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世杰:脾肾为本,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的中医智慧

老梁谈养生 2025-04-07 20:20:52

在中医理论的浩瀚宇宙中,“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两句经典论断,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对老年退行性疾病的深入探索与防治。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体机能逐渐衰退,脾虚、肾虚之症悄然浮现,成为诸多老年疾病如骨质疏松症、关节炎、阿尔茨海默病等的重要根源。而梁世杰主任提出的健脾养血、补肾填精法,则为这一难题提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医防治之路。

脾虚:气血衰微的根源

脾,作为后天之本,承担着将食物转化为气血的重任。然而,在老年人的世界里,脾虚似乎成了常态。脾虚不仅意味着气血生化之源的枯竭,更导致了全身机能的下降。想象一下,一位年迈的老者,面黄肌瘦,食欲不振,这便是脾虚的直观写照。脾虚导致的气血不足,进一步加剧了肌肉的萎缩与四肢的酸痛。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脾主肌肉”,脾虚则肌肉无力,四肢不举,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肾虚:骨骼与脑髓的衰退

如果说脾虚是气血衰微的根源,那么肾虚则是骨骼与脑髓衰退的罪魁祸首。肾主骨,生髓,通于脑,这意味着肾脏的健康直接关系到骨骼的强健与脑功能的正常。在老年退行性疾病中,骨质疏松症与阿尔茨海默病尤为突出。骨质疏松症,让老年人的骨骼变得脆弱易折,每一次跌倒都可能成为生命的转折点。而阿尔茨海默病,则像一把无形的刀,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老年人的记忆与智慧。头晕、失眠、健忘、耳鸣、记忆力减退,这些症状如同噩梦般困扰着无数老年人及其家庭。

梁世杰主任的中医智慧:健脾养血,补肾填精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梁世杰主任以其深厚的中医功底与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健脾养血、补肾填精的中医防治策略。他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恢复脾肾的功能,才能有效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

在健脾养血方面,梁主任强调饮食调养的重要性。他推荐老年人多吃山药、红枣、黄芪等益气健脾的食物,这些食物不仅能够增强脾胃功能,还能促进气血的生成。同时,适当的运动也是健脾养血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散步、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可以促进脾胃的蠕动,加速气血的循环。

在补肾填精方面,梁主任则更注重药物的运用。他主张使用枸杞子、淫羊藿、杜仲等具有补肾益精功效的中药,这些药物能够滋养肾脏,促进骨髓的生成与脑髓的充盈。此外,他还强调了睡眠的重要性。良好的睡眠不仅能够恢复体力,还能滋养肾精,为第二天的活力打下基础。

生动案例:中医药的神奇疗效

让我们以一个生动的案例来感受中医药的神奇疗效。张奶奶是一位80岁的老人,长期受骨质疏松症的困扰。她的腰部经常疼痛难忍,连基本的行走都变得困难。在尝试了多种治疗方法后,她来到了梁世杰主任的诊所。梁主任根据她的病情,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健脾养血、补肾填精的中医治疗方案。经过几个月的调理,张奶奶的腰痛明显减轻,行走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恢复。她逢人便夸中医药的神奇疗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结语:中医智慧,照亮晚年之路

脾肾为本,健脾养血、补肾填精的中医防治策略,不仅为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更彰显了中医智慧的博大精深。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今天,让我们携手中医,共同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中医药的光芒照亮每一位老年人的晚年之路,让他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商汤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事迹入选《当代科学家》杂志、《中华英才》杂志。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