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能源大臣沙普斯跑到北京来了,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
2025年落地北京,规格还不低。又是能源对话,又是逛故宫,中方这热情劲儿,外媒都嗅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话说回来,中英关系这些年也够折腾的。贸易额蹭蹭往上涨,2024年都破1100亿美元了,中国连续六年稳坐英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的位子。但政治上吧,磕磕绊绊,各种小摩擦不断。这次沙普斯来,算是给两国关系破冰来了?
双方签了个清洁能源合作备忘录,涵盖海上风电、碳捕集、绿氢等等,听着都挺高科技。据说未来五年能创造300多亿英镑的合作机会。搁以前,这数字能让人眼红心跳半天。现在嘛,大家也都学精了,经济账背后,还有政治账要算。英国这会儿的处境,怎么说呢,有点像走钢丝。一边儿是美国大哥,印太战略喊得震天响,英国也得跟着吆喝两嗓子,南海问题上时不时插两句嘴。另一边儿呢,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谁都想咬一口。英国脱欧后,日子也不好过,全球影响力下降,荷包也瘪了不少,2024年国防预算才占GDP的2.1%,跟美国那3.5%比起来,简直寒酸。
所以,英国现在就玩起了平衡术,两边儿都不得罪。又是加入什么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又是跟中国签能源合作协议。这操作,看得人眼花缭乱。加入CPTPP这事儿吧,当初可是闹得沸沸扬扬。这组织,被一些人称为“经济北约”,听着挺唬人,但实际效益嘛,十年GDP增长才0.08%,跟拔根汗毛差不多。英国为啥还要挤破头往里钻?还不是想在中美之间找个新的支点,给自己找个靠山。
但这如意算盘,打得未必响。英国脱欧后,实力大不如前,想在印太地区呼风唤雨,怕是有点难度。更要命的是,美国大哥的态度,英国也得掂量着点。特朗普那会儿,“美国优先”喊得震耳欲聋,盟友们苦不堪言。拜登上台后,调子缓和了些,但中美竞争的本质没变。英国这小弟,对华政策上,还是得看美国脸色行事,搞得跟人格分裂似的。2025年4月,美国要实施对等关税,英国一听就麻爪了。为了躲避关税大棒,英国居然考虑废除数字服务税,一年8亿英镑的收入,说不要就不要了。这哪儿是独立自主的大国风范,分明是依附强权的小媳妇心态。不过,话说回来,中英在清洁能源上的合作,还真有点看头。中国清洁电力体系全球第一,可再生能源装机量超过13亿千瓦;英国海上风电技术领先,装机容量占欧洲的40%。这俩要是强强联手,还真能擦出不少火花。
当然,合作归合作,问题也不少。技术标准不一样,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安全等等,都是潜在的麻烦。再加上美国那个《通胀削减法案》,搅得全球能源市场不得安宁,中英合作也得多留个心眼。英国现在是真不容易,内外交困,各种难题堆成山。首相苏纳克在议会说“美国始终不可或缺”,估计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英国给乌克兰的援助,仅次于美国,超过40亿英镑,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一边儿烧钱,一边儿还得应对能源危机、通货膨胀,这日子过得,啧啧。英国的对华政策,就像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摔个大马趴。未来的路,不好走啊。世事如棋,落子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