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段时间,一名网友怒斥内地劣质招聘文化的视频引发热议。
一家来自内地非常大的手机品牌,委托香港一公司为其招聘员工,其中一个要求就是年龄,不要35岁以上的。
这位博主应该是负责招聘的公司,他感到十分震惊。
该博主称,35岁以上的人连看都不看,一律pass掉,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
而且招的不是产品开发等需要年轻人的岗位,产品开发的话还可以理解,因为需要跟年轻人打交道。
第二点,签的合同竟然不是永久合同,而是两年短期合同。香港职场中惯用是的永久合同,短期合同很少。
找了一个30岁的人,百分之百不会去,因为马上就要35岁了,等到了35岁公司就不要他了,那让他去干嘛?
作为一个这么大的企业,把心思全部放在怎么规避自己的风险、规避员工的成本上面,不如把心思用在如何做好产品上。
不要把内地劣质招聘文化带到香港,他还说他姐夫60岁在香港都还能找到工作,还有一个103岁的会计经理依然在工作。
该博主的话在香港引起轩然大波,同时国内网友也纷纷响应,发表意见。
“何止是一家手机牌子,更是所有企业,何止是35岁以上不招,已婚未育的女性也不招。这种所谓的招聘文化真丢人。”
“理解有问题吧,只是目前要求35岁以下入职,并不是说明35岁就不要他了,所以不要带节奏。”
“你就看他企业能不能招到人吧! 招到了说明正确,招不到可能就是出了问题。”
“终究是中国人口太多了,所以这些企业挑三拣四的。”
“说到这个,我想起来教师招聘里面也是限制三十五岁,三十五岁以后就不能考编了。”
“很多中国企业都这样,短签,不交保险,委托第三方代工,很多年了,国内见怪不怪,很多家庭为了找工作,最后工作和钱都没了。”
该博主没有提到手机品牌的名称,大家也没有必要盲目猜测,因为现状就是如此,不能说是哪一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问题。
35岁年龄限制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如果要追根溯源,要追到1994年公布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要求报考公务员的条件之一为“年龄三十五岁以下”。
究其原因,大概是对于年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35岁以上的员工可能由于家庭、身体、思维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不过后来各大公司纷纷跟进,有点妖魔化了35岁的分界线,尤其在一些名人演说中,公然把35岁挂在嘴边,逐渐将其演化成能干和不能干的分界岭。
近些年来,35岁年龄限制呈现取消或放宽趋势,大概也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
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各个方面都走在前沿,在这方面自然是有着更加先进的管理措施,内地某些方面想要赶上香港,还尚需一些时日。
该博主后续回应称,之所以不说企业的名字,是不想针对某一家企业。
另一个深刻的体验是,内地人找工作,常问到试用期工资是多少,甚至问培训需要给多少钱?
他感到十分震惊,因为香港人很少会问这些问题,试用期和正式工资差别不会很大。
总之,内地和香港职场文化天差地别,反映了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不同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立体看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