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潮汕人爱潮汕”,让外地人了解潮汕,让潮汕人更懂自己!】
走在路上突然被毫不相识的人拉到屋里免费“食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你体验过吗?

在潮汕地区,所谓“食桌”指主人有喜事(如进宅、结婚)并举办宴席并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宴席。主人有举办宴席称为“做桌”,而亲朋好友参加宴席则称为“食桌”。“食桌”时一般都会给主人封红包。
“食桌”一般都是亲朋好友,但大年初六时,如果到潮州市潮安区凤塘镇麟畔村,你则可能会被拉到主人家免费“食桌”。
每年大年初六,麟畔村都会举办“新婚敬”,结婚第三年的夫妇需大摆“八仙菜”宴席,宴请所有从家门口路过的人入屋用餐。
据了解,这种习俗从清朝延续至今已经有300多年。村里的老人说,这种热情民俗,传递的是农耕社会世代兴旺、互帮互助的美好愿望。
大年初六,在麟畔村就可以听到“来食!来食!……”一声声呼喊伴随着热情的招手,素不相识的人家把正在路上行走人“强拦”了下来,邀请入屋吃饭。
据“潮汕人爱潮汕”了解,这个民俗叫“新婚敬”。摆宴席的人家,都是前年家里办喜事娶媳妇的。
“做敬”的人不局限于在村里居住的人,一些在外工作并在前年结婚的麟畔人,也会在这个时间回家乡“做敬”。
按照习俗,宴席从下午2点摆到4点,此前主人家要到村里的寺庙祭拜。祭品就是这“八仙菜”,另外还有鸡鸭鹅鱼猪肉、烟酒、鲜花等,祭拜过程要点大红蜡烛,祭拜结束后要点上灯笼提回家。
而做“新婚敬”的饭菜很讲究,必须选用冬至前就成熟的萝卜,剖成丝,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浸泡在盐水里,直到大年初六才拿出来,加上糖和醋,酿成美味的萝卜丝。芹菜丝、蒜丝则根据实际口味添加芝麻、豆油、香油等辅料。摆放时,菜丝要堆成小山状,根部朝下。

萝卜在潮汕话里叫做“菜头”,寓意为“好彩头”;芹菜和蒜,在潮汕的顺口溜中,表示吃了之后有钱赚;菜做成丝状,象征着世世代代兴旺发达,因为“丝”与“世”谐音;酿制的时候加上糖,象征着甜甜蜜蜜;堆成小山状的摆放象征着富贵,根部朝下摆放则象征着白头偕老。
当他们把准备好的食品(一般有盘萝卜丝、芹菜丝、蒜丝,另外还有酒水和水果)摆上“八仙菜”后,主人便 会邀请全村人来品尝。如果此时有陌生从村里经过,也会一并受到邀请。而食“新婚敬”的人不用包红包,只要说几句吉利的话便可以。
“新婚敬”传递的是古代农耕社会世代兴旺、互帮互助的美好愿望。因为农耕社会需要大量劳动力,办喜事时宴请全村,可更好地促进邻里关系,互相帮助,满足农事需要;赴宴的人越多,家里越热闹,则象征着主人家往后人丁更旺。
注:本文资料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联系必删。
——END——
品尝潮汕美食,欣赏潮汕美景,了解潮汕风俗,领略潮汕文化。让潮汕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