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后,我们向全世界打开了窗户,再吸收世界各国好的做法、好的经验的同时,也有许多苍蝇偷偷的飞了进来。当时来国内外的不法商贩沆瀣一气,互相勾结,贩卖国外的淫秽书刊和音像制品,许多人发了大财。
据悉,国内有的不法商贩从边境城市购得一二册国外淫书,什么港版的《花花公子》、《祝氏三兄弟》(书贩子们的黑话即《龙虎斗》)等,自己制版,将印刷机一开,十几万、几十万元便到手了。据说长沙黄泥街那个窝子里就有一人干了一年贩书(实际上包括制黄)生意,便急急匆匆兔逃而去,在深圳注册70万元办公司。
“这几年录像机为什么这样行销?还不就是为了看看老外的那些床上功夫……”一次出差途中与笔者背靠着背的两个人在大谈录像机行情。边防口岸、海关成了“扫黄”清源的重点。但由于边检人员不足,给不法分子钻了好多空子,许多口岸就求助于军队,来个军警民联手“剿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解放军驻新疆某边防部队积极协助地方公安边防检查站缴查走私淫秽物品,有力地打击了国外流进来的“黄祸”。据透露,自1987年以来,该部先后由执勤的连队组成了20多个“义务帮检组”,在过往量最大的节假日期间,协助边检站督查过往商客,严密搜寻违禁品。三年来,共查缴“黄色”书刊3600余册,淫秽录像带等300余盘,淫秽扑克500多幅。1988年8月的一天,这个边防站过境人员比往常什么时候都多,趁人不注意,两名“苍蝇”(外商)一前一后掩护着绕过检查站越境而入。一名战士立即追上了,招呼战友前后夹堵,开箱一查,隐藏在行李中的大量淫秽物品被查了出来。老外见状,迅速掏出一叠子外币想买通关卡,自然是无济于事,被送进了检查站。
在南方沿海口岸,军队协助的“扫黄”行动很是不少。在号称“小香港”的福建石狮,在近两年来的“扫黄打丑”等项斗争中,不算正式参与行动,仅主动规劝、教育驻地群众不要“制黄”、“贩黄”的军官士兵就有2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