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况
时间与地点2025年3月29日22时44分,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安徽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辆撞上中间护栏后起火燃烧,车头损毁严重。
伤亡情况事故导致车内3名女性乘客身亡。遇难者均为湖北某大学学生,事发时正前往安徽池州参加次日的事业编考试。
车辆状态事故车辆为小米SU7标准版,事发前激活了NOA(Navigate on Autopilot)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时速116km/h。系统检测到前方施工路段障碍物后发出减速提示,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碰撞前时速降至约97km/h。
二、小米公司回应与调查进展
官方通报小米公司称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紧急救援,成立专项小组赶赴现场,并向警方提交了车辆行驶数据及系统运行信息。初步调查显示,驾驶员在接管车辆后因反应时间有限(约2秒),未能避免碰撞。
应急措施争议
车门锁死问题:家属质疑事故后车门因断电无法开启,导致乘客被困。小米回应称车辆配备机械应急拉手,断电时可手动解锁。
电池安全:事故车辆为标准版,未配备电芯倒置技术,可能影响极端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智驾系统争议
小米SU7标准版采用纯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夜间识别能力受限,可能影响障碍物检测。
AEB(自动紧急刹车)是否触发未在通报中明确提及,引发对智驾系统可靠性的质疑。
三、事故关键问题分析
责任归属目前尚未明确事故主因是驾驶员操作不当还是车辆设计缺陷。专家指出,夜间施工路段对智驾系统构成挑战,且2秒接管时间可能不足以避险。
行业标准与法规
中国国家标准(GB 11551)要求碰撞后车门自动解锁,但实际中依赖安全气囊触发条件,存在不确定性。
事故凸显自动驾驶在复杂路况(如施工改道)中的局限性,需完善行业规范与安全教育。
召回历史2024年11月,小米曾因软件问题召回3万余辆SU7标准版,涉及智能泊车辅助功能故障。
四、家属与社会反应
家属诉求遇难者家属表示,事故后小米未主动联系,仅通过客服回应“已上报”,要求公开调查结果并明确责任。
公众关注事故引发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广泛讨论,尤其是智驾系统可靠性、电池防火设计及应急逃生机制。
五、后续进展
铜陵市已成立专项工作组调查事故原因,警方正在分析车辆数据。
小米称将配合调查并协助善后,但尚未公布进一步技术细节。
此事故或成为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的重要案例,后续调查结果可能影响行业技术标准与消费者信任。