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善良有罪,罗大美大概是‘罪孽最深重’的人。”
2023年7月,拥有百万粉丝的反串网红罗大美接到一条来自“熟人”的邀约短信后,彻底消失。两个月后,他的遗体在自家红薯窖中被发现,腐烂程度触目惊心。而凶手,竟是他曾信任的“朋友”——一个两次入狱的抢劫惯犯余金生。更令人愤怒的是,凶手至今未悔罪,甚至在法庭上谎称“罗大美自愿转账”,妄图用一张谅解书逃脱死刑。这不仅是谋杀,更是对人性底线的践踏 。

罗大美出生在河南许昌的农村家庭,父母务农,家中仅靠几亩薄田维生。初中辍学后,他靠着打零工攒钱考入艺校,专攻戏剧表演。为了生存,他常年奔波于全国商演,睡过车站地板,啃过冷馒头,最终凭借反串表演在短视频平台爆红,成为年入百万的顶流网红。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根:资助贫困学生、为灾区捐款、帮邻居解决燃眉之急……粉丝称他“真汉子”,家人视他为顶梁柱。妹妹的学费、父母的生活费,甚至家族亲戚的困难,他一力承担。

罗大美的善良,却成了恶魔眼中的“肥肉”。余金生——一个41岁却有17年牢狱生涯的抢劫惯犯,通过罗大美的小学同学杨恒得知其经济状况后,精心策划了这场绑架谋杀。“他以为帮过的人会感恩,却不知人心能险恶至此。”罗大美的母亲含泪说道。
令人发指的作案细节:勒索、虐杀、藏尸,一场蓄谋已久的“屠宰”“熟人陷阱”:一场精心策划的绑架2023年7月5日,杨恒以“叙旧”为名将罗大美骗至南阳某出租屋。余金生与女友沙玉娇早已备好尼龙绳、胶带和刀具。罗大美刚进门便被捆绑,随后被转移至南召县一处偏僻民房。暴力勒索:三人通过殴打、威胁,逼迫罗大美转账200余万元,并抢走其价值70万元的手表、项链。更丧心病狂的是,他们连花呗额度都未放过。

7月7日凌晨,余金生独处时用编织袋套住罗大美头部,以长袖衣物勒颈致死。为掩盖罪行,他用短刀对尸体脖颈反复割刺,随后将遗体抛入自家红薯窖,并雇佣工人填平现场。更令人发指的是:余金生用罗大美手机伪造“撞人逃逸”的假消息,欺骗家属长达一个月。直到尸体腐烂发臭,家人才从警方处得知真相。

2025年2月28日,案件一审开庭。余金生当庭推翻所有供述,声称罗大美“自愿转账”,死亡是“意外倒地”;沙玉娇辩称“被胁迫作案”;杨恒则谎称“不知是抢劫”。三人甚至互相道歉,试图将责任推给死者。检方铁证如山:转账记录、作案工具、尸体伤痕均指向预谋杀人。公诉人直言:“这是对司法公正的挑衅!”。
家属的泣血控诉罗大美的母亲因过度哭泣失声,父亲暴瘦数十斤,妹妹被迫休学。庭审现场,家属当庭怒斥:“你们连一句真话都不敢说!”而余金生眼神冷漠,毫无悔意。

检方建议判处余金生死刑,沙玉娇、杨恒10年以上至死刑。但此案暴露的深层问题更值得深思:
为何累犯能屡屡逃脱制裁? 余金生两次抢劫前科却未引起社会警惕19。网络时代的安全漏洞:熟人作案比例攀升,网红身份是否成了“高危标签”?人性之恶的底线在哪里? 从谋财害命到伪造谎言,凶手的每一步都在挑战人性极限611。“罗大美式悲剧”能否终结?罗大美的妹妹在法庭外含泪鞠躬:“希望哥哥的命能唤醒更多人的警惕。”此案或许将成为中国法治进程中的一块警示碑——对恶的纵容,就是对善的屠杀。

结语:
罗大美用30年书写了一个寒门逆袭的神话,却因一次“信任”坠入地狱。他的故事不该止于一场悲剧,而应成为社会反思的起点:
我们该如何保护“罗大美们”的善良?当法律遇上毫无悔意的恶魔,死刑是否是最优解?如果你是他,会如何应对“熟人陷阱”?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每一条讨论,都是对正义的声援,对恶行的审判。
(本文基于公开报道与庭审记录整理,部分细节为保护隐私已做模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