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做一顿饭要几个小时,而国外花的时间少得多?

蛋黄果阅览趣事 2024-11-26 06:58:46

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言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烹饪时间的长短成为不少家庭关注的焦点。

为何中国人做一顿饭往往需要数小时的时间,

而外国人烹饪则显得相对快捷一些?

这一饮食差异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与习惯秘密

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美食之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从古至今都在探索中国美食的千年演变

甚至有一些美食被评为“国家级非遗菜品”

这些菜品不仅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底蕴

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饮食文化共分为八大菜系

分别有: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和徽菜‌。

‌鲁菜‌:起源于山东,以其清香、鲜嫩、味醇而著名,

代表菜品有九转大肠、爆炒腰花等。

‌川菜‌:以麻辣鲜香、调味多变著称,

代表菜品有麻婆豆腐、回锅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粤菜‌:讲究色香味型,口味清淡,

代表菜品有白切鸡、烤乳猪等。

‌苏菜‌:清淡爽口,注重刀工,

代表菜品有松鼠桂鱼、清炖狮子头等。

‌浙菜‌:追求食材本味,讲究鲜嫩爽口,

代表菜品有东坡肉、西湖醋鱼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闽菜‌:以海鲜美食闻名,注重海鲜的鲜甜与细腻,

代表菜品有佛跳墙、荔枝肉等。

‌湘菜‌:以辣味闻名,香辣可口,

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湘味小炒等。

‌徽菜‌:重油重色,注重火候,

代表菜品有毛豆腐、安徽板面等。

这些菜系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人通常一天吃三顿热饭,

主食为米饭,并搭配多种菜肴。

每道菜都需精心准备,如炒菜、炖汤等,耗时较长。

‌中国烹饪方式多样,包括炒、炖、蒸等,

且讲究火候和调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同的菜肴需要不同的烹饪时间和技巧,

增加了整体烹饪时间。

‌中国菜对食材处理要求高,

如切丝、切片等精细加工,

以及腌制、泡发等步骤,都是耗时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像我们家家户户做的的‌红烧肉一样

光准备‌准备材料都需要耗费半天时间‌

整道菜需要准备:五花肉、冰糖、料酒、酱油、姜片、葱段、八角、花椒等。

然后需要‌将五花肉切成块,用开水氽一下去除血水,

捞出后用冷水冲洗干净,控干水分备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锅中放少量油,加入冰糖,

小火炒至糖色变成浅棕色,出现细密的气泡‌。

最后‌将五花肉放入锅中,加入料酒、酱油、姜片、葱段、八角、花椒等调料,

翻炒均匀后加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盐和其他调料,

炖至肉质熟烂,最后大火收汁,

使红烧肉色泽红亮,口感软糯‌。

别光看说的制作步骤简单

光‌处理五花肉和准备调料大约需要15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

‌炒糖色大约需要5-10分钟,

炖煮时间根据火候和肉块大小而定,一般需要1小时左右‌。

‌最后大火收汁大约需要10-15分钟‌。

这整体时间算下来都要1个小时40分左右的时间

才只是制作一道菜品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更别说每到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桌子的菜肴

那都是家里的大人们在很早就起来开始选菜、备菜的准备

才能到大家都聚到一起时才能吃到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中国文化中,

饮食是社交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因此人们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制作美味的菜肴,

以表达对亲友的关心和尊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国外人做饭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

是因为‌饮食结构的差异‌,

国外人的饮食结构相对简单,

通常以主食、蛋白质和少量蔬菜为主。

就像西餐中的烤鸡、牛排、沙拉等,

制作起来相对简单快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外的美食烹饪方式相对简单,

多采用烤、煮、煎等烹饪方法,

这些烹饪方法通常不需要太多的准备和烹饪时间。

像烤鸡只需将鸡放入烤箱,设定好温度和时间即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国外食材处理起来也比中国的便捷很多,

通常不需要太多的切割和加工。

像我们见到西餐中的蔬菜多以整条或大块的形式出现,

减少了切割的时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加上‌在国外餐饮文化更加注重快捷和便利。

快餐、外卖等餐饮形式非常流行,

这些餐饮形式通常以快速制作和便捷食用为特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今年9月份,有一篇报道名叫《离开中餐的外国人,开始茶饭不思》

在随着我国144小时免签政策的开放

好多外国人前往中国旅游

同时也品尝了中国各个地方不同的美食

其中就有一个故事说明了中国美食有多么令人茶饭不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一位中英混血的宝宝

在来了一趟中国品尝到中国的美食后

回到了英国

面对西餐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嘴里还说着:外国的饭太难吃了,我要回中国”的话

这小孩子说的话,我们可不能说是“瞎编乱造”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一位瑞典的奶爸

在中国吃了六天的中国美食后

回到瑞典,在看到干巴的面包时

仿佛两片面包合起来的不是面包

是自己的棺材板一样

整天看着没味的西餐

简直令人难以下咽

还每天吆喝着“什么时候回中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像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甚至有一些外国人开始在自家的土地上

种上了经常在中国吃到的菜

然后等菜品长熟后又开始认真研究中餐的制作方法

更有一位从广西嫁娶奥地利的中国儿媳妇

带着全家一起抵制吃西餐

开启了学习制作中餐、吃中餐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还有前段时间在巴黎举办的奥运会

吸引了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游客和运动员

当时有一家“功夫刀削面”的餐厅位于巴黎圣母院附近

因刀削面的做法和口感正宗

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的热爱

甚至一度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众所周知,有些小朋友在国外上幼儿园期间

是需要自己带饭到学校解决自己的午饭问题的

其中有一些中西家庭结合的小朋友

在带午餐上会偏中餐一点

例如有时候会让小朋友带的一些

“可乐鸡翅、糖醋排骨、锅包肉”等美食到学校

更是吸引了众多外国家庭的小朋友着迷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些外国的小朋友回家后还吵着让自己的家长

学着做给他们吃

这就是中国美食的魅力

尽管中国美食在时间上会花费较长的时间

但因品种不同、口味不同深得来自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那就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

来源:金台资讯2024-08-08 10:20北京——功夫刀削面餐厅

2024-09-18 12:25 安徽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离开中餐的外国人

0 阅读:0

蛋黄果阅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