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爆发:闪电战的疯狂进攻
德军的闪电突击:“白色方案”的实施
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按照预定的“白色方案”,对波兰发动了全面进攻。德军的航空兵首先对波兰的机场、交通枢纽、铁路、经济与行政中心实施突击。预先开到波兰沿岸的德国“石勒苏益格—何尔斯泰因”号战列舰炮击费斯泰尔普拉塔半岛。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等来不及撤退即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遭到严重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德军趁势以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为前导,迅速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波军防线。德军的坦克集群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波兰军队的防线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迅速崩溃,士兵们纷纷溃逃。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
波兰的抵抗与防线的崩溃
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波兰军队虽然进行了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战术陈旧,无法抵挡德军的闪电进攻。波兰的骑兵部队在战争初期表现出了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挥舞着马刀,冲向德军的坦克集群。然而,在德军强大的火力面前,这些骑兵的冲锋如同螳臂当车,纷纷倒下。波兰的士兵们坚守着阵地,用他们简陋的武器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但在德军绝对的优势兵力和先进武器的打击下,波兰军队的抵抗显得越来越微弱。
随着德军的不断推进,波兰的防线迅速崩溃。9月3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第4集团军已经切断波兰走廊,抵达维斯瓦河下游,第3集团军抵达那累夫河;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0集团军强渡瓦尔塔河成功,第14集团军逼近克拉科夫。波兰的各个集团军被德军分割包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波兰政府被迫撤离华沙,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由于德军的闪电战过于迅速,波兰军队的指挥系统已经陷入了瘫痪,各地的抵抗力量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作战。

英法的宣战与“静坐战”的开始
1939年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即将向德国宣战。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的最后通牒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然而,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在实际行动上却犹豫不决,采取了“静坐战”的策略。在西线,英法军队按兵不动,没有对德国发动任何实质性的进攻,坐视波兰被德国吞并。这种消极的态度不仅让波兰感到失望和愤怒,也使得德国得以集中力量在东线迅速击败波兰,进一步增强了德国的实力和信心。
战争进程:波兰的全面溃败
拉多姆战役:波军主力的被围歼
随着战争的推进,德军继续向波兰腹地深入。9月8日晚些时候,德军第10集团军总司令莱歇瑙上将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包围了拉多姆附近的波兰军队。莱歇瑙的意图十分明确,他要摧毁横挡在德军前进道路上的主要目标——部署在华沙和维斯图拉河之间的最后一支波军主力。
在这场战役中,德军充分发挥了其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的协同作战能力。德国空军对波兰军队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为地面部队的进攻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装备精良和训练有素的德国军队毫不留情地打垮了波兰军队的抵抗。9月11日,德军占领了拉多姆,同时还俘获了6万名波兰战俘。拉多姆战役的失败,使得波兰军队的主力遭到了重创,波兰的局势变得更加危急。
苏联的入侵:波兰的腹背受敌

1939年9月16日,波兰政府越过边界逃亡罗马尼亚。几乎在同时,苏联政府对全世界宣布:由于波兰政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驻波兰东部地区。9月17日凌晨,苏联的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分别在科瓦廖夫将军和铁木辛哥将军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
苏军的入侵行动历时12天,向西推进将近350公里。苏军在推进的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最后只付出了极小的代价(死亡734人,伤1862人)。苏军的这次入侵使得波兰陷入了腹背受敌的绝境,加速了波兰的灭亡。波兰在德国和苏联的两面夹击下,已经无力回天,其领土被两国迅速瓜分。

华沙战役:波兰首都的沦陷
9月18日,德军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华沙近郊。三天后,德军击溃了在郊区的波兰守军,22日完成了对华沙的合围。此时,除了极少数俄波边界的波军仍在抵抗外,波兰其余部队已经支离破碎,陷入一片无序当中。波兰军队的统帅雷兹元帅已失去对部队的控制,波兰大部分地区已不再做抵抗。

9月26日上午,德军第8集团军开始对华沙发起了进攻。德国步兵冲破外围防线,开始取得进展。经过一天的激烈攻势之后,波兰军队要求停火休战,但这一要求遭到了德军的拒绝,因为他们要求驻守华沙的波军无条件投降。败局已不可扭转,为了保护平民不受到更大的生命威胁,波军被迫接受了德军的条件。9月27日下午2点,驻守在华沙的14万名波军开始放下武器,举手投降。华沙的沦陷标志着波兰在军事上的彻底失败,波兰全境几乎都被德国和苏联占领。
战争结果与影响:波兰的覆灭与二战的全面爆发
波兰的被瓜分与流亡政府的成立

1939年10月8日和2日,德国相继颁布法令,将波兰部分领土并入德国,并成立波兰总督区。11月1日和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也通过决议,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并入苏联相应的加盟共和国。至此,波兰遂再次从欧洲政治地图上消失。
1939年9月30日,成立了以西科尔斯基将军为首的波兰流亡政府,它先后在巴黎和伦敦以波兰国家的名义进行活动。及时转移到西方的部分波兰军队参加了保卫法国和英伦上空的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同时,在波兰国内,由流亡政府领导的国家军和由波兰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也积极开展斗争,为波兰的复国和解放而努力。

闪电战的成功与对世界军事思想的影响
波兰闪击战中,德国闪电战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德军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巨大的战果,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击败了波兰。德国闪电战的成功得益于其高素质的士兵和严格的训练制度、先进的装备以及高效的指挥体系。德军士兵在训练中接受了严格的军事教育和技能培养,具备了出色的战斗素质和应对能力。德军拥有数量众多、性能优越的坦克、装甲车和机械化步兵装备,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支援和突击能力。同时,德军通过精心的组织和高效的指挥体系,确保了各个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充分发挥了闪电战的威力。
波兰闪击战让世界看到了闪电战的巨大威力,对世界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打破了传统的战争模式,使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和快速性。此后,闪电战成为了各国军事家研究和借鉴的对象,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机械化部队和空中力量的建设,对军事战略和战术进行了重大调整。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欧洲局势的巨变
波兰闪击战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欧洲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德国通过这场战争,不仅获得了波兰的领土和资源,增强了自身实力,还进一步助长了其侵略野心。英法对德宣战,使得欧洲主要大国都卷入了战争,战争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苏联的参战则改变了欧洲的地缘政治格局,苏德之间的暂时合作也为后来的苏德战争埋下了伏笔。
波兰的灭亡让其他国家认识到了德国的威胁,促使各国重新审视自身的安全战略和外交政策。在战争的阴影下,欧洲各国纷纷加强了军事准备,寻求联盟和合作,以应对德国的扩张。波兰闪击战成为了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从此,欧洲大陆陷入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泥潭,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