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神秘女子,被慈禧召进宫,后来竟成登上美国电视的清朝公主

江忆北谈过去 2024-02-02 03:51:49

1901年冬,慈禧太后从西安战战兢兢返回北京。经过八国联军侵华这一战,慈禧感觉到清王朝摇摇欲坠,不敢再与列强为敌,便想方设法讨好各国公使及其夫人。如此情况下,拥有一位精通外文又熟知西方礼仪的外交女官极为重要,于是,一位神秘女子被召入宫,也正是她,成为晚清后宫往事的重要见证人。

这位神秘女子,便是慈禧太后的御用女官,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女性翻译家兼外交家——裕德龄,世人称为德龄公主。

01

实际上,德龄公主并非真正的公主,她的父亲裕庚是当时有名的外交官,母亲则是一名法国人。德龄与妹妹容龄跟随父亲辗转于日本和法国,从小在国外长大,因此见多识广,精通多国语言,在清朝算得上是稀有人才。

1903年,17岁的德龄被慈禧召进宫,担任御前女官。在日常生活中,德龄也陪伴在慈禧身边,因其聪明伶俐,学识渊博,深受慈禧的宠爱。

一次,德龄将自己在国外拍摄的照片带给慈禧看,没想到让这个老太后迷上了照片这个在当时很新鲜的东西。从那以后,慈禧便经常拍照,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真实的影像记录。

慈禧曾对德龄说:“只要是新鲜的我都愿意试试。”德龄将西方的油画、化妆品、香水和西服都带入清廷,还时常给慈禧读外文报纸,可见,德龄的出现,的确让慈禧接受了不少新鲜事物。

与此同时,德龄的出现也成功引起了光绪皇帝的关注。当慈禧想要通过德龄与各国大使夫人搞好关系时,光绪皇帝想的是要通过德龄传递西方的思想来改变国家现状。

当时的德龄不仅是御前翻译,也是光绪了解和学习外面世界的老师。尤其是在珍妃落井后,郁郁寡欢的光绪还经常找德龄学习英语和长谈,并从中得到了从所未有的活力与快乐。

入宫之初,德龄原本满怀激情,希望有机会劝劝太后,帮助她革新中国。可惜的是,封建王朝的陈旧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慈禧的独断专行没人能够改变。在慈禧眼中,平等自由即是不被容忍的劣性思想,连光绪都做不到的事,她又怎么可能凭一己之力去挽回。

与其用力挣扎,不如活出自己的精彩。接受过西方自由思想的德龄,不允许自己因此受困于深宫之中。于是,1905年,她趁父亲病重之时借机离宫,并再也没有回来。

02

德龄在紫禁城的生活只维持了短短两年,但这段日子却影响了她的一生。1907年,德龄与丈夫前往美国居住。当她回忆往事时,曾经的心愿再次涌上心头,便写下了留存于世且在西方反响巨大的《清宫二年记》。

在这本书中,德龄以Princess Der Ling自称。虽然德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主,但据当时的宫女回忆,慈禧曾因非常喜爱德龄而破格封其为郡主,这样也便于她以高贵的身份与各大公使夫人们接触和交流。而在英语中,公主与郡主是同一个词,因此世人称之为“德龄公主”。

很快,由于《清宫二年记》的畅销,德龄公主成为那个时代的大名人,但她本人并没有因为获得名利而忘记初心,沾沾自满,而是选择站出来,利用自己的经历与身份,为中国发声。

抗日战争时期,德龄谴责溥仪这个傀儡皇帝,谴责他保护日本侵略行径的行为,还参与了宋庆龄发起的保卫中国同盟活动。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德龄便在美国旧金山发起为中国抗日救亡募捐的公益慈善活动。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去华人打工的矿山、纺织厂等地方调查并采写成新闻报道,以获取国际社会的救助。

有些爱国人士只是喊口号,嘴巴上说救国和爱国,但德龄从来都是身体力行。也正是她的影响力与爱国热情,引起世界各地的华人同胞们闻声响应,从南美到古巴,再到英国,各界人士都在资助抗战,保卫山河。

1930年,德龄接受美国福克斯影音新闻的采访,发表了一段英文演讲。拍摄之时,她以清朝公主的身份出镜,身穿旧式清朝服饰,气度雍容,口语流利。

她说:“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家,但同时也是一个年轻的共和国。在思想上,中国正努力进展,与时俱进。这需要时间。相比美国的姐妹们,中国的时髦女郎并不落后,同样渴望女性解放。”

正是她,在一百年前,就将中国的声音传向了世界。也正是她,通过一条主题为反对日本侵华战争,呼吁世界和平的英文演讲,颠覆了美国人对中国女性固有的认知,堪称震撼人心。

虽然不是真正的公主,但德龄用女性力量与铮铮铁骨,证明了她完全担得起“公主”二字。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像德龄这样爱国为民的女子还有太多,无论他们身份如何,地位如何,我们都不应忘记。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