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超导量子计算机获重大进展,24年中国科技“高光时刻”

科技在线一二三 2024-12-24 14:35:09

2024年,中国科技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从自主研制的电动飞机成功首飞,到第三代超导量子计算机上线,再到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为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些创新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全球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今年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标志着电动航空技术迈上了新台阶。随后,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实现了从深圳到珠海的首次飞行,国产民用载人飞艇“祥云”AS700也完成了首次转场飞行。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竞争力,也为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御风未来飞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谢陵表示:“经过这一年的发展,低空经济的潜力逐渐显现,更多的人开始理解我们产品未来应用的可能性。”哈尔滨市平房区工业信息科技局局长廖晓芳也指出,低空经济一头牵着制造业,一头连着数字经济和新消费业态,蕴藏着推动产业升级的巨大潜能。

1月6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这台计算机搭载了72位超导量子芯片“悟空芯”,共有198个量子比特,真正实现了量子芯片的批量自动化测试,大幅提升了量子计算机的整机运行效率。“本源悟空”量子计算机硬件研制团队负责人孔伟成表示:“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其设计与制造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是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未来,量子计算将与“超算”“智算”协同发展,形成更加强大的“中国算力”,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动力。

6月25日,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为中国航天史再添辉煌一笔。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嫦娥六号任务还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珍贵样品,为科学家研究月球古磁场提供了宝贵数据,填补了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为未来月球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9月11日,中国自主研发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了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突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中国商业航天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1月30日晚,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在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迈入新阶段。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体技术部副部长项大林表示:“我们愿携手商业火箭和卫星客户,共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航天发射新模式新机制。”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期,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创新步伐,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未来,中国将继续向“新”发力,不断创造更加辉煌的科技成就。一个“新”潮澎湃的中国,精彩无限,未来可期。

0 阅读:0

科技在线一二三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