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留下一暗子,杀死两个奇才,令司马懿忌惮,为蜀汉续命29年

青文评过去 2025-01-12 04:20:32

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在白帝城去世,蜀汉从此进入了诸葛亮时代。在诸葛亮的不懈努力下,朝堂局势很快稳定下来。

对内,他鼓励生产和生育,使得蜀汉的国力快速恢复。对外,他与东吴重修旧好,双方再次结盟。同时,他以攻代守,多次北伐,使得曹魏无力来犯。

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蜀汉此时其实存在着不少隐患。只不过这些隐患因为诸葛亮的存在,而被掩盖住了。

一旦诸葛亮不在了,蜀汉必将面临一股腥风血雨。

幸亏诸葛亮早有准备,安排了一枚“暗子”,第一时间将这些隐患给除掉,这才为蜀汉续命29年。

那么,这“暗子”到底是谁?他除掉了哪些隐患呢?

蜀汉的隐患

说起来,蜀汉的隐患可真不少。要说蜀汉最大的隐患,我估摸着蜀后主刘禅绝对算一个吧?

不过诸葛亮赤胆忠心,即使刘禅再不靠谱,他也只能尽心竭力地辅佐。而除了刘禅之外,蜀汉最大的隐患在于两个人,一个是魏延,另一个则是杨仪。

魏延的本事仅次于五虎上将,在汉中之战结束后不久。刘备破格提拔魏延为汉中太守,镇守汉中地区,抵御曹魏的兵锋。

魏延的表现十分让人满意,曹魏数年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等诸葛亮执掌朝政时,蜀军将星凋零,军中宿将除了赵云,就只有魏延拿得出手了。尤其在赵云病逝后,魏延当仁不让地成了蜀汉第一猛将。

而诸葛亮也对其十分器重,不仅为他加官晋爵,而且每次北伐都会带上魏延。魏延也不负众望,每次出征都有不少斩获。

但是魏延这人在性格上有巨大缺陷,他桀骜不驯。整个蜀汉他就服两个人,一个是先帝刘备,另一个正是诸葛亮。

此二人人品和能力都没的说,而且对魏延都有知遇之恩,魏延这是在报恩。至于蜀后主刘禅,说实话,魏延从没有正眼看过他。

至于杨仪,虽说是个文臣,但是情况和魏延有些相似。

他也有大才,诸葛亮每次北伐,杨仪都帮他完善计划,居中调度。可谓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诸葛亮对他十分倚重。

然而杨仪也和魏延一样,过于自以为是、居功自傲。满朝文武,他也就服诸葛亮一人。

当此二人同朝为官,且都是诸葛亮手下做事,出现矛盾是必然的。他们互相看对方不顺眼,魏延觉得杨仪只会夸夸其谈,没啥真本事。杨仪则觉得魏延一介武夫,哪里懂什么朝廷大事。

只要他们两个凑到一起,保准吵起来。后来诸葛亮没办法,这两个人都是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诸葛亮多次劝说,但是效果不大,最后只能将二人分开安置,不给他们吵架的机会。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他们还能收敛点。一旦诸葛亮不在了,他们迟早会到兵戎相见的一步,到时候必定会造成蜀汉的内耗。

退一步说,就算他们没有恩怨,以这二人的性格,一旦诸葛亮不在了,他们岂会甘心久居人下?尤其是屈居刘禅这种不靠谱的皇帝之下。此二人到最后必定会霍乱朝纲,给曹魏可乘之机。到时候蜀汉危矣。

诸葛亮的安排

诸葛亮就好比蜀汉的压舱石,只要他在,无论是魏延还是杨仪,都只能老老实实做事。于是诸葛亮原本的计划是培养新一代的“压舱石”,让其做自己的接班人。

而诸葛亮选择的人选正是马谡。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马谡自作聪明丢了街亭。诸葛亮为了给将士们一个交代,只得挥泪斩马谡。

马谡一死,诸葛亮的计划直接被打乱。他只得另作安排。

他明白,自己年事已高,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因此,从头再去培养一个“压舱石”已经来不及了。此时他唯一的选择,就是从源头根绝隐患,也就是除掉魏延、杨仪二人。

为此,必须选择一个足够忠心,且能力过人之人。最终,他选中的人是费祎。

费祎这人,很多人应该不陌生。小学学《出师表》的时候提到过他。

诸葛亮对于费祎的评价是“志虑忠纯”,乃是刘备留给刘禅的股肱之臣。

能被诸葛亮在《出师表》李专门提及的人,自然不简单。费祎此人才华横溢,但是他为人低调、谦虚,不好虚名,更不喜欢显摆。

他与人相处,无论对方是什么身份,都保持着客气、谦虚。和他说话,往往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结果就是,费祎的人缘贼好。朝堂上下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谁不喜欢一个有能力又好相处的同僚呢?因此,费祎成了当时除诸葛亮之外,唯一一个同时和魏延、杨仪的关系都不错的人。

无论是魏延还是杨仪,都把费祎当作自己人。这就使得一些不会对其他人说的话,都会对费祎说。

更重要的是,费祎这人对于蜀汉忠心耿耿,不会因私废公。诸葛亮选择他来除掉隐患,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果然,一切都如同诸葛亮预料的那样。他刚去世,魏延和杨仪就开始不安分起来。

费祎先是去魏延那里探口风,他告诉魏延:“丞相临终之际留下遗命,要我们速速撤军。将军意下如何?”

魏延闻言,自然是不愿意了。毕竟这仗打了一半,还没立下什么战功就回去,那前面的一切岂不是白忙活了?

因此他说道:“丞相虽然不在了,但是还有我魏延呀。我愿意继承丞相的遗志,继续领军北伐,让曹魏见识一下蜀军的厉害。”

魏延因为与费祎素来亲近,因此想拉他和自己一起出兵。费祎立刻找了个理由,说要回去准备一下,就溜掉了。

回去后,他将魏延的情况告诉众人,魏延很快便被平定了。

解决魏延后,杨仪觉得再没人可以和自己争权。结果回去后,继承诸葛亮位置的却是蒋琬。

杨仪觉得蒋琬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远不如自己,因此常常私下抱怨此事。

因为和费祎私交不错,杨仪甚至当着他的面说过:“早知如此,当初就应该率领大军降魏得了,省得在这里受这窝囊气。”

费祎闻言,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前脚离开杨仪府上,后脚就跑进宫去,将此事告诉了皇帝刘禅。

最终,杨仪被贬为庶人,郁郁而终。

至此,蜀汉的两大隐患全都被清除。而这里面费祎无疑是居功至伟。

司马懿第二忌惮的人

不过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如果仅仅只是除掉魏延、杨仪,还不能体现出费祎的厉害。事实上,蜀汉此后还能存续29年,费祎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当初诸葛亮为了与东吴重新结盟,就是派费祎出使的东吴。费祎用他的真诚和谦虚打动了东吴君臣,才使得结盟之事顺利达成。

其间,孙权更是表现出笼络之意,好在费祎对蜀汉忠心耿耿,婉言拒绝了孙权的好意。

诸葛亮去世后,因为费祎的缘故,蜀汉与东吴的盟友关系依然牢固,这也使得曹魏不敢轻举妄动。

此外,费祎与蒋琬配合默契。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蜀汉得以修养生息,恢复国力。

曹爽掌握曹魏的大权后,曾经兴兵伐蜀。费祎临危受命,指挥数路大军前去御敌。费祎制定的战略进退有据,令人信服,很快便将曹爽的大军给击退了。

费祎虽然各方面能力不如诸葛亮,但是文治武功皆有建树,相当于一个“弱化版的诸葛亮”。当时人才凋零,能有费祎这样的人才,是蜀汉的幸事。

就连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费祎都颇为忌惮。虽然费祎的能力无法和司马懿相提并论,但是费祎这人做事谨慎,绝不犯错。司马懿就算对上他,也会觉得无从下手。

自从司马懿夺取了曹魏的大权后,就开始琢磨如何除掉费祎。最终,被他找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费祎用人,不拘一格。无论什么出身,只要有能力,他就敢用。这点倒是和曹操很像。以至于有不少在曹魏不得志的人,纷纷投奔蜀汉。这些人都是奔着费祎去的。

有一年过年,蜀汉这边大摆宴席,庆贺新年。费祎喝多了,站都站不稳。突然,旁边窜出一个人,只见其从袖子里掏出一把短刃,刺向费祎。费祎来不及躲闪,直接毙命。

杀死费祎之人名叫郭修,正是曹魏降将。很显然,他是司马懿安排过来的。既然无法从正面击败对手,那么就从背后捅刀子。这种手段很有司马懿的风格,玩阴的,他可是专业的。

其实曾经有人提醒过费祎注意降将,但是费祎以诚待人,他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因此拒绝了对方的好意。

没想到自己的真诚被司马懿当作漏洞,以至于丢了性命。一代能臣,以这种方式结束了一生,实在是令人惋惜。

参考资料:

《三国志》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