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相爱
有人夜里开车看海
有人白天喝咖啡醒神
晚上再吃褪黑素or安眠药助眠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中提到,过去10年,国人的入睡时间晚了两个多小时,睡眠平均时长也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06小时,且仅有35%国人每天能睡够8小时。
我们的确是在睡得越来越迟,也越来越少。脑花儿今天想和大家说的,就是好好睡觉的的问题。
大脑也会产生垃圾
想要排出只能这样
大脑也会堆积“废物垃圾”,这些“垃圾”包括β-淀粉样蛋白(造成阿尔兹海默症的主要原因)、tau蛋白(对神经元代谢过程的扰乱,导致神经元死亡)、衰老细胞(释放一些促进炎症的细胞因子,伤害好的细胞)等等。
若不及时清理,不仅大脑反应能力、记忆力会下降,就连阿兹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也会找上门!
而大脑里的垃圾,想要排出,就只能靠它自己的清理机制,也就是睡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87826fec9020b7df3d813743ab674c1.jpg)
睡眠期间,存在于大脑和脊髓中的脑脊液进进出出,就像波浪一样,帮助大脑清除堆积的代谢“垃圾”。
借助药物入睡
无法排出大脑“垃圾”
有人说,哎我晚上睡不着,只能吃安眠药。
借助药物产生的困意,和身体自内而升起的睡意会有什么差别呢?或者说,这两种睡眠的效果是一样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通过安眠药帮助入睡,例如唑吡坦,你的大脑里很有可能会留下一堆“垃圾”,排不出去。
近期,在一篇发表于《细胞》(Cell)的论文中,科学家主要研究了自然睡眠过程中大脑内部的清洁过程,并发现唑吡坦似乎会扰乱这一过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d90c1e8cdb8bb833430aa086dcdaa7.jpg)
人在自然睡眠过程中,大脑内部会进行一个“清洁过程”,脑干大约会每50秒释放一次去甲肾上腺素,帮助脑内携带各种废弃物的脑脊液有节奏地流动,将废物带走。
这就像在睡觉时给脑子里打开了“洗碗机”,醒来后大脑就变得干净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86ebc0bc8390f2ffc0b19a80fddbca7.gif)
但是如果服用唑吡坦帮助睡眠的话,会扰乱这一“清洁”过程。
实验证明,在小鼠身上,服用唑吡坦的小鼠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会比自然入睡的小鼠低50%,进而导致进入大脑的脑脊液运输量下降30%以上。
这也意味着,唑吡坦会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小鼠大脑中废物的清除过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4bf978434f89a54cd241d8f7fe4629b.jpg)
而这一现象,在人类身上,也有同样类似的体现!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睡着了都一样!
长期服用安眠药,最常见的副作用为头痛、头晕、恶心、白天嗜睡等。部分人群还可能出现短期抑郁、情绪易激惹、便秘或腹泻、食欲下降、夜间尿失禁,以及诱发癫痫发作。
不靠药物
该如何好好入睡
首先,如果你是通过褪黑素来帮助入睡的话,那么,补褪黑素不如补蛋白质。
人体主要用色氨酸这种蛋白质来合成褪黑素。我们通常在喝完牛奶后会犯困就和这个有关。
因此,多吃这些优质蛋白,有助于给身体合成褪黑素提供材料,比服用化学合成的褪黑素要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55e1f6ea49edc719a4048b8c634597a.jpg)
其次,不妨试试健康入睡习惯。这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专家送给大家几条实用建议,大家不妨试试:
形成固定的起床和入睡时间;睡前2~3小时避免锻炼;睡前8小时远离咖啡因和尼古丁(当然,任何时候都最好不要吸烟);晚餐别吃太饱,睡前别喝太多水、不饮酒;尽量不服用可能扰乱睡眠的药物;午休不超过1小时,下午3点后不再小睡;白天晒太阳半小时;上床前先放松身体和心情,比如洗个热水澡;改善睡眠环境,如调暗灯光、保持安静,保证温度适宜、寝具舒适;不要毫无睡意地躺在床上,若躺下20分钟仍清醒,可以起身活动一会儿再尝试入睡。马上就是新年假期了
祝愿各位打工人们
在不适用药物的情况下
都能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