑,如今却已经转向了“人找货”。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的淘特更像是特色店,供应自己有特点的有选择的货品给目标消费者。当下的淘特,货架上摆放着数亿级的货品,再一味去自己定义消费者喜好,很可能事倍功半。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淘特为什么愿意重投技术提升消费者体验,这次动作或许还只是他们转向搜索逻辑的初篇章。

但,为什么淘特能押对技术这条路线做升级?

从电商产业发展、淘特自身成长历程中,都能找到印证点。

新模式新场景背后需要持续技术创新

结合市场发展趋势,淘特此刻将整体逻辑升级为搜索逻辑,颇有一种“破圈”的意味。

回想电商刚刚兴起时,也是遵循搜索逻辑,人们想买什么东西就去搜索,然后下单。

那个时候“逛淘宝”这个词不怎么流行。

因为消费者必须自己去做大量的搜索筛选,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逛”这个动作更为悠闲、不经意,消费可能是在无意中发生的。

是技术升级,给网上购物带来了一次革新。

随着推荐算法成熟并在电商平台中广泛应用。如“猜你喜欢”、“相似推荐”等功能出现,消费者经常在不搜索的情况下,看到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

从整个产业层面来看,技术驱动改变发生、提升效率,早已得到验证。

而这个理念,其实也是淘特一以贯之的。

最典型的印证,便是淘特刚刚上线6个月,就实现了和1688快速打通。

要知道,1688过去20多年覆盖了172个一级产业带,约占全国一级产业带数量的70%;连接全国670万制造企业。

当时,阿里巴巴副总裁、淘特负责人汪海表示,这要得益于阿里科技平台的支持:

阿里能给工厂提供的服务涵盖了方方面面,我们有整个的销售平台、电商平台。还有云计算、IOT新型技术能力、达摩院等全球领先的科技平台。

他还提到,淘特的定位不只是一个电商平台,它能够全方位地为工厂提供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和综合数字服务。

而从淘特近来的动向中可以看到,它确实推动了工厂柔性生产、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脚步:

比如在淘特上,9.9元的电动牙刷被卖成了爆款。基于平台数据分析,他们发现消费者最关注的需求点(刷头、马达动力等),通过压低其他方面的生产成本,成功将电动牙刷的价位降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又如95后创业小伙陈创嘉,生产上架产品时都会基于淘特给出数据参考。今年双十一,他的牙线销量达到了4000万单。

……

在这些销量战绩背后,是淘特自身路线得到验证的证明,也是技术助推数字化产业升级的体现。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淘特为什么会有此番新动作、并一而再地重投技术做创新。

事实上,重投技术、升级消费体验,也是M2C模式下产业电商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没变的是,不管对于供给端,还是消费端,依托M2C模式的淘特,一直在努力使用技术力量解决降本增效的问题。

这既是效率革命,也是体验革命。

你觉得呢?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签约

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知前沿科技动态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