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临终之前,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

这四个辅政大臣,按照《三国志》当中的排名顺序,分别是:曹真、陈群、曹休、司马懿。
这个顺序,其实也直接反映了四位辅政大臣的地位高低。此时曹真地位最高,司马懿最低。
在我们之前的故事当中,曹真、陈群、曹休,都曾经出现在过历史主线剧情当中。曹真收复河西,围攻江陵;陈群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帮曹丕推行新政;曹休曾主持洞浦战场,直接进逼建邺。
唯有司马懿,之前的几次主线剧情,他都没有出现。

那么,这样的司马懿,他凭什么被曹丕看中,列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是曹丕最好的朋友!
这可不是电视剧乱说的,而是正史上确实如此。

对于司马懿和司马家后来干的那些事儿,现代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不过,对于司马懿到底是如何出道的?很多人却反倒可能不太明白。
很多人看《三国演义》的时候,其实都曾经有过这个问题:为啥司马懿之前从来没出现过,但是在曹丕死后,忽然就重要了起来,而且一下子就成了主要人物呢?
所以,为了更好的讲好接下来的故事,这里我们得简单说一下司马懿之前的人生。

说起来,司马懿其实也是名门之后。当年楚霸王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司马懿的老祖宗司马卬,就曾经被封为殷王。而后来,刘邦东出函谷关之后,司马卬又被刘邦俘虏,随后倒向了刘邦,跟着刘邦一起打项羽。
结果,此后没几天,他就死在了彭城之战当中。
虽说汉朝开国之后,司马家的老祖宗处境一般,也没再被封王。但因为司马卬这个老祖宗的缘故,后来,司马家的后人,就定居在了司马卬的封地这一带,也就是后来的河内郡温县。

再后来,司马家传了几百年,逐渐开始有人做官,官越做越大。到了东汉中期的时候,司马懿的高祖父,还做过征西将军。这个职位,可是曹操当年梦寐以求,希望写在自己墓碑上面的。
而到了东汉后期的时候,司马懿的爷爷,做过颍川郡的太守。所以,司马家跟那些颍川郡大族,关系都很密切。这直接导致他们家虽然不是颍川郡的人,但在曹魏开国之后,却依然被打上了颍川士族集团的标签。
除此之外,司马懿他爹司马防,当年做过东汉的京兆尹。虽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是按照时间推算,司马懿他爹当京兆尹的时候,曹操恰好在洛阳当北部尉!

也就是,当年司马懿他爹和曹操,俩人其实是一起搭过班子的!而且,司马懿他爹,可能还是曹操的上司。
另外,史书上明确记载,当年司马老爹做官的时候,曾经向上头举荐过曹操。虽说在那个时候,曹操他爹已经是九卿级别的官员,司马老爹这么做也只是一个顺水人情。但就算是顺水人情,那也依然还是人情!
现在,当我们看过司马家祖上这些事,再看后来司马懿的一些故事,是不是就觉得豁然开朗了?

为啥后来曹操愿意用司马懿?为啥颍川士族的官员,大都支持司马懿?
很多事情,背后其实都是有渊源的。而这些渊源,往往不在于事件的主角,而是在于主角的长辈。
照理来说,有这么硬的家世撑腰,司马懿的人生,应该是顺风顺水才对吧?

其实还真不是。
历史上的司马懿,在三十岁之前,他其实一直都没当过官。
当然,这倒也不是他做不了官。以司马家的家世背景,想要给他找点关系,走上仕途,其实还是挺容易的。甚至就连曹操,都曾经在司马懿二十多岁的时候,亲自下令征辟过他。

只不过,司马懿自己拒绝了。
而且,司马懿还谎称自己得了痛风,坚持要求回家养病。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乱世当中,司马家并不想离开站队。对于站队这件事,司马家有很深的心理阴影。因为就在几年之前,董卓入京的时候,司马家就因为没能及时离开京城,被迫让司马懿的大哥入仕。

虽说后来,司马家还是顺利逃回了老家,但司马懿的大哥,却从此打上了一个‘为董卓效力’的标签。
对于古代的很多世家大族来说,乱世当中,及时站队其实并不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他们自身体量足够大,足以在乱世当中,保护自己的安全。而未来新的政权成立之后,只要想治国,就必须要依赖他们。所以就算他们不站队,未来依然有机会能得到重用。
反倒是提前站队,尤其是站队到自己不欣赏的主君麾下,是祸非福。

而曹操征辟司马懿的时候,自己也才刚刚打完官渡之战,远没有到统一北方的地步。所以,当时的司马懿,并不想为曹操效力,也不想让自己彻底绑死在曹家这条船上。
但是,到了司马懿三十岁的时候,情况不一样了。
在司马懿三十岁那年,曹操恰好南下去打赤壁之战。当时的曹操,急需一个稳定的后方。在这个时候,曹操必须逼迫各地的豪强世家,全力支持自己。此时的曹操,已经不允许司马家继续做骑墙派了。

当时的曹操,直接下令,如果司马懿拒绝做官,那就直接将他逮捕起来!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司马懿终于再也不敢装病了。此后,司马懿只能乖乖来到曹操手底下,做了一个文学掾。
另外,恰好也是在这一年,司马懿有了自己的长子,司马师。

所以,司马懿作为父亲和官员的道路,其实是同时开始的。
而接下来,到了曹操手底下之后,司马懿很快就进入了曹丕的视线当中。两人年龄相仿,司马懿也确实很有才华。所以很快,两人就成了好朋友。
在曹丕还没当上世子之前,他曾经有四个最好的朋友。这四个好朋友,分别是陈群、吴质、朱硕,以及司马懿。后来在史书上,他们就被称作是‘曹丕四友’。

再加上曹休、曹真等几位宗亲本家族人,这个小团体,就是当年支持曹丕夺嫡的基础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