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3年那场沙尘暴吗?这是当时许多打工人的日常写照。
车辆在沙尘中缓慢行驶,车灯在浑浊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微弱,能见度极低,交通拥堵不堪。人们戴着口罩,行色匆匆,却依然无法完全阻挡沙尘的侵袭。
2023年以来,沙尘天气几乎每十天就来扫荡一次,无论数量、频率还是强度,都是近几年之最。
但我们不是一直在植树造林吗?几十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无数的人力、物力倾注其中。从西北的戈壁荒滩到东北的广袤平原,都留下了植树造林的身影。
几十年里花了那么多钱造林到底成功了吗?有用的话为什么沙尘又卷土重来了?
沙尘天气主要分为这五个等级。我国沙尘天气的来源主要来自蒙古国东南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的荒漠以及国内的这四个地区,这也是为什么沙尘天气更多是出现在北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早在1978年,我国就启动了世界历史上建设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
这里的三北指的就是西北、华北和东北。该工程共涉及13个省份,总历时73年,分为三个阶段,共8期,计划2050年才能完全结束。
那眼下进度如何呢?2018年三北工程在时间上已过半,任务更已完成近2/3,目前我们则处于第三阶段的第六期工程。如果27年后工程如期完工,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是过去的3倍。大片的荒漠将被绿色覆盖,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问题是,造了这么多林来防沙,真的有用吗?从各种数据来看是有用的。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2000至2017年的新增绿化面积中,超过1/4都来自中国。我们对全球绿化增量的贡献比排在世界第一,许多沙地因此正慢慢消失。
比如库布齐沙漠植被恢复,敖包乌苏沙地即将消失,距北京仅180公里的塞罕坝也通过人工种植,形成了112万亩人工林海,更是大大减轻了沙尘对京津的侵扰。
2020年一项研究表明,世界上六个主要的沙尘活跃区域,只有从中国西部和蒙古沙漠向东吹的沙尘活动有所下降。在2003至2017年期间,这里的沙尘量每年平均减少了1.5%。
那为何我们的体感却是沙尘天气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呢?因为周期缩短看,2018年以来,我国北方平均的沙尘总次数和沙尘暴次数的确高于2013 ~ 2017年的均值。
只是如果拉长时间跨度看,就会发现,这一道绿色长城其实是有用的。因为我国最近十多年的沙尘次数和沙尘暴次数已经明显少于在之前的10年。
之所以在短周期内还有反复,一个原因或许是我国的防范沙尘仍有短板。
根据2023年3月的最新数据,我国目前仍有200多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和100多万平方千米的沙化土地。这些广袤的沙地,依然是沙尘的潜在来源。
而且在之前种好的树中,一些地方存在树种单一的问题,这导致虫害容易爆发,影响树木的生长和防护效果。
即使更多还活得好好的树,其实只要吹11级以上的大风,下面的粉沙仍能飞到1500米的高空。相比而言,防护林的高度一般只有10 ~ 20米高,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完全阻挡风沙。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沙尘天气不受国界限制。不管我们再怎么植树造林,努力防风固土,那也只能管到自己家,像2023年的那轮沙尘暴,不少就是来自邻国蒙古的“进口沙”。
要知道,早在2015年,蒙古国近八成的国土就已达到荒漠化标准。而现在的蒙古国早已变成全球四大沙尘园区之一。
从空间上看,蒙古的植被也是从东北到西南越来越少的,与我国内蒙古接壤的蒙古国南部正好是茫茫的荒漠戈壁。
所以可以说对于沙尘暴的防治,不是一个三北防护林工程就能完全解决的。极端的天气灾难根本无法区分国界,在生态治理上,整个人类都是命运共同体。
我们不仅要继续推进国内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强对现有防护林的维护和管理,丰富树种,提高防护能力,还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周边国家共同应对沙尘问题。
【本文来源@城市进化论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